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面的平仄韵律怎么分?

如题所述

简单说,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汉语也是四声,平、上、去、入,平为平,上去入为仄。也就是说,古诗词用的仄声比普通话多了一个“入”声。普通话将原来的入声分别变成了其它各个声部。那么,要分清古诗词的平仄,需要将“入声”倒回去。
然而,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变化并没有明确的规则,离开了旧韵书如《平水韵》,很难把握。
但方法还是有的:
1、如果你会中原及其以南地区的方言,分辨就非常容易。先找出方言中“入”字本身的读法(声调),其它凡是这个声调的都是入声(仄声)。以武汉话为例,“入”的声调有点像普通话的“鱼”,那么,一、六、七、白、药、觉、直等等,都是这种声调,也就都是入声。再如京剧的道白的“出将入相”,你会发现其中的“出入”是相同的声调。京剧的生、旦,始终保持了入声的存在。
2、如果你只会普通话,旧韵书是最好的帮手。当你搞不清某个字平仄时,如“发”,查一下,会发现它是入声,也就是仄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9
古诗词中以律诗对平仄仗要求比较高。对七言律诗来讲,押韵上要求偶数句尾字同韵,即2,4,6,8句押韵。平仄对仗要求八句四联中,奇偶句平仄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即每句的第2,4,6字平仄必须对仗,1,3,5字不做要求,另外尾字必须平仄对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