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不会运动技能主要分为两方面因素。
(1)主观因素:受个人偏见或局限性所限定的一特定的人所特有的主观印象,由大脑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产生的主观感觉,艺术和艺术家作品等表现个人的观点或感情的主观艺术,近代哲学中对个体和主观过分强调个人喜好的偏移。
(2)客观因素:是事件当事人之外的因素,可以是环境的,可以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或者是其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可能是你们学校体育氛围不够浓,师资教学能力不足和教学条件不够完善。
如何快速学习体育:
1、秩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3、区别对待原则,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4、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
5、安全性原则,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在我们国家,体育课是仅次于语数英的必修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大学二年级,要上14年的必修课,体育课多达1440多节,而且还有十四年中的课外体育活动等等。但奇怪的是,学校体育熏陶了这么长的时间,体育老师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国家、教育部门如此的重视,但“绝大多数学生连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学会”!这是怎么回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丁轶建
体育课反思
事实上,从本人这几年了解、观察的实际情况是,还是有一些普通大学生具备一定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特别集中在篮球、乒乓球项目)。
但的确有相当多普通大学生到了大二上完也许是这一生的所有体育课,还是不能对某一项技能主导的运动(如球类)有一定运动水准。
这是为什么?
诚然,像体育课缺场地、被占用,孩子们不用心,缺体育老师,某些运动难学,课外体育活动少等等似乎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不会运动技能的“理由”。
但这十四年大家都如此吗?
恐怕也不尽然。有不少欧美学校还没有体育专项课呢。
正常情况下,按运动规律来说,如果从7、8岁小学开始练一项运动,一直能够持续练到大学,一般都能达到一定水准而“会一项运动技能”。
当然,到底能达多高的水准取决于训赛体系、训练水平和个体天赋。
远的比如看NCAA篮球比赛,近的看日本大学生联赛,这是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主要在学校里运动锻炼下来的相当极致运动水准了。
其实,即使没什么体育老师教,自己对某项运动能玩个十四年,也能玩出自己的花样和技巧。
但为什么有了十几年体育课的教学,相当学生却学不会一项稍微复杂点儿的运动技能呢?
我觉得还是得从内因上找,得从孩子从小到大运动技能的获得规律和所接受到的体育教育训练去深度剖析。
对照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训练学的技能成长规律,结合本人多年在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学习和工作经历,有一个问题还是可以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那就是我国的学校体育虽然有相当的“量”,却时不时因各种原因比较“忽略”“运动量效原则”,导致不少孩子学校体育生涯的运动效果不佳。
什么是“运动的量效原则”?这乃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体育认知!
“运动的量效原则”是一切运动训练的根本规律。
运动训练要达到效果,必须得经历一定重复和持续,对身体产生刺激,达到一定疲劳,而且疲劳程度与运动后恢复程度息息相关,而运动后恢复、甚至超量恢复的程度与训练效果(体能和技能)息息相关。
在一定程度内,运动训练疲劳程度越高,超量恢复越明显,体能改进和技术改善的效果就越明显。
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不断突破人体的生理负荷甚至极限,使得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运动量效原则”实则包含两条基本运动人体科学规律:
第一,“运动疲劳-恢复规律”:
