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女教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去年,我去参加一位同事的新婚庆典,同事的家在牧区的一个叫圐圙嘎查的地方,我曾经在那里工作生活过,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离开那里已经三十年了,开车踏上那条平坦的乡村油路,我便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

      十六岁那年,本已经决定上高中的我,却因为当时毛盖图苏木圐圙民校急需一位汉族教师,分管教办工作的领导问父亲,看我愿不愿意去。因此,我放弃了学业,选择了教学,那时的毛盖图苏木街道还算比较繁华,人也很多,粮站、供销社、综合站等部门一应俱全,好多人不愿意去嘎查民校教学,我是个新手,没人愿意代我去偏僻的教学点工作,于是,还是孩子的我便成了一名牧区女教师。

      临行前,爸爸给我买了个红色的皮箱,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这个红皮箱、一把不锈钢菜刀和两柄铝制的铲子、勺子,虽然几经搬家我都不舍的丢弃。开学一个星期后,爸爸驾着骡子车送我去教学点,虽说圐圙嘎查离乌兰呼舒嘎查只有五十多里地,但是当时全旗境内都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更别说是牧区的小路了,人走的多了便自然形成了路,那些路全凭牧民的感觉走,从苏木的南边出去,基本就是踩荒路,一路上仅有的一户姓包的人家,因他家有一条异常凶猛的狗,我常常绕道而行,不曾进去过,这条路在我以后的一年半的教学生涯中往返过好多次,无论步行还是骑马,每次都被它折腾的筋疲力尽,每回家一次总感到是那么的艰难。骡车载着爸爸和我,还有我的行李和一只可爱的小白猫,一路上,家里那匹骡子因长途奔波累得直喘粗气,爸爸有时不得不下车来牵着它步行,从早晨出发,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翻过多少个沙梁,绕了多少弯路,临近傍晚时分,才赶到圐圙嘎查。

      圐圙民校的教师加上我才三个人:一位开朗活泼的蒙古族女陶豪庆(蒙古语,做饭的师傅),一位英俊潇洒的姓万的蒙古族青年男教师,他们热情的欢迎我的到来,孩子们也叽叽喳喳的围拢过来,一位蒙古族男孩卷着舌头用汉语问我是几年级的学生?是不是和他们一起来上学?万老师连忙走过来帮我解围,告诉他们,这是新来的“巴格西”,“巴格西”是蒙语老师的意思,孩子们惊讶极了。就连万老师后来也开玩笑对我说,他当时看见我的样子很吃惊,苏木怎么派来这么个小女孩,漂亮的像个妖精,看着还没那些学生年龄大,能干得了工作吗?

      学生们大都来自附近的牧民家,年龄不同,大部分孩子是寄宿制,有几位学生的年龄比我还大,他们只是为了方便照顾弟弟妹妹,给弟弟妹妹洗衣做饭而一起参加学习,姐弟几个在学生宿舍的前面几间土房子里做饭,休息,我的到来让孩子们非常开心。

      这个教学点比我想象的简陋而且复杂的多,几间土房,教师宿舍、学生宿舍,伙房、教室全在内,学生40多人,汉文班二、三年级设两个班,每班六到八个人,都在一个教室上课,采用复式班教学,教三年级学生学习时,二年级的同学只能写作业,有聪明一点的孩子,边写作业边把三年级的知识也学会了,抢着要发言,我也听之任之,上完主课后,我会给他们讲讲故事,学学歌曲,画个图画,不知是记忆模糊还是怎么回事,好像当时就只有这么几门功课,我们有的是大把时间到处闲逛。

