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概念,最初来自上古历法,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后来引申为年节的简称。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新年在日期上亦有变动,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干支纪元,正月建寅(摄提格),立春为岁首。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冬季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
扩展资料
现代人过年的情况:
一: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春节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冷漠。
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许多人无法返乡,“留在他乡过年”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
年的来历如下所示:
传说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它住在海里,长着尖尖的角,每到除夕夜的时候它就会跑到村里找人吃。大人、老人、小孩都很怕它,所以人们在这一天都跑到山上去躲起来。
这一年,有个长着长胡子的老人来到这里,人们忙着上山,村庄一片混乱,谁也没注意到来了老人,只有一个好新的婆婆给了他一点吃的,并对他说:“你快走吧,等会儿年就来了!”可谁知老人听完后说:“不用怕,今晚我就留在你家里,一定把年赶走。”
老婆婆劝了半天都没用,只好自己走了。晚上,年来到村庄找人吃,他来到老婆婆家,看到门上贴着红对联,突然,从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年连退了好几步。这时门打开了,只见白胡子老人身穿一身大红袍,站在院子里,屋里开满了灯。
年看见以后,吓得跑走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知道年这个怪物怕红色、灯光和响声,所以每年春节人们都贴红对联、穿红衣、放爆竹、整夜不熄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1、春节的意义:
家人之间的亲情,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贴春联、做年夜饭,这些具有仪式感的习俗,只有一家人一起做才有意义。
2、春节文化的重要特征:
(1)春节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团圆与和谐。外出远门的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因此春运每年都是热点话题,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春节文化内涵中的和谐,首先是每个人都要心情舒畅。
(2)我们常说:"新年快乐。"它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希望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和谐相处,与家人、亲友、邻居、同事保持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才是快乐的幸福的。可以说,春节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