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的故事300字

有名点的

探险家的故事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完美。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1517年麦哲伦偕同宇宙学者法菜罗去西班牙,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1518年出任远征船队队长,前往为西班牙开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线。麦哲伦自信能发现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峡。1519年9月20日船队启航,270名水手来自9个国家。9月26日到达特内里费岛,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曾在几内亚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1里格约为5千米)。绕过卡布弗里乌之后,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次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 在镇压了西班牙船长们发起的叛乱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利安港,船队继续南下,10月21日绕过维尔京角时,在南纬52度50分处进入他们要找的海峡(后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到达淘峡西端,船队只剩下3条船。10月28日进入“南面的海”。回海域风平浪静,被称为“太平洋”。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在麦哲伦无情的决定下,进行横渡太平洋的伟大航行。 12月18日船队从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1月24日才看见陆地,可能是土阿莫图群岛的普卡普卡。2月13日在西经158度处穿过赤道,3月6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获得99天以来第一次弄到的新鲜食品。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进发。后在今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个同盟者。在宿务岛,使地方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皈依天主教。不到两个月之后,4月27日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而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由埃尔卡诺指挥回到西班牙。生还者还有另外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7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
现在,在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这四位优秀的中国登山队员在一根红色的结组绳的牵引下,齐心协力,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们一两一两地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一尊高约20厘米的毛泽东半身石膏像。即使如此,他们前进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因为从5月17日上山以来,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体力消耗巨大。
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约 70米。这时,“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在前面开路的屈银华,一连滑倒好几次。他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两腿千斤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
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这时,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由于体力不济,身体稍微一歪,便扑通一下跌落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
大家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这时,刘连满突然想起自己在哈尔滨当消防队员期间,采用“人梯”的办法成功地翻过高墙的经历。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刘连满一直坚持着。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上边放下来的绳子的帮助,也爬了上去。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在这人类从未到达过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们将要遇到什么困难,要走多长时间,事先确实很难精确估计。
勇敢的突击队员们还在一步一步地前进。但是,由于前一阶段花费的时间过长,他们背上的氧气筒的气压表显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继续前进,可能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地坚持继续往前走着。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对于扬赫斯班的同事们来说,他的这番话确实颇有道理。然而,对于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滞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考虑到刘连满的身体,同时为了争取时间,大家一致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在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迎着夜幕继续向顶峰进发的同时,刘连满正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头旁边休息。严重缺氧使他的两耳嗡嗡发响,眼前白一阵黑一阵地迸散着“金星”,他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旁的氧气筒,气压表上的红针表明还剩下最后几十个压力的氧气。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知道他的战友们从顶峰胜利归来时,将比他更需要氧气的支援。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他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昏睡中的刘连满感到四肢在严寒中愈来愈麻木,心脏在缺氧的状况下跳动得愈来愈急促,他清楚地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扑来。刘连满多么想活下去啊!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强烈地感到,他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然而他更加深刻地感到,三位正在同顶峰搏斗的战友比起他来更应当活下去,因为他们正肩负着一项多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啊!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 刘连满
与此同时,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正在苍茫的夜色中步履艰难地向前移动着。脚下的雪坡变得愈来愈陡,也愈来愈滑。他们翻过两座石岩以后,又登上了一座雪坡。藏族队员贡布在前面开路,不到几分钟就累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于是,屈银华上前开路,他经过很长时间才前进了两三步,但两腿一软,又滑回到原来的地方。最后,王富洲走到前面,他坚持为大家开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现在,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
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在当时国际帝修反的一片反华叫嚣声中,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功修背信弃义单方面退出中苏两国登山运动员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动的时候,我国登山运动员这次从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吓不倒压不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 余纯顺(1952-1996)上海人,是职业探险者。他的理想是走访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6个民族主要的聚居地。他曾说过,自己走在路上,每当夜空布满繁星的时候,躺在天幕之下,也会禁不住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朋友,可是早上起来,面对新的太阳,回望一下故乡的方向,也就那么走下去了。他认为自己生命最好的终结是在路上。

1996年6月,余纯顺走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站--罗布泊沙漠。对于徒步探险的人,这是个死亡地带,几乎没有人曾经走过去。余纯顺要徒步穿越。他走进了罗布泊,不久,就发生了一场沙尘暴。余纯顺悲壮遇难。

此时距余纯顺罗布泊遇难已经五年之遥了,时空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我们也因此能够审视而不是仰视地对待这个已经离开我们的探险家,他不再是被新闻媒介炒作包装出来的神话,他有着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伟大,也有着和常人一样的缺点。虽然关于那次遇难曾经众说纷纭,但现在看来它早已没有意义。我们能够记住的,是他带给我们的徒步穿越荒凉之地的韧性、万里山河的雄奇以及虚幻背后的真实,人性的复杂与单纯、人生的残酷与美好和长久的思索。

