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宽容事例(简短的150字以内)给分~~

历史不宽容事例(简短的150字以内)给分~~
稍微简短点,太长了

2007-04-26 18:45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驻河南的蒋军。谁料想,冯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正巧河南南部的泌阳一地,与沁阳相隔百里。结果冯部误入泌阳,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阎、冯联军处处陷入被动,导致联合作战的失败。后人戏称这场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若不是这一撇,或许中国历史部分章节就要改写。

============================
志愿军180师是我军建军历史以来,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红34师并列的唯一被成建制失利的两上特例,据军事科学院资料表明,此役180师被俘近7000余人。约占整个志愿军战俘总数的近70%。 导致180师被歼的原因很多,但通过多年来军内外战史专家的研究来看,以及近些年解密的一些资料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3兵团指挥员处置不当,指挥不力,没有尽到责任。当时志司将进行战役转移的电报发各兵团后,3兵团副司令王近山没有认真研究本兵团的态势,也没有具体部署各军转移的顺序和方法,只是把志司电报转发各军就什么也不管了。之后,王近山率兵团指挥所自行转移,并在转移时关闭了电台,致使60军和志司均无法联络3兵团。据当时60军军长韦杰事后回忆,由于看到180师位置危险,曾请示兵团是否将180师向后撤,但由于未能联系上兵团,从大局的角度考虑,只好让180师单独孤悬敌后,错失了避免被包围的最好时机。后来彭总曾为此把王近山骂的狗血喷头。认为王近山完全没有一个高级指挥员的头脑。不负责任。 二、上级的指示电报让180师左右为难。志司和兵团在给60军的电报中要求180师掩护兵团主力及整个中集团的转移,必然坚守在春川以南,这个电报是导致180师最终被包围的致命所在。据韦杰和180师师长郑其贵回忆,眼看美军从其翼侧迂回该师,但考虑上级电报要求,始终不敢放弃所据守的阵地。而后来接到军部要求突围电报时,又接到三兵团发来的,要求在转移是一定要妥善处置好伤员,不准遗弃伤员的电报。这就使师指挥员难以定下决心进行突围。当时180师有1000多伤员,其中有数百人无法带走。师党委召开作战会议研究突围问题时,就是伤员如何处置没有办法,因此会议开了一天也没有定下决心。 三、180师部队基础薄弱,指挥员素质不强也是造成突围不成的重要原因。180师是解放战争后期由晋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升级而编成的,在战争中没有打过太多的硬仗和恶仗。特别是部队到达四川后,已接到了准备地方化的指示,师已经兼任军分区。在接到军委命令后,紧急收拢部队,进行动员,迅速整编出动到朝鲜,部队中许多骨干已经流失,编入了大量的新兵和国民党起义官兵。特别是该师师长已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部队没有师长,由政委郑其贵改任师长,而部队又没有来得及配政委,致使部队基础更加薄弱。 作为师长的郑其贵,其军事素质高低暂且不论,但其性格上优柔寡断却是比较明显的,这在一些熟悉他的人中都很清楚。正是由于郑的性格缺陷和优柔寡断,在部队发生严重危险时,出现了惊惶失措,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和果断指挥的信心。当部队面临险境的时候,郑其贵迟迟不能定下决心,一切都要等上级指示。而郑在发现部队被围后,又为怕被美军测向发现,指示参谋长销毁密码,破坏电台,错误的实行了无线电静默。结果是一方面无法与上级进行联系,另一方面也无法接收到上级指示。据当时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回忆,当后来发现180师十分危险时,整个志司,三兵团和60军的所有电台均集中呼叫180师,可就是联系不上,急的三级首长象热锅上的蚂蚁。有心告诉180师快速突围的方法和路线,却因电台不能沟通而无法进行。 四、指挥失当和决心错误也是导致最终失利的重要原因。据后来180师突围出来的指挥员回忆,在发现全师有被美军迂回包围的时候,参谋长即向师长提出应收拢部队,适时后撤,以防止被合围,但由于师长决心犹豫,一直未置可否。总怕与上级的指示不符。而当发现美军坦克到达师的后方地域初时,如果决心果断,坚决突围,全师也完全能够突出去,因为当时进入180师后方的美军,只是李奇微试验的由少量坦克装甲车组成的快速支队。其目的只是要求与志愿军保持接触,并没有发现也没有真正形成对180师的合围。而实际的合围是过了一天,在美军步兵主力到达后才真正封闭了包围圈。因此,,这时美军部队的相互间隙很大,有很多空档可以利用。当时同时被美军隔断在敌后的并非只有180师一支部队。27军81师全师、12军31师93团全团,均被隔在敌后,但由于这些部队的指挥员大胆沉着,决心正确果断,部队英勇顽强,行动坚决,均能在敌后纵横数百里后全军突围成功。而180师在发现被隔断后长达三天都没有定下决心,坐看突围的可能机遇逐渐丧失。 另外,在决定突围的方向上,师在召开党委会时,产生了有二种方案,一种是全师集中主力向北,取捷径突围,另一种是先向东,再向北通过迂回突围。而最后实际采取了向北突围的部署,因为美军已经发现180师被围,因此重点在北部方向进行了堵截准备,180师的突围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决定突围形式上,也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是采取过去在国内抗日战争和内战时的方法,分散突围,另一种是全师以二个梯队,实施集中突围。最后180师定下了分散突围的决心。对于这种突围方式是否正确,目前无法定论,但实际表明,采取分散突围的方法,还是遗弃了大量伤员。最终全师只突出了3000多人,但其中538团采取了全团集中突围,全团突出了1000多人,是180师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部队。而27军、12军等突围成功的部队,也无一不是采取集中突围,先向翼侧转移,再向北突围的方法。这只能说明,当时180师的突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80师全师失利的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但这却是我军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利。180师的失利表明,部队的传统习惯和历史特点,往往在遇到强敌和恶仗硬仗的时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说,在1984年全军裁军100万时,在确定裁谁留谁的问题上,就举出了180师这个教训,因此,当时确定,凡是没有红军传统、在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严峻考验、历史不长、作风不硬的部队,将一律裁撤。而哪些善打硬仗、恶仗,部队有一种能压倒一切困难和一切敌人的,有光荣传统,有光辉战绩的部队将被保留。这条原则,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说,现在保留下来的部队,如果你细一查,全都符合这一原则。 而为什么四野的部队保留下来的最多呢?这也与四野部队在朝鲜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这是转的,算是补完加一点分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9
慈禧因为一个大臣赢了她一盘棋,杀了大臣一家

