假设历史·二战日本如不采用南进战略能改变战局吗

如题所述

不能,看这篇文章
日本的战略矛盾--北进与南进
每一个中国人应该都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刻骨铭心吧?不过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一开始日本的目标并非中国,而是北方的那只熊。随着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取得了对朝鲜的控制权,大清王朝也在此打击之下迅速衰落,彻底沦为了三流国家。但是师从英国人的日本也从老师那里学会了制衡大陆的手段--那就是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硬要说永恒之敌就是在大陆上称王者。

因此,虽然日本崛起的成名之作是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但是在击败了清国之后并未对失败者一味地穷追猛打,而是迅速地调整了战略,转而去对付北方虎视眈眈的俄罗斯人。随着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作为“近代后第一个打赢白人的有色人种国度”,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直逼各路老牌列强。

日本称之为日露战争的日俄战争
和所有国家一样,日本人国内也分派系,一句“海军知耻”和一句“陆军马鹿”哪怕是几十年后的中国大陆都略有耳闻。对远东大陆的战略也在这两派的对立下分为“南进”和“北进”。其中日本陆军国防战略中心目标是“北进战略”,并把国防第一号假想敌人限于苏联,其次是英、美等国,主张日本应该倾注所有兵力,以中国大陆为腹地施行“北进”战略,在迫使苏联屈服,消除北方威胁后,再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日本陆军“北进论”的外交策略实质是主张“先北后南”,其目的在于先解决苏联问题,然后再寻求与英、美决战。
日本海军国防策略,认为国防对象主要是英、美和苏联。日本海军制定的《国策要纲》主张:“对外策略应摒弃过去渐进的、同列强`协调‘之帝国外交政策,剔除一切同我国对抗之势力;对满洲的政策是将其育成帝国之不可分割一部分,以期实现经济、政治、军事之共同防卫的共存共荣;对中国,要以帝国为中心,形成日、满、华之共同提携,促成东亚之安定发展;对苏联,为防止其插手远东事务,防范其共产主义势力之蔓延,应通过解决日、苏诸悬案以图之亲善关系;对英国,防备其联合美国、苏联及中国对日本进行遏制,利用欧洲政局的变化,来牵制英国在远东势力的发展;对美国,充实兵备,为对抗其在远东对帝国的对抗政策,使其承认日本在东亚地位的同时,发展同其以经济相互依存为基调的友好关系。①
当然其本质出发点都是一个那就是日本国内资源匮乏,需要通过对外扩张来达到补充本土的目的。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改变了原本尚算势均力敌的态势。日本作为战胜国接管了德国的南岛岛屿,一时间通过”投资移民“来实现南进成为了主流。1936年3月9日,在军部支持下,广田弘毅内阁成立。广田内阁的成立,是日本政府法西斯化的开始。军部法西斯势力几乎控制了日本内阁。在这一时期,不仅恢复了军部大臣的现役武官制,而且加强了军部在政治中的发言权,内阁的大政方针取决于军部意志,内阁人事安排也基本上由军部掌控。一旦政府的政策同军部意见不合拍,便会受到军部严厉排斥,甚至迫使内阁倒台。

二二六事件兵变的军人
广田内阁完全是按照军部的要求,在”庶政一新,广义国防“的口号下,采取了一系列对内对外措施,加强法西斯军事政治。在对外政策中,由于军部在政治中发言权的强化,广田内阁必须按照军部的国防方针来制定国策大纲和外交政策。陆军和海军从各自国防防卫战略考虑,在国防战略上存在意见分歧。陆军以参谋本部作战课石原莞尔为代表,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该文件明确指出:“帝国之国策应确保在东亚之霸主地位,排除在东亚对帝国之阻压的一切势力为宗旨;为对抗苏联、英、美之压迫,应充实兵备及航空兵力,以应对在日、满及中国本部持久之防范为上策;先应倾注所有兵力使苏联屈服,在应付同英、美持久战准备不足之前,需同英、美保持亲善关系,否则对苏开战实为万难;兵力充实、军备充足后,对苏开战方可取得我军之预期成果;在苏联屈服后,再结集东亚与帝国之一切亲善关系,进而达到把英、美势力从东亚驱逐之目的”②
在经过激烈论争后,广田内阁确立了《帝国国防方针》第三次修正案,具体内容为:“一、帝国之国防本义为确保帝国利福利民之本,并以此彰显国威;二、帝国国防之方针基于国防之本义,为确保东亚之安定应充实军备确保国家之发展,以防一旦不虞之时迅速进行战争之目的;三、帝国之国防以国力强大的美国、苏联为目标,同时防备英国和中国。为此,帝国之兵力要以防备东亚大陆及太平洋地区为目标。帝国国防用兵如下:陆军兵力为50个师团及空
军142个中队;海军兵力为主力舰12艘,航空母舰12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96艘,潜水艇70艘,空军兵力为65个中队。”③