      我常常和孩子们一起去嘎查西边的席笈滩捡牛粪,牧区教学点的土炕全部是用牛粪煨的,冬天睡在炕上很温暖,屋子也暖和,真的是“家暖一盘炕”;我们到学校南边的沙漠里拾柴禾,为冬天做储备。有时站在学校后面的土墙上,西边的大沙梁上放声高歌,不管好听不好听,调跑得有多远,反正没人听。孩子们教我说蒙语,唱蒙古歌曲,学习陕北民歌,直到现在,“扎米扎哈嘟,扎古赛哈……”“珍珠倒卷帘”等歌曲依然记忆犹新。偶尔,因为天气恶劣,我不敢单独居住,就和孩子们挤在一个炕上,不着边际的瞎聊,想不起自己当时说了些什么。

      牧区教学点吃饭是个难题,大灶的饭菜毕竟不那么可口,我便把自己的口粮和孩子们的混在一起,大家一起做饭,孩子手脚很勤快,我做饭技术虽说很一般,但是比大灶的饭菜还是好吃那么一点点。许久以来,一位女老师,几个孩子,一只小白猫一起吃饭的情景仿佛是一张定格的照片印入我的脑海,那么温馨,那么快乐。有时候万老师会外出打一只野兔回来,大家便一起打牙祭,像老大哥一样的万老师虽然是蒙古族,但是汉语很好,还做的一手好饭,教室门前有个压水井。夏天,万老师就用纱布包着黑豆埋在压井旁,一周以后我们便可以吃上自产的豆芽了,万老师有匹大黑马,成了我后来回家的坐骑,这匹大黑马,我会单独写写它。

     圐圙民校的后面有一排房子,那是供销社的分销店,也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有时,牧民们从四面八方来分销店卖绒毛,购买日用品,大家便凑在一起喝烧酒,打排球,我和孩子们就当拉拉队围着看热闹,最有趣的是,比赛正进行的激烈,一位牧民的裤子不知为什么撕坏了,从裤腿扯到裤裆,露出红红的线裤,直接就变成了裙子,他还觉得不够幽默,拉起裤腿来了个西班牙斗牛的姿势,逗得大家前俯后仰。

      学校的东边有一户姓侯的人家,他家的小女儿是我的学生,三女儿和我年纪相仿,一来二去,我们便成了好朋友,放学没事的时候,不是她来找我玩,就是我常常去她家,帮她赶羊,给羊灌药、种地,割草,甚至发动三马力柴油机,我的农活技术基本都是从他家学来的,牧区真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孤独,寂寞不算什么,没人说话才叫难过,大约是那年的冬天的一个早晨,同学解俊琴和他爸爸开着大卡车来圐圙嘎查拉羊粪,经过学校时看到了我,我好激动,以至于在今后的日子里总是对她念念不忘,她是第一个到牧区看我的人。

      在这个教学点工作一年半以后,我就调回了苏木幼儿园,汉族学生也随之合并到毛盖图学校,只留下部分蒙古族学生,一位蒙古族老师和煮饭的大师傅,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止一次有回去看看的念头,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圐圙嘎查,我特意停车参观了这个曾经工作的地方,展现在眼前的是两排房屋,那是原来的分销店,如今已经变成了嘎查的办公区,粉刷一新,并且新作了院墙,我迫不及待的走下土坡来到当年教学点所在地,新建的一处牧民的新居坐落在原校舍的东南角,校舍全部夷为平地,不复存在,四周显得更加平坦空旷,这个我人生转折的地方,我成长历练的地方,曾经它是那样熟悉,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杂草早已覆盖了我和学生们嬉戏过的院子,站在那里,我耳边仿佛又传来那个破铃铛“当当”的下课声和陶豪庆用蒙古腔调的喊话“来,来,吃饭了!”,还有那匹大黑马“突,突”的声音。

           草丛中几只鸟儿或起或落,偶尔传来几声“啾,啾”的鸣叫,踏着地下的野草,隐约看见一抹隆起的土墙残垣,它还在那里的啊!我很感慨,曾经这里有过那么一群孩子和一位女教师,可是现在,那些欢笑声,那些有趣的事,都不会再有了。这里已成为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毕竟那年只有十六岁。

牧区女教师
因此,我放弃了学业,选择了教学,那时的毛盖图苏木街道还算比较繁华,人也很多,粮站、供销社、综合站等部门一应俱全,好多人不愿意去嘎查民校教学,我是个新手,没人愿意代我去偏僻的教学点工作,于是,还是孩子的我便成了一名牧区女教师。 临行前,爸爸给我买了个红色的皮箱,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这个红皮箱、一把不锈钢...

