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总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文言文 句子 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 方法 之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6、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1、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东乡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惟你是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覆之以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4、主语后置:(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固定句式

  (1)"……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2)得无...该不会,表示揣测的疑问词。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蒲松龄

  (3)“无乃…与?”恐怕…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4)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5)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劝学》〈荀子〉

  (6)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庄子〉

  (7)…之谓也,…说的就是…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8)"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9)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0)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11)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12)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13)"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四、实词的判断方法

  1、课文求义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 成语 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 短语 。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

  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五、虚词的推断方法

  1、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2、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3、“删”“换”“代”法。

  有些 文章 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5、句式分析法

  常用句式参考第三大点。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 心语 ,“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高考文言文八大句式详解
一、表陈述语气1.“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2.“有所”、“无所”,分别译为“……有……”、“……没有……”。3.“何以”,表示询问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译为“凭什么”、“依据什么”。4.“……所以……”,表示原因或凭借...

高考文言习惯句式的经典练习
高考文言习惯句式如下:1、平行句式:平行句式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并列的句子结构来强调事物的对比、并列或递进关系。例如:“春华秋实,岁序更新。”平行句式的使用,使文言文更具音韵和节奏感。2、排比句式:排比句式通过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强调事物的多重程度或变化。例如:“其...

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总结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高中常考的文言文句式以及判断方法
文言文句式包括普通句式和特殊句式。判断方法:通过固定结构和某些虚词及结合语境进行判断。一,普通句式 1,选择句。译为"与其…不如″,"是…还是″,"不是…就是″非(不)…则(即)"…抑…″"其…其″"与其…熟若″2,疑问句 "可得…欤″,"如(若)…何″,"曷…哉″,"奈…何″,"何…...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多四六句,断句时可以利用。5、察对话,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常用“曰”“云”“问”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知识|2022高考复习:文言文中常见的35种固定句式
掌握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对理解句子意义至关重要。这些句式由文言虚词搭配形成,有着较为固定的含义。以下列举了35种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并配以例句和译文,帮助读者理解它们的具体用法。1. “不亦……乎”:反问句式,相当于“不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

高中常考的文言文句式以及判断方法
文言文句式包括普通句式和特殊句式。判断方法:通过固定结构和某些虚词及结合语境进行判断。一,普通句式 1,选择句。译为"与其…不如″,"是…还是″,"不是…就是″非(不)…则(即) "…抑…″ "其…其″"与其…熟若″2,疑问句 "可得…欤″,"如(若)…何″,"曷…哉″,"奈…何...

高中文言文语法总结
v 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状语后置 v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v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 文章 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 方法 ,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

文言文字词及句式总结
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总结 句式 一、判断句:1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5 环滁皆山也。6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二、倒装句:1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 多会于此;3 ...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