运动时以消耗为主,恢复赶不上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代谢产物堆积,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而疲劳;
运动后,以恢复过程为主,消耗过程下降,代谢产物逐渐排除,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恢复,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准。
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一定程度内,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这就是体能提高的根本规律。
第二,“运动技能学习规律”: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划分为学习动作的粗略阶段与学习动作的精细阶段两时相。
运动技能开始学习时,不准确、不协调、不连贯、僵硬,多余和错误动作较多,这是运动技能学习的第一时相;
随着学习持续和锻炼负荷的增多,动作技术会逐步协调、准确、轻松、自如,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逐步减少至消失,动作连贯,节奏性和韵律感加强,进入精细学习阶段;
随着学习的深入、运动负荷的进一步累积,运动技能熟练以后就形成自动化。
这是运动技术提高的根本规律。
这“运动量效”的运动人体和运动训练规律是体育一切学科的根本规律,不懂它,可以说就不懂体育。
按照“量效规律”:
如果一周能有规律的找几次时间进行某一项运动的话,那么该运动锻炼所积累的疲劳程度就会加深,无论是身体还是技术上该运动的效果就会累积;
如果能遵循身体发育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持续练或玩下去,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效果就会不断提升,运动技能提升肯定很明显。
而这个“几次时间”的负荷差异,以及是不是“某一项运动”,就是职业、专业、半专业、业余运动员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的十四年中,不少的“量效背离”终究导致很多孩子“一技难成”。
我们来简单分析分析,看看有没有道理,我国学校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能效果培养不佳与很多环节背离“量效原则”有关:
第一,单堂体育课负荷不足,不够的积累就使运动基础不扎实
少儿体育启蒙的问题还得归因于体育课,因为,在当前我国学生接受体育熏陶主要途径还是学校体育。
很多中小学体育课45分钟,准备活动做完,再加上讲解,给孩子们自己专项运动练习的时间也就20分钟,负荷比较小。一节课负荷太小产生不了多少疲劳和痕迹效应,也就难以有多大效果。
而且,不少学校体育课教的项目看似不少,实则很多就是泛泛教一教,即使有运动技术教学,也比较粗浅。
到了中学,不少学校体育课就是围绕中考项目,长跑、引体向上、掷实心球、运球等练得不少。
任何运动项目技能体能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运动项目负荷累积的基础上的,当然像球类这种复杂的运动,专项运动方式也就多样和复杂,梅西、C罗、詹姆斯不是靠练跑引跳投运球练出来的,而是从小就开始练专项为主。
跑引跳投这些比较简单的运动,随着运动负荷累积,对于发展一定的运动体能和基础是有利的,但如果认为这些练的多就能很好迁移到别的比较复杂的项目(如球类),也是一种妄想。
当然对于追求一般技能水平的训练来说,跑跳投体操训练还是有点儿用。但过多的练这些也可能会导致跑跳投的僵化,而使技术转移更加困难,除非跑跳投体操一直练下去成为专业田径体操运动员而达到一定竞技高度,否则个体的其他技巧主导的运动水准很难通过练体能就能达到高运动水平。
当然,长跑等也可以一直练下去、玩下去而伴随终身,也不是不好。
各级体育课还有种现象,就是有的学生运动一会儿就休息一下,比如简单的传球运球练习重复才几次就喜欢休息放松,一些步伐练习多做几组就开始偷懒,老站着做??,更是使运动负荷大打折扣。
可能一方面他们不真的喜欢,不愿意在此花太多力气,有混一混的想法和做法;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孩子不懂得运动训练的“负荷量效关系”,认为,休息一下,更轻松的练更有效果。所以,稍微感觉累就自己缓冲,实际上这样的运动效果差。
当然,身体疲劳的时候仍能抓住技术规范进行运动锻炼对专项技能和体能更有益处。能维持运动技术稳定而高效的最大的身体疲劳程度往往与竞技水平能达到的高度息息相关。
还有的体育课老师讲解过多,导致运动暂停过多,实际上也减少了孩子们运动时间,增加了休息时间。
学生承受负荷、疲劳的能力也不一样,有的老师怕要求更快更强更久更高了,学生们有抵触心里,若出现伤病或意外那更是麻烦??。
诸如此类原因,导致老师们在学校体育中给孩子施加运动压力的持续性和严格性有所减少,会助长孩子们运动一会儿就休息一下的习惯和认识。
有些学校缺体育教师、缺运动场地,往往很多被安排成自由活动,更是导致很多孩子运动负荷表浅而混乱。
