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除夕,排列顺序

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除夕,排列顺序

从前往的顺序是:元宵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除夕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时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0
排列顺序是:
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14

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中秋节。是这个顺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0

顺序是: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1.元宵节 农历的1月15日 ,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2.清明节是的春分后15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3.端午节 农历的 5月初五,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4.中秋节 农历的 8月15日,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5.重阳节  农历的9月9日,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

6除夕是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去除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就是辞旧迎新的一个传统节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21
排列顺序是: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习俗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舞龙舞狮。
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前后,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禁火、插柳。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菖蒲、喝雄黄酒、佩香囊。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习俗有:赏月、观潮、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习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除夕是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家家在打扫干净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与亲人相会、守岁。

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除夕,排列顺序
从前往的顺序是:元宵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除夕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

“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除夕”把他们排列起来
由先到后: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除夕”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怎...
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从后到前排列:除夕(腊月)、重阳(九月)、中秋(八月)、端午(五月)、清明(二月或三月)、元宵节(正月)。1、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2、清明节:公历4月4日到6日之间 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5...

...中秋节、清明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2、元宵节(正月十五,也称上元节)3、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一般为公历4月5号前后)4、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龙舟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6、重阳节(九月初九)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以上外,还有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冬至节(公历...

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元宵节,除夕,端午节,排序
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排列顺序是: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重阳节 七夕节 中秋节 元宵节 除夕 端午节 清明节的时间顺序
按先后顺序依次是: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时间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

元宵节 端午节 除夕 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 排序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春节为一年之始,除夕为旧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九重阳节

1、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除夕,端午节,元宵节,春节按节日的一定顺序排...
1、按时间先后顺序: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除夕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阳历一般在1月或2月。“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阳历一般...

端午 重阳 清明 中秋 春节 除夕怎么排序
我国传统节日的排列顺序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除夕夜把除夕与春节连在一起。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

端午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除夕 春节 重阳节 按顺序排列
按顺序排列是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