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五四以后知识分子投身社会实践的路径

知识分子具体包括哪些人?五四后的实践又有哪些?怎样理解路径?感谢高手指点
是五四以后知识分子的选择 我要的不是复制和粘贴的 望大家具体点

看来兄弟你也是很喜欢历史啊,和独立思考问题,我平时也比较喜欢探讨这样的问题,就我个人观点,主要有以下这些,希望能和你分享我的快乐和点滴!!

五四运动既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又是一场文化启蒙运动,五四以后知识分子的选择也呈现多样性,主要有下面的:

救亡图寻
1、兴起实业救国,有张謇,荣氏兄弟等一大批的优秀民族企业家创办实业,抵抗外国的经济入侵,挽救国家经济命脉!探索的是一条实业救国之路。
2、西方的入侵让知识分子看到了来先进的生产力、社会制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因此萌发了发展先进科技,走科技强国之路,可以说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走科技兴国之路,表变为大量的科学著作和技术人员的引入和留学生的出国,在后来的建国中,很大一部分的技术人员,和高科技人才,两弹一星,钱学森等都是这一类的
3、发展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表现为各类新式大学的创办,(如湖南师范大学,讲武学堂,南开,燕大等),为国家的兴起储备人才,后来的国共两党大部分高级人才都是这一个时期培养出来的。这个也就是教育兴国!也是替代传统的儒家教育,换来的是新式的科学与民主的教育
4、新式政治家的兴起,为了救亡,改变落后的国家机器,探索新式的国家制度,涌现了一大批的政治家,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社会主义等的兴起

另外是文化启蒙运动: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心理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去排斥与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部分又要从西方迎请姗姗来迟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1、一个群体是以胡适、吴稚晖和后来的陈序经为代表,他们主张扔弃传统,使中国文化彻底脱胎换骨,接受西方文明,被称为“全盘西化派”。
2、另一个知识群体以梁启超、张君劢、章士钊、梁漱溟为代表,试图在失去“政治轴心”的支持下,接续儒家传统、弘扬东方学术,企图以儒学(宋明理学)为框架来吸收西方文化,开辟一条近代化的道路。
3、另外一类先进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世界、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
4、批判传统思想,接受先进新潮细想。

就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6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

五四运动既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又是一场文化启蒙运动。近年以来,其反封建文化启蒙的任务,特别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目前研究者流传着近代文化变革三阶段的论点。所谓“三阶段”,即指中国跨入近代社会以后,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冲突,中国的旧文化节节败退,发生变化。洋务运动时期,文化的物质层面发生了变革,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文化的制度层面发生了变革,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文化的观念和心理层面又发生了变革。这三个阶段递次演进,由浅入深,构成了中国近代首尾相贯,连绵不断的文化变革进程。五四新文化运动触及了社会最深处的观念和心理层面,因此,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深刻、最猛烈的撞击。这一撞击是如何发生的?它的背景和结果究竟如何?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如何进行文化选择?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以蒸汽机、廉价商品和坚船利炮打开了代表东方农业文明的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一方面挟带来先进的生产力、社会制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在中国大肆屠杀,到处压迫,显示原始积累野蛮掠夺的特征。这给中国的先进分子造成了憎恶与钦佩交织的困惑心理,中国人背负着被侵略的屈辱与悲愤,踏上了向西方学习,实现国家独立与近代化的艰难旅程。老师经常痛打学生。20世纪之初“列强侵略”与“西方文明”几乎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达方式。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把自己的心理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去排斥与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部分又要从西方迎请姗姗来迟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种人格的内心分裂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更是五四一代的矛盾与苦闷。
五四文化启蒙运动在什么环境中产生,已有很多书籍和文章详细论及。这里要强调的是:五四运动上距辛亥革命只有8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成果是推翻了清朝政府,使得封建的皇冠跌落尘埃,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垮台了。长期统治中国的政治轴心一旦崩塌,释放出强大的思想能量,并造成政治上的真空和失衡,使得随后发生的一次猛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必然与可能。传统的政治轴心——封建帝制被推翻了,而传统的文化轴心——儒学尚未立即倒塌,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它仍然发挥很大的影响,支配着人们的内心深处。一切旧势力企图利用旧的“文化轴心”以重建旧的“政治轴心”。袁世凯演出洪宪丑剧,捧出儒家,祭天祀礼;康有为、陈焕章、梁鼎芬等建立孔教会,在读经复古声中大做复辟梦。五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认识到帝制与儒学相表里,皇权阴魂不散和社会乌烟瘴气的重要原因是尚未彻底崩塌的文化轴心在起作用,儒家的纲常伦理深入人心,流毒太深。如果不正本清源,不摧毁传统的文化轴心,它必然会再次成为复辟活动的护符与实现国家富强的阻力,必将使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化为乌有。于是,历史舞台发生变换,以前从事政治结构改造的革命家因无可着手而暂时退到第二线,致力于文化启蒙的思想战士们披挂上阵,转到历史的前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脱颖而出,展开口诛笔伐,对传统文化价值提出诘难。陈独秀说:“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曾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底固之伦理、道德、文章、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既然虎头蛇尾的政治革命因意识形态的阻力而不能进行到底,那就必须有一场文化运动“摧廓而澄清之”。因此,政治体制的设计、宪法细则的讨论、铁路计划的理想,从前流行的热门话题逐渐被谈忘,而代之以对伦理观念、价值结构、文化选择以至文学体裁的激烈争议。在激昂的情绪下,《新青年》杂志吹响了向传统文化轴心——儒学出击的冲锋号。陈独秀指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洗刷干净不可,因为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和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全然相反,一个是重在平等精神,一个是重在尊卑阶级,万万不能调和的。”“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政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注: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吴虞说:“到了如今,我们应该觉悟,我们不是为君主而生的,不是为圣贤而生的,也不是为纲常礼教而生的!什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诳骗我们的,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注:吴虞:《吃人与礼教》。】。
第2个回答  2009-03-26
改革开放。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