更有甚者,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更助长了文化课学习效果大增,运动效果大减。当然,现在体育课被占用是越来越少了。
总之,体育课因各种原因上的不厚实、不严谨,久而久之,虽然上了不少体育课,但运动负荷一直处于分散状态,而且会让不少孩子觉得体育课就是比较松散随便的,让不少孩子养不成严谨、持续的运动锻炼习惯,就得不到持续的负荷积累而致运动效果差。
第二,课外体育锻炼负荷不足,散失了一个能使运动技能大幅提升的机会
如果课外体育课能做好,其实也能培养出一定的运动水准。因为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天天有,而且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运动,更能坚持和克服疲劳感而使得运动负荷能得到积累,产生较好的运动效果。
大学里面有些有一定运动水平的学生,很多都是课外玩起来的,而且玩了多年。其实,即使没有体育课,只要有一直喜欢的运动项目,坚持玩下去,也可以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当然也有的同学,是报了课外运动辅导班而进行了一定系统的锻炼,运动水准就会更高些。
话说回来,学生们体育课上学的运动技术,本来课上练习的就不够,如果课后还不复习,技术就总停留在粗略学习阶段,难以达到精细化学习,形成不了正确的技术定型,更难以达到熟能生巧。但是还有相当多学生不会主动去课外体育锻炼,不会主动复习体育课上所教的内容。
一旦到了中学,课外体育被认为是影响文化课学习的重要因素还是被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共识。更多的孩子就是偶尔找时间找一项运动玩玩,比如周末踢球,其他时间不怎么玩,结果就是运动的技术和体能水平总高不到哪儿去,一直停留在业余玩乐、粗略学习阶段的水准。
课外运动学习的不系统、不持续,课内外运动竞赛的不系统、不持续,使得孩子们即使在小学有一定运动基础,但是随着课业增多,父母希望孩子在文化课、高考上有更多的表现,原本累积的体能和技能也会退化。系统的运动训练减少,必定导致系统的运动效果减退,减退的程度由运动训练的减少程度和原来的运动基础决定。
另一方面,当前也出现了课外运动培训机构大肆兴盛的现象,与学校体育不能满足老百姓对孩子运动的期许和需求是有关的。
第三,体育课不系统,太多停留在粗略学习,甚至不同项目还产生干扰
体育课与课之间缺乏系统的教学是个不小的问题。
中小学体育课,每周三四节课,如果某项运动系统学起来那还是能施加一定运动负荷而达到一定运动效果的。
但是,有的体育课,有时上足球,有时上乒乓球,有时练练单杠,有时跑步,有时“皆大欢喜”的来个自由活动,一学期上下来,好像体育课什么都上了,实际上什么都不精。
所以,课与课间的技术教学衔接不顺,课后复习技术进行系统锻炼的更少,导致运动项目学习始终处于泛化的粗略学习阶段,达不到精细学习,运动技能总是高不了。
运动项目的差异还会对初学者运动技能的掌握产生干扰,项目干扰越多,技术走样、不成型的可能就越大。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间体育课也缺乏系统的递进。
比如小学一年级偶尔学过的运动,小学二年级就换了,或者小学一二年级学的项目,三四年级就不开了或者小学学了几学期的体育项目,中学未必教,中学教的小学未必学过,或者大学上的体育项目小学、中学未必上过,导致不少孩子又得从中学或大学从零开始,而且错过技术学习的敏感期而学运动技术很慢很难,而更容易知难而退。
要么就是小学累积的练习效果在中学得不到进一步专项运动负荷的累积。实际上中学体育课由于体育中考或学业上的因素,也许更没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耐心巩固小学的运动基础。
这也就导致,不少孩子运动技术总处于泛化的粗略学习低级阶段,成不了型,更有甚者,获得的专项技能和体能得不到持续训练提高就开始退化了。
专项技术基础阶段若学不好,到了成年,改技术的难度更大,这也是很多专业竞技运动员运动基础不扎实导致突破不了自己的运动瓶颈的重要原因。
到了大学,运动技术普遍不高的现象就是体育技术教学从小到大不系统不连贯不巩固不加量的综合结果。
当前,有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又从粗略学习开始学体育项目,也是挺遗憾得,但要学到拥有一定水准也是可行的,只要加强锻炼和比赛,但恐怕永远不可能达到很高的运动竞技水准了,因为他们的竞技天赋敏感期已经错过了,他们的竞技生涯永远没有触碰到。
综上所述,在学校体育中,很多孩子们对运动量效关系的了解和认识水平不高,没有一项稳定的运动爱好和持续的运动习惯;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负荷不扎实,课与课间、年级与年级间、小学与中学间、中学与大学间体育运动不够连贯、系统;
使得很多孩子们在十几年的漫长体育学习中,并不能充分的在学校体育课和课余锻炼中对某项运动有持续的学习体验而达到一定量效高度,不少还导致始终处于不同运动技术的粗略学习的现象,甚至没学到多少运动技术就开始退化。
这也许是不少学生体育课上了十几年却不会一项运动技能的最重要原因。
那该怎么办?
