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号 】1-871
【原文出处】城市改革与发展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199509
【原刊页号】010-011
【分 类 号】F52
【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 作 者 】柯健
【复印期号】199510
【 标 题 】开放的梯度理论及其局限性
【 正 文 】
最近某些学者提出了“开放的梯度理论”,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一、对外开放将使我国的原材料价格循环三级梯度出现向国际市场价格逐步靠拢的趋势。二、沿海经济特区、开发区和开放城市与其经济腹地在对外开放中“应有的技术密度差异”(即“每单位面积上的技术系数”=投入产出/平方公里)区分为三级梯度,逐级降低。三、工资、原材料价格的改革,也应“呈现出由经济腹地、开放城市到开发区逐级升高的特征。四、在“扩大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力和给外商以各种税收的优惠”等方面,政策的放宽程度也应循开发区、开放城市、经济腹地三级梯度,逐级降低。五、将上述“开发区,开放城市,经济腹地”三个经济发展梯级中应贯彻的各种原则归纳起来,即构成“开放的梯度理论”,将不同地区划分为三级梯度。
以上述观点为依据,设计宏观决策,必然出现一些重大偏差。因此,有必要进行商讨。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一是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促进我国现有物质技术基础的更新改革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要扩大商品出口市场,增辟外汇来源,为引进创造资金;三是引进一些生活资料(包括进口散件),满足国内人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要,弥补国内消费品工业的不足。
根据这一目的和我国的宏观实际情况,应当对“开放的梯度理论”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并不局限于沿海地区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
一定国家或地区实行对外开放的途径与政策,是由经济、技术、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社会历史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受到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不仅有18000多公里海岸,还有22000多公里陆界和广大的纵深腹地。在历史上,张骞通西域拉开了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帷幕,“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关系的枢纽。在近代史上,我国不仅开设了上海、广州、大连、青岛等东部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也出现了诸如重庆、汉口、沙市、南京、苏州等内陆口岸。解放后又开发了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连结欧亚大陆的重要窗口。目前,实行对外开放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许多国家的对外开放并非偏处沿海一隅,而是沿海、内陆口岸、纵深腹地兼顾。虽然沿海条件较好,便于建设自由港、自由关税区、免税区、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特区,但是,陆地口岸、纵深腹地的某些条件(如交通,靠近原材料、能源产地,接近产品消费市场)却是沿海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与部分以“重、大、粗”为特征的传统产业趋向于临海型(以海运为运输手段)布局相对应,部分以“轻、小、精”为特征的新技术产业正朝着临空型(以空运为运输手段)布局发展。这些产品附加值高,需求又比较急,适合用空运手段运送。因此,不少国家都因地制宜地实行了沿海、内陆口岸、纵深腹地兼
顾的开放政策。一些世界著名的经济特区,如美国的芝加哥对外贸易区,奥地利的维也纳、修拉茨、林茨、索尔贝德霍尔等自由贸易区,巴西的玛瑙斯经济特区,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自由关税区等等,就是设在内地。
第二,“开放的梯度理论”是否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固定模式?
为了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既定目标,一方面,决不是只开放沿海一线,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轻重缓急,采取沿海、内陆口岸、纵深腹地一齐上的办法,而必须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经济交往的历史和国家的外交环境等因素,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上比内地、边疆先走一步。但是,重点开放沿海地区,并不是只能够开放沿海地区。与沿海相比,内地、边疆的物质技术基础更为薄弱,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都较低,资金、人才更为缺乏,更需要在开放中提高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的输入强度以求发展;内地边疆的社会心理状态更为陈旧,缺乏效益观念、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更为闭塞和落后,需要在开放中得到冲击与变革。只有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沿海——内陆口岸——纵深腹地的全方位开放,才能顺利实现我国物质技术基础全面更新改造的任务,使中华之腾飞具有强健的翅膀;才能利用世界上高效率的经营管理办法和中外交往激发出来的活力,更深入全面地冲击某些僵化死板的管理体制。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也不乏在陆地口岸和纵深腹地建设经济特区的成功范例。巴西的玛瑙斯地区,位于巴西的西北部,原是十分落后的原始森林,在亚马逊河中游平原,离亚马逊河出海口1700公里,没有铁路和公路,只靠亚马逊河与外洋相通。巴西政府为了改变国家经济偏重于东南沿海一隅的畸型状态,于1957年在玛瑙斯设立自由贸易区,1967年将玛瑙斯市改为自由港,建立经济特区。此后,特区建设突飞猛进,面积逐步扩展到221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整个亚马逊地区,占巴西的26%,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发达的工业中心。80年代初,玛瑙斯生产的制成品占产品的一半以上,生产的彩电占全国的85%,手表占25%。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年出口产值高达100多亿美元。巴西采取在内地办经济特区的措施加快落后地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总之,“开放的梯度理论”即使在局部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若将其引伸为我国普遍适用的、长期固定不变的模式,确实很难使人信服。
第三,“开放的梯度理论”是否能保证我国对外开放目标的顺利实现?
按照有些人提出的“技术密度梯度原则”、“工资梯度原则”、“政策放宽程度梯度原则”,实际上,只能建立沿海开放地区对先进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的垄断地位。在这种条件下,开放地区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争取和保持地区利益的“高效益”,但是对国家和其他地区来说,其客观经济效益值得怀疑。
从我国近年来经济特区发展的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不及时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其可能引起的后果将是严重的。
(一)从引进技术方面看,沿海各特区引进的设备、技术很少是在国际上属于第一流的,至于对我国物质技术基础的全面更新能产生深刻影响的,则更属寥寥。不少高价引进的技术,有些甚至落后于国内已经达到的水平,更有甚者,引进了代价高、污染重、风险大的“垃圾工业”。
(二)从资金方面来看,引进外资一般只占沿海特区基建投资的25~30%,而且大都用于商业、服务业、旅游业。沿海特区依靠内地、边疆出口原材料、能源、农畜产品等换取的外汇购置设备及其它生产资料,产品大部分内销,成为花外汇的“无底洞”,外汇不能平衡甚至严重缺乏的情况使黑市猖獗,人民币严重贬值。
(三)从贸易方面来看,沿海特区工业产品的出口额往往还比不上农产品。同时一方面,沿海特区多是利用国内市场上家用电器产品紧俏,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的机会,进口或组装“洋货”内销赚取高额贸易差价。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利用国内的廉价能源、原材料(有的价格只相当于国际市场的几分之一)生产的产品,成本却比国际市场高得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果不对同类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进口,在国内市场上也难以生存。有些生产高耗能产品的企业,一年向国家上缴的税利,还达不到国家给企业补贴的煤炭差价。
(四)从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来看,沿海地区开放大大加快了加工工业的发展速度,作为工业原材料、能源的主要产地和工业制成品主要市场的内地、边疆的发展速度如不能与之相协调,则势必加剧我国目前已经存在的结构性失调和布局不合理的态势,使沿海的发展由于缺乏原材料、能源和市场的保证而不能保持充足的后劲。内地、边疆则继续受到“滞后性抑制”,从而最终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开放的梯度理论”都不能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决策依据。
参考资料:http://www.hecom.gov.cn/wtofadian/wen/wtolw/lw636.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