可以看出日本内阁此时并没有决心彻底偏向哪一派,而是决定玩“二元方针”做到“南北并行”。但由于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开始在中、苏边境构筑军事要塞,在远东的兵力达到11个师,其中骑兵2个师,战车达600多辆,飞机达500多架,在海参崴港口的军舰达14艘,预计出动兵力可达23万人。日本当时在中国东北的兵力只有3个师团,机械装备一个旅团,骑兵1个联队和3个独立守卫队,飞机大约为80架,总兵力约为苏联的1/3。④
这导致“北进”在理论上变得几乎不可能了。而陆军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认怂了,他们“发扬”了日本军队“下克上”的传统,开始不断地找苏军的麻烦以证明,日军哪怕人数劣势依旧能吊打苏军。
诺门坎战役苏联获胜,虽然战损比不好看
而在这段时间里以1939年5-9月的两次诺门坎战役最为有名。根据俄罗斯上将贝克里沃舍夫的统计两次诺门坎冲突,苏军共计付出了九千七百零三人阵亡和失踪,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二人受伤,两千两百二十五人患病的代价。而器械的损失则为二百零八架军机、二百五十三辆辆坦克及一百三十三辆台装甲车辆被毁或严重受损,九十六门火炮或迫击炮、六百五十二辆汽车被毁。⑤日军方面则战死七千六百九十六人,另外有八千六百四十七人负伤和一千零二十一人失踪。⑥但是由于没有详细的计划,日军虽然获得了看似不错的战绩,但是结局依旧是败北。

诺门坎战役苏军指挥官朱可夫

很显然由于各种关系,此时的苏军的战斗力显然不行,在日本政府并没有支持陆军的情况下,损失依旧要比日军高了不少。不过此战过后,日本人也明确意识到了,苏军虽然打的不漂亮,但是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凶猛火力也让日军退避三舍,尤其是苏联人的航空部队更是得到了日军的高评价。
因此之后除了把关东军中负有相关责任的军官全部撸了外,也接受了德国的调停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直到日本投降前几天双方一直相安无事。腾出手的日军则全力以赴开始了侵华战争和侵略东南亚的战争。

1941年的关特演,是日本觊觎苏联远东的顶点
现在我们能得出结论了,答案是不能,事实上哪怕是苏德战争最困难的时候,苏联人也没有放下对日本的防备。如果日本愿意彻底放弃南进,将日后准备给海军打太平洋战争的资源全部给关东军,或许可以拿下没有西伯利亚铁路的远东地区。但是哪怕是陆军局势最好的时候,日本的国策也仅仅是南北同步而已,所以不全力以赴的日本是没有可能拿下重兵把守的远东地区的。而如果连远东都拿不下,日本当然不可能改变整个二战战局。
①〔日〕筒井清忠:《二·二六事件の政治力学》,载三宅正树《军部支配の开幕---昭和史の军部と政治》,东京:第一法规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269-270页。

②〔日〕岛田俊彦、稲叶正夫:《现代史资料8·日中戦争1》,《国防国策大纲》,东京:みすず书房1962年版,第357页。
③〔日〕岛田俊彦、稲叶正夫:《现代史资料8·日中戦争1》,《国策要纲》,东京:みすず书房1962年版,第356页。
④〔日〕防卫庁防卫研究所戦史室:《戦史丛书8·大本営陆军部〈1〉》,东京:朝云新闻社1967年版,第353-356页。
⑤〔俄〕G。F。KRIVOSHEYEV:《SovietCasualtiesandCombatLossesintheTwentiethCentury》Publisher:GreenhillBooks;1stedition(November30,1997)
⑥〔日〕林三郎编着《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吉林人民出版
⑦〔日〕林三郎编着《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吉林人民出版第208页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5
邪恶势力注定会失败

假设历史·二战日本如不采用南进战略能改变战局吗
现在我们能得出结论了,答案是不能,事实上哪怕是苏德战争最困难的时候,苏联人也没有放下对日本的防备。如果日本愿意彻底放弃南进,将日后准备给海军打太平洋战争的资源全部给关东军,或许可以拿下没有西伯利亚铁路的远东地区。但是哪怕是陆军局势最好的时候,日本的国策也仅仅是南北同步而已,所以不全力以赴的日本是没有...

