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古代名人的谥号只有一个字?

如题所述

谥号是从先秦就存在的产物,用于对人一生功业的盖棺定论。早期的谥号较为自由,直到唐宋才形成一定的法度。一般而言,臣子的谥号以两字为主。
仁宗时,皇帝想要给他的老师夏竦上谥号“文正”,司马光说,“谥法本意: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而夏竦奢侈无度,聚敛无厌,内则不能制义于闺门,外则不能立效于边鄙,言不副行,貌不应心。语其道德,则贪淫矣;语其正直,则回邪矣,此皆天下所共识,夏竦得‘文正’之号,不知以何谥待天下之正人良士?”
最终,夏竦谥改为“文庄”。
至此,确定了“文正”在两字谥号里的最高地位。以后,谥号更是形成了有一定排列原则的系统。文官以文*为主,武官以武*为主。至于排列顺序,则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如明朝的顺序是正(贞)忠恭成 端恪襄顺。直到绍圣年间才由重新得势的新党解决。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你温公不是谥为“文正”吗?那好,我们比你更狠,干脆比拟古制,两字谥算什么,要谥就谥一字谥,单谥曰“文”。
至此,王文公的单字谥得以确定。此后,除了姚燧、欧阳玄为元朝时外族人赐谥外。就只有朱熹朱圣人得以谥“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2

“然唐宋以来,谥文者,独韩退之、朱元晦为不愧。他如白居易、李翱、陆希声、权德舆、杨亿、王安石、姚燧、欧阳玄辈,皆谥文,亦未尽允也。”《池北偶谈》
一字谥文规格也算较高了。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他是文官也当得起。
王安石不可能谥一个文,好像是文荆公吧,单谥一个文不反天了?
然唐宋以来,谥文者,独韩退之、朱元晦为不愧。他如白居易、李翱、陆希声、权德舆、杨亿、王安石、姚燧、欧阳玄辈,皆谥文,亦未尽允也。”《池北偶谈》
这里头的几个人,不可能单谥文,肯定是某文,或文某。
文更好,一个文,一个武,这俩字只有了不得的帝王才能谥。
臣子谥号带文和武,肯定要再添一个字的。文正,武忠什么的,不然太逆天了。宋朝规范谥法制度以后,一般认为单谥高于双谥。明清都规定大臣只能谥两个字,单字是王亲贵胄的权力。单谥比双谥好,单谥最好的就是文武,双谥最好的是文正,文贞,所以王安石一字谥是因为他牛逼。在荆公刚去世时是没有马上上谥号的。翻阅史料可以发现,荆公比温公先去世,谥号却在绍圣年才追赠;而温公的谥号却早在元佑年就追赠,这不是很蹊跷吗?实际上,这与宋朝元佑党争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元祐年时,旧党势大,因此在温公去世后立刻上了“文正”的谥号。至于荆公的谥号,若忽视其在政治上的巨大影响力、人格上的高风亮节和学术上的巨大成就,降一等而谥为“文成”或“文忠”,则未免太过轻薄过分,难免后人诟病;若直接谥为“文正”,一朝出现两个“文正”未免荒诞,何况将荆公与温公相平而论,于新党旧党都无法交代。因此,荆公的谥号迟迟未能解决,只是追封为太傅。

为什么有的古代名人的谥号只有一个字?
谥号是从先秦就存在的产物,用于对人一生功业的盖棺定论。早期的谥号较为自由,直到唐宋才形成一定的法度。一般而言,臣子的谥号以两字为主。仁宗时,皇帝想要给他的老师夏竦上谥号“文正”,司马光说,“谥法本意: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而夏竦奢侈无度,聚敛无厌,内则不能制义于闺门,外则...

什么是谥号和庙号?古代皇帝的谥号和庙号区别在哪里?
谥号一般都是后人给予评价文字,字数不一定,有些有一两个字,有些可能长篇大论,都是看被评价这个人生前如何。就比如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后人对他评价最多就是暴君,第一个皇帝,统一中原。还有纣王,对他评价也多是不好言语。在我国古代,皇帝称呼往往会和年号,谥号,庙号一起使用。而这个庙号是...

古代女子有没有字号呢
古代女子无字。男子在20岁弱冠时有父赐字,女子则无。、但这只是普遍现象。像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字幼微,又字慧兰;再如李冶,字季兰,又字秀兰。这几个女诗人或词人都有才名而大胆不拘泥,有很多诗都十分漂亮。所以说,一部分比较出名的女诗人有字。历代帝王的谥号多为“美谥”(如“经天纬...

古代人的号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和陵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谥号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逸周书.谥法...

古代的谥号简子是什么意思,有很多古代名人都叫简子,如赵简子、魏简子...
简子是一种古代的谥号,通常给予具有简朴、勤俭、谦逊、忠信等品格的人。在古代中国,谥号是一种对逝者荣誉和评价的称号,通常由朝廷或官府赐予。赵简子、魏简子等人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臣,他们都被封为简子这个谥号。其中,赵简子指的是赵盾,他是晋国的一位著名将领,曾在晋楚争霸中多次立下战功;魏...

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各自代表了什么意思?
首先来说说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和社会名人去世后,官方或社会根据他生前的道德功业,定一个称号对其进行盖棺定论。《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帝王谥号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谥自然是赞美表扬之意,比如“经天纬地曰文”...

古代封建社会中,对一些名人的谥号有哪些?
宋朝 赵普——忠献 晏殊——元献 范仲淹——文正 司马光——文正 欧阳修——文忠 苏轼——文忠 曾公亮——宣靖 韩琦——忠献 富弼——文忠 吕公着——忠烈 吕大防——正愍 韩忠彦——文定 王安石——文 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洪皓——忠宣...

屈原.陶渊明.杜甫.李商隐的字.号.谥号
四人都没有谥号,只有字和号,谥号需要一定的官职地位。1、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2、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3、杜甫(...

我们古代卒谥“文”的名臣有哪些?
我们古代卒谥“文”的名臣有哪些? 我目前知道的有唐韩愈、宋王安石和南梁的范云,其它如范仲淹也只能卒谥“文正”,请问还有哪几位单谥“文”?... 我目前知道的有唐韩愈、宋王安石和南梁的范云,其它如范仲淹也只能卒谥“文正”,请问还有哪几位单谥“文”?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

趣历史谥号
“天”字,《尔雅》解释为:“天,君也。”古代帝王称作天子,被认为是上天之子。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后世的皇帝要另外给他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