牧马人许灵均最后的结局
《牧马人》许灵均最后的结局是:和父亲见面后,拒绝了父亲邀请他去美国的愿望,他回到了敕勒川,在落日余晖下他和妻子秀芝、儿子相拥。许灵均因为家庭问题被流放到了敕勒川,最开始他孤身一人在这里奋斗,后来有了秀芝,他的生活慢慢恢复了欢声笑语。许灵均,自小孤苦无依,父亲抛弃了他,母亲又早早病逝...

扎巴的个人简介
曾承担完成自治区教育厅课题《蒙古族学生双语三语学习研究》,项目主持人,已结题;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七·五”课题《内蒙古农村牧区幼儿教育研究》,项目主持人,已结题;主持完成了199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国家“九五”和“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国家哲学社会...

什么是墨西哥的面包节?
1982年3月5日举行的面包节是为女教师盖娅举办的,她的诞生日是3月5日。女教师盖娅在农村和牧区创办了一所农村小学,并亲自在这所学校里为农牧民子弟上课,在农村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很大成绩,受到当地农牧民的普遍爱戴和尊敬,因此被选为这届面包节的“节神”。节日前夕,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妇女忙...

什么是墨西哥的面包节?
3. 面包节每年举行一次,具体日期根据“节神”的生日而定。例如,1982年3月5日的面包节就是为女教师盖娅举办的,她的生日正是3月5日。4. 盖娅在农村和牧区创办了一所小学,并在那里教授农牧民子弟,因此受到当地人民的深爱和尊敬,被选为“节神”。5. 节日前夕,妇女们忙着准备丰富的食物,如...

代课老师详细资料大全
《代课老师》 简介 编剧:武刚 导演:卫晓茼,赵斐 主演: 桑格 \/王亮\/ 兰嘎金措 语言: 国语\/国语\/ 英语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9-06-30 又名: Yeshi of Distant Land 剧情介绍 牧区的一位藏族教师益西是一位在村国小代课点执教了二十多年的代课老师,他腿疾且身患沉疴,可是他以对孩子们无...

大巴山著名人物
毛竹,女,笔名佚人、竹子、东方。生于大巴山区竹篱内,随父在青藏高原“支边”20余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理学士(数学)。曾为知青教师、编辑、记者。现为中国石油报社记者。自1980年开始发表数学论文,1986年起涉足歌曲创作、诗歌、散文、小说领域。作品近200万字,散见全国报刊,出版多部作品如《...

特岗教师是什么
特岗教师是指在中国特定地区,为了缓解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公开招聘的具有教师资格的临时教师。这些教师通常会在条件较差的地区工作,如偏远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等。特岗教师的服务期限一般为三年,服务期满后,根据个人的意愿和表现,可以转为正式编制的教师,...

印在邮票上的尊师重道
由于这套邮票的发行正值三八国际 劳动妇女节,其在特殊的时间以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乡村女教师的赞美。此外,1976年2月20日,原邮电部发行的《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邮票的第13枚牧区小学,表现的是少数民族教师给学生讲课的情景,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艰苦和重要。除邮票外,中国邮政还先后...

德姓德姓名人
德惠芳,女,1940年生,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作为教育家,她在太原市华北工学院附属中学任职,对中学语文教学贡献显著,被评为优秀教师,并有论文被推广。德佳,1949年出生,著名摄影家,现任道孚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摄影作品多次获奖,对当地群众文化事业有重大推动作用,被多次授予先进文化工作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