二战中,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战局会怎么发展?
1、攻击美国是日本不得不做的,是一个痛苦的抉择。此前老美已经对其进行经济制裁、资源禁运。2、当时菲律宾在美国手里,不打下菲律宾,就不能攻击东南亚。不占有东南亚,日本就不能获得石油、钢铁、橡胶、大米。这是它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维系战争的资源 3、美国迟早会发现二战是他成为世界老大的最佳时机...

二战中,如果日本采取北进政策,战争格局会改变吗?
会改变,因为日本能在中国战场取得巨大成果根本原因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相距甚远。但是对于苏联来说,可不是那么回事,苏军不论武器还是作战理论,训练,单兵素质都比鬼子强很多。诺门坎就是例子。 日本如果坚持北进,那么巨大消耗必定使它从侵入中国内地的日军增援。只靠关东军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国内压力就会...

假如二战日本不南下,而是配合德国攻打苏联,二战的结果是否会改变?
如果日本选择北进,还是会失败如果当时日本选择和德国联手攻打苏联,偷袭珍珠港的事件在历史中是不会发生的、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立刻向法西斯轴心国宣战的事情也不会那么早得发生。但是按照美国在珍珠港事变前对日本以及法西斯国家的态度,我们可以断定美国在未来是一定会参与进二战中的,只不过是时间长、时间短...

假如二战前纳粹德国拉拢中华民国加入轴心国,而日本没有加入轴心国,那么...
首先来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因为没有什么意义。就事论事地说,在民国的时候,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是不错的,因为国民政府组建空军,早期的一部分飞机和机师都是德国引进的,就连蒋的二公子蒋纬国也是慕尼黑军官学校毕业的,毕业后还在德军中服役过一段时间。德国和日本的结盟,在感情层面是不深的,着重的...

二战日本北上的问题
首先,这是不可能的。国力。二战时日本的资源,例如煤油等珍贵资源,本土匮乏,基本靠进口。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就对日本下达过最后通牒——要么日本撤出所有的在华部队,否则美国就对日本实施经济封锁以及贸易禁运。当时日本的军事资源大多是由美国进口,美国这一通牒也直接造成了日本对英美宣战。因为...

若不是日本偷袭了珍珠港 二战的历史有可能被重写吗?
而在亚洲,中国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影响了战局,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但是在后期做出了有效的抵抗!最终用生命的 我个人认为,日本即使没有偷袭珍珠港,美国也不会坐视不理东半球的战事!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来促使国民支持战争!因为作为资本主义的美国,如果东半球各国被轴心国逐一灭亡,这就意味着美国的...

战列舰左右战局,二战日本这个行动曾取得巨大战果,但却难逃失败_百度知...
然而,由于情报泄露和战术失误,11月的第四次炮击行动以失败告终,日军的两艘战列舰在这场战斗中被击沉。瓜岛战役中,日军的战列舰行动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陆军的僵化和错误判断,以及美军的有效应对,这些行动并未能够根本改变战局。日军的损失最终导致了其在太平洋战场的全面撤退。

二战日本的“本土决战”计划
直到现在,都有不少日本史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武器可以早生产半年,足以改变战局。 五、海军的喷气式战斗机 橘花改。 橘花是二战末期日本帝国海军开发的双发喷气式战斗机,同时也是日本最初的国产喷气机,引擎方面主要由空技厂负责,机体由中岛飞行机开发建造。因为开发时临近终战,所以橘花的型号较少。主要分为使用NE-...

当年如再深挖300米,大庆油田就成日本的了,中国历史会改写吗?
最后,中国的局势也将变得更为严峻。在历史上,中国抗日战争对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在假设的情境下,如果日军能够不断得到补充,并且装备更先进,那么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形势将变得更加艰难。特别是如果日本能够将大量精锐部队投入到中国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综上所述,大庆油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