不宽容别人的例子
春秋时郑国公子宋食指跳动,他像公子归生说将吃好东西,果然郑灵公烹一大鼋宴请众臣,归生将此事告知郑灵公,郑灵公说应验不应验还不是我说了算,结果故意没给公子宋吃。公子宋恼羞成怒夹了郑灵公面前的肉,戏言道:岂不是还是应验了。本来就是郑灵公做得不对,如果他此时宽容一些就不会有事...

历史不宽容事例(简短的150字以内)给分~~
180师全师失利的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但这却是我军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利。180师的失利表明,部队的传统习惯和历史特点,往往在遇到强敌和恶仗硬仗的时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说,在1984年全军裁军100万时,在确定裁谁留谁的问题上,就举出了180师这个教训,因此,当时确定,凡是没有红军传统、在...

不懂得宽容的事例
巫蛊之祸(汉武帝因为不宽容而导致丧子)汉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汉武帝还喜欢任用酷吏,加重刑罚,从来也不把杀人当作一回事。而太子刘据则经常劝他与民休息,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于是,汉武帝逐渐对刘据产生了不满和怨恨。除太子刘据外,汉武帝后来还有5...

以内心不宽容的名人例子
内心不宽容的名人例子 1、话说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他的长子公子括和次子公子戏朝见周宣王。这显然违背了周礼,毕竟嫡长子才是法定的继承人,而且立太子是鲁国自己的事情,现在周宣王居然想替鲁武公立太子,而且还无视嫡长子公子括的存在,这明显是给鲁国惹祸。周宣王问仲山甫:“还有谁适合做鲁国...

历史上名人不懂包容,结果两败俱伤的例子
春秋时郑国公子宋食指跳动,他像公子归生说将吃好东西,果然郑灵公烹一大鼋宴请众臣,归生将此事告知郑灵公,郑灵公说应验不应验还不是我说了算,结果故意没给公子宋吃,公子宋恼羞成怒夹了郑灵公面前的肉,戏言道:岂不是还是应验了。本来就是郑灵公做得不对,如果他此时宽容一些就不会有事...

不宽容的经典反面事例
6、   我的真鑫故事数学99分(满分100分),语文104分,英语100分,这是我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此成绩让我坐着火箭升到了学霸行列,让我明白了任何困难只要找对方法,不放弃有信心就能成功。60分,50分,40分,70分,这是我曾经的数学成绩,是否有点儿悲催啊?80分~90分是我的...

高分!心胸宽广 和 心胸狭隘的历史人物各一个 带事例
一、心胸宽广 1、蔺相如 赵国的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本就看蔺相如不顺眼,这下看他被封上卿,立马就火冒金星,不服气了,并且暴跳如雷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狠狠羞辱他!”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

求宽容与纵容的历史典型事例各一件
所以历史上又称叔段为共叔段。 养虎为患: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苻坚灭掉姚家和慕容燕国后没有杀掉姚苌和慕容垂。结果苻坚肥水之战失败后,慕容垂第一个造反,后来姚苌,苻坚就是死在姚苌手里。 引狼入室: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可想象的麻烦。伍子胥灭楚和申包胥救楚,夫差灭越和...

有关历史上人物之间用语言化解误会的事例
1.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时,带了大学士纪晓岚在身边。一天,两人走得口干舌燥,纪晓岚看到路边有棵梨树,就摘了一个梨独自吃了起来。乾隆皇帝很是生气,质问道:''孔融四岁能让梨,爱卿得梨为什么不让呢?''这时候,纪晓岚才发现自己失礼了,赶忙说:"梨者,离也!微臣奉命伴驾,不敢让梨。”乾...

不宽容的日常事例,今晚的作业,100字左右,答多有加分!!
兜里凑着钱,一大把的零钱向老人手中塞着,满脸汗的他一脸不助的表情等待着老人发落,可老人笑了笑说:孩子是不是有急事呀,快走吧,我没事,没事...执意的不收年青人的钱,满容感激的年青人连连说着谢谢又急匆匆的消失在人群中...我回神看着老人,她还在说那孩子一定有急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