2018/4/24
在年龄关键时期错过了学生自己的运动天赋和敏感期,而错过了自己运动水平可能的高峰更是一大遗憾。
第一,强制体育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据我所知很多高校会对学生们的运动有比较强制要求,比如要学会游泳才能毕业,每节课身体素质30分钟等等,而促使某些学生硬着头皮去运动、去积累。
但一旦没有体育课,一旦离开学校,学校这种体育压力就不存在了,不少学生就放弃继续运动了,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些运动锻炼。特别是那些需要一定创造性和应变性的复杂运动,如集体球类,若没有真正喜欢,再怎么强迫也很难提高技术水准。
如果强制性体育措施是不得已的选项的话,似乎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可能效果更好,但从小就迫使孩子们进行自己不爱的体育项目,让孩子们从小就怕体育课那可能更适得其反,也违背了体育根本上是让人快乐的初衷。
第二,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是关键
其实即使没有体育课,只要有一个体育爱好,能够持续进行“玩耍”,也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准,玩出自己的花样。
关键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找到能够不受他人、他事影响的伴随一身的运动习惯,那么运动技能差和体能弱的问题才会根本而永远的改观。
我常对学生们说,如果在大学阶段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喜欢的运动,就像到大学阶段还没有喜欢过一个人,是“不合格”的。
如果不能实现“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学生们就难以真正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更是永远体会不到运动的真谛,更攀登不到竞技的巅峰。
第三,探讨系统化、多样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体制
很多高校都有选项课,若从小学就有各种运动介绍、教学和培养对孩子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更好了,但这给中小学体育的师资、场地和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课自由活动也不是都不好的!
我发现,在大学里那些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玩的好点儿的,很多都是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玩起来的,系统的、多样化的安排自由活动未必不好。
真的可以参考欧美那种从小到大的体育俱乐部自主选择和培养方式,学校可以发展特色项目俱乐部。
当然如果学校体育忙不过来,可以交给社会,其前提是社会体育俱乐部是合法合规机构。
像现在搞的校园足球、校园篮球,通过把小学、中学、大学的足球教学连成体系,学校足球、篮球水平在未来数年内很可能会有显著的提高。
但现在令人担心的是,像手球、曲棍球、棒垒球、橄榄球这种冷门集体项目,也很适合学校体育发展、又有竞技地位,在学校体育的发展空间似乎被挤压了。
难道运动项目也沦为“低调是低调者的墓志铭”吗?所以,发展校园运动项目也应该有所分工,注重特色,百花齐放。
第四,加强课上负荷监控,适当布置课外体育作业
运动负荷是体育运动的核心问题,也是运动效果成败的关键。
但普通体育课堂恐怕现在还很难引进在竞技体育普遍使用的监控手段(比如心率、跑动距离和速度、乳酸等),但更对教师的课程安排、督促提出了更严的要求。
课外体育作业对于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促进还是非常有用的,不能忽视,但还是得靠自觉,如果体育运动这个事关自己最核心利益的事还需要外界监督才去做,那是教育的悲哀。
现在出现不少手机app,可以监控孩子们的课内外训练情况,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第五,探索系统的制度支持
当前的学校体育要想大幅度提高孩子们的体能和技能水平,专业、系统的制度支持在学校体育发展改革中也许非常重要。
主要有三:
1)学校体育、专业体育、职业体育系统贯通机制,让学校里喜欢运动、有运动天赋、有相当运动水准的孩子有机会进入专业甚至职业体育中大展身手,进一步实现自身竞技价值。这实际上与国家体育总局当前所进行的开放性选材是不谋而合的,需要去探索。
2)各级学校体育人身保险制度,特别需要保险机构开发出适合学校体育的险种,体育运动难免伤病和风险,如何防范风险,保护认真进行体育锻炼的孩子、教师和学校的利益非常重要。
3)体育在高考中如何发挥相应的技能和体能、体育认知指挥棒作用?供大家思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