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现场生产管理的方法?

如题所述

在传统制造企业的管理中,生产车间管理就像一个“黑匣子”,各类信息的收集及处理都需要通过人工管理来实现,这样难以形成生产线的完整信息反馈,从而制约了运转。

当前更多的企业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如数字孪生以及生产管理可视化等技术的运用非常的重要,促使制造流程快速升级转型,生产、管理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促使生产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不断提高我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车间现场管理可以采用智能化生产车间以信息化作为根基,通过将生成车间的不同设备与通讯网络连接,收集设备的状态数据和质量数据,并作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对不同生成设备,采取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对于数据分析结果汇总,并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存储到云服务器进行数据显示和后续数据分析工作。

再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搭建和监管可以让企业领先行业,率先实现工业物联网智能管控,并且可以在预期内实现运营成本降低10%、生产周期缩短15%、不良品率降低10%等,Hightopo 轻量化搭建生产车间工艺流程管理可视化系统,打造集智能化、绿色化的数字型智慧工厂。依托于图形组件和界面设计,UI 部分对数据面板实现了数据动态加载效果,更加直观地将各个图表数据形成对比,用户所感受到视觉效果相比较于静态的图表数据。

可基于用户数据建设运行成果,将枯燥、分散的数据进行图形化、可视化。展示各线体的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时间利用率、性能利用率、产量完成度、直通率、设备使用率、不良率、物联连接率等。直观监测产线设备状态、生产质量、库存信息等,提高工厂运作决策效率。

强调车间管理的过程集成、控制和监控,协助企业合理组织及配置资源,通过对车间各个环节的数据收集处理,满足企业车间信息化的需要,赋能企业打造可视化生产工厂,让生产流程更加透明、信息传递更加及时。

可视化为工厂改变现有传统低效管理模式,工厂的智能打造,可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计划科学化、生产过程协同化、生产设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对企业进行透明化、量化的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是一种很好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生产模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01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现场生产管理基本内容

1.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文明生产;2.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水平,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3.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及消耗定额、统计台帐等;5.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提高现场管理的运行效能;6.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场生产管理制度定置管理1. 安置摆放、工件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使用工位器具。2. 及时运转、勤检查、勤转序、勤清理、标志变化,应立即转序,不拖不积,稳吊轻放,保证产品外观完好。3. 做到单物相符,工序小票,传递记录与工件数量相符,手续齐全。4.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5. 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 , 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 保持清洁卫生 , 周围不得有障碍物。[1] 工艺管理1. 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2. 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 经考试合格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 生产技术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4. 对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上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5. 严格执行标准、图纸、工艺配方,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生产技术部审批后主可用于生产。6.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7.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产。8. 在用工装应保持完好。9. 生产部门应建立库存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做好各项记录。10.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1] 质量管理1.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程序文件》中关于“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2. 对关键过程按《程序文件》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3.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品不转序。5. 严格划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隔离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1] 设备管理1. 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2. 严格执行《兰州同心电池有限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线、油毡清洁、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4. 设备台帐卡片、交接班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5. 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 , 做到证机相符。6. 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 一般事故3天内 , 重大事故24小时内报设备主管或主管领导。[1] 工具管理1. 各种工具量具刃具应按规定使用,严禁违章使用或挪作他用。2. 精密、贵重工具、量具应严格按规定保管和使用。3. 严禁磕、碰、划伤、锈蚀、受压变形。4. 车间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或已损坏的工具、量具、刃具。[1] 计量管理1. 使用人员要努力做到计量完好、准确、清洁并及时送检。A . 量具必须保持完好无损,零件、附件无丢失,出现上述情况之一者,必须及时送质量部门以便检查、修理、鉴定。B . 禁止使用过期或不合格量具,做到正确使用、轻拿轻放、严禁碰撞,使用后擦拭干净,较长时间不使用时要涂油,正确放置。C . 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合格证书填写的有效期或质量部检测中心的通知自觉及时送检。2 .凡自制或新购计量器具均送质量部检测中心检查,合格后办理入库、领出手续。3 .严禁用精密度较高的计量工具测量粗糙工件,更不准作为他用,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的量具。文件、报表、记录等不得采用非计量单位。4 .凡须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提出申请报质量部。[1] 生产管理一、文明生产1 . 车间清洁整齐,各图表美观大方,设计合理,填写及时,准确清晰,原始记录、台帐、生产小票齐全、完整、按规定填写。2 . 应准确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内容包括设备、工装、工具、卫生、安全等。3 . 室内外经常保持清洁,不准堆放垃圾。4 . 生产区域严禁吸烟、烟头不得随地乱扔。5 . 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6 . 车间内管路线路设置合理、安装整齐、严禁跑 ] 冒、滴、漏。7 . 车间内管沟、盖板完整无缺,沟内无杂物,及时清理,严禁堵塞。8 . 车间内工位器具、设备附件、更衣柜、工作台、工具箱、产品架各种搬运小车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清洁有序。9 . 车间合理照明,严禁长明灯,长流水。10 . 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运转、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锈蚀等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擦洗保养好不走,工件不按规定放好不走,工具不清点摆放好不走,原始记录不记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11 . 边角料及废料等分类放到指定地点保管。二、安全生产1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2 .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开好班前会,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4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5 .特殊工种作业应持特殊作业操作证上岗。6 .学徒工、实习生及其他学员上岗操作应有师傅带领指导,不得独立操作。7 .交接班记录,班后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关好门窗,对重要材料要严加管理以免丢失。8 .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准操作设备9 .重点设备,要专人管理,卫生清洁、严禁损坏。10 .消防器材要确保灵敏可靠,定期检查更换(器材、药品),有效期限标志明显。11 .加强事故管理,坚持对重大未遂事故不放过,要有事故原始记录及时处理报告,记录要准确,上报要及时。12 .发生事故按有关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能源管理1 .积极履行节能职责,认真考核。2 .开展能源消耗统计核算工作。3 .认真执行公司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4 .随时检查耗能设备运行情况,杜绝跑、冒、滴、漏,消除长流水现象,严格掌握控制设备预热时间,杜绝空车运行。5 .未经允许不得私接耗能设备、设施、器具。  
第2个回答  2022-08-19
1、做好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必须对现场各工序诸多环节了如指掌,熟悉各工种基本作业,并能把握住生产线各种管理要素,把现场管理工作处理的尽然有序。
2、同时,应注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和资源。比如:避免等待的浪费。能及时发现不良品,确认不良品的来源,从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3、及时优化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作业加工程序动作,检查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加工程序;
4、避免造成库存的浪费,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等,也同时影响环境卫生。
5、此外,身为生产车间管理者,应会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要学会向上管理和向下负责,同时应是使用现代管理工具的多面手管理。
在工厂本身运作及协调管理,要采用精益的生产管理,建立系统,靠流程运作,在制作工作和业务流程时,以简单易操作又不失重点为主。
而使用轻量化的工厂管理系统,则可以同时对老板、车间管理人员及产线工人产生帮助,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
在这推荐一下北明数科“微工单”,一款非常灵活的生产管理软件,主要做生产产线和生产现场的管理与协同工作。帮助工厂解决生产进度难跟进、生产过程不透明、计时计件工资核算复杂、工人和设备效率低、次品率居高不下、物料库存积压等生产问题,实现精益化工厂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