余纯顺在罗布泊庄严地走完了他不平坦的人生之路。身后也不平静,先有墓被盗,最近他的一位女友写了一本书,说他是一个为名声所累、不够清醒的英雄。

余纯顺长长的胡须,红而发亮的脸膛,说话坦率流畅而富有激情;他那丰富多彩的探险生活,但这已是以前的往事。现在,他已经离开了我们。

余纯顺是一个十分看重名声的人,也许这同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有关,他太想出人头地了。他想体面地生活,想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自学考到大学也没人用他,妻子又同他离了婚,自卑到了极点。他想通过非常的举动,非凡意志力来证明他作为男子汉的存在价值。徒步走中华,遍访56个少数民族,这是摆脱困境,表明他的价值的最佳选择。讲实话,走罗布泊也是追逐名声的结果。

余纯顺是极讲义气的人,走到哪里总给我来信报平安,每年新春总收到他的贺年卡。余纯顺是个多情的人,英雄爱美人,也算人世间佳话了。他在漫长而孤独的徒步生涯中,有没有红颜知己?当然有了,在起初一二年,他特别谨慎,后来几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归来后,就顺其自然了,有女人喜欢他,他也喜欢人家,这是他们的私事,无损于作为“壮士”的形象。

余纯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征服欲望,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走遍西藏的人,非常了不起。他常爱说征服什么什么。有人登上珠峰,就说征服珠峰,其实不妥当,你不过走一走而已,珠峰不是照样昂首挺胸吗?也许余纯顺多次死里逃生使他变得过于自信,以至于夸大人的生存能力。余纯顺是一位诚实的旅行家,走了8.4万华里,没有一点虚头,他的脚从41码变成43码就是最好的见证。不管怎么说,作为旅行探险家也是当之无愧的,这也是至今人们怀念他的缘由。

我认为,余纯顺是一个令人既敬佩又感伤的探险家。如果有朝一日,我也成为一位探险家,我的探险精神将会和他一样,但我的精神推动力,将会与他截然不同!

是我的一个长辈亲戚。
第2个回答  2009-05-23
徐霞客(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七日—崇祯十四年正月二七日,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 ),生于江苏江阴马镇南旸岐,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徐霞客纵游举国南北,跋涉了许多前人未到的荒野地区,往往露宿于荒野。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尤其对石灰岩地貌徐霞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记录,包括溶洞分布,石钟乳、石笋成因都有详细的考释,是举世第一人。同时对长江源头作了考察,纠正了古代文献的错误。

他去世后,清军进攻江阴时,他的侄子帮助守城,全家被杀,他的游记有所散失,后人收集残存的编辑成《徐霞客游记》。其内容包括他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文学价值。
第3个回答  2009-05-20
我探索,故我成功
上帝总是爱和人们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当你克服重重困难、踌躇满志地准备拥抱胜歉利的时侯,却猛然发现自已又回到了起点。此刻倘能坦然面对,必定心怀一个信念——“下一个苹果正等特着我!
科学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与荆棘,探索的过程也就无比艰辛,惟有具备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怀者,方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中不断完善,最终走向成功。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例。他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佳材料,曾经做了无数次实验,他用过普通的金属丝线,还用过其他许多材料,可结果都归于失败。有些人因此而嘲笑爱迪生,认为他做了这么多实验,一点价值也没有。而他却坦然地笑笑说:这些实验的价值就在于告诉后人,这些材料都不适合做灯丝,可以使后人避免重复失败,这离成功不是更近一步了吗?的确,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
不仅科学的探索如此,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还记得1993年一个叫蒙特卡洛的地方吗?还记得萨马兰奇向世人宣布结果的情景吗?还记得澳洲人喜极而泣,紧紧拥抱的情景吗?还记得12亿中国人当时的极度失望吗?一个即将到手的苹果就这样突然坠落了。自从1993年北京申奥败给悉尼后,国人便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上面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不得不承受这失败的打击。但是,失败没能冷却中国人的申奥热情,挫折没能阻止龙的子孙探索的步伐。正视失败,勇于探索,不屈不挠,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中国人在知道200O年奥运会主办权的“苹果”不属于自己后,便移动梯子,自标指向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只“苹果”我们卧薪尝胆,完善自己,扛起“新北京、新奥运”的大旗,终于在2001年圆了申奥梦。回顾昨天,在1993年的“世纪申奥”活动中,悉尼、北京还有那属于全人类的奥林匹克,其实都是赢家!
失败后的不断反省,不断探索,使我们摒弃了浮躁和对形式的过于专注,走向了成熟。最终我们不仅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而且还使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空前高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强。
综上所述,在追求与奋斗的旅途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挫折、失败,但挫折有挫折的价值,失败有失败的意义,成功最终属于不懈探索的人。我探索,故我成功!
第4个回答  2009-05-23
世界探险家述说十大探险经历

搜狐体育讯 法国《周末三日》周刊2月26日—3月3日一期刊登了一些探险家与北极约会,同鲨鱼共舞,驾驶F1赛车,亲近大猩猩等惊险、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分享他们亲历的难忘时刻和战胜艰难险阻的欢乐:

“与猩猩共同生活一个星期”

热拉尔·洛伦齐,48岁,工程师。“借助于献给自然主义艺术家迪昂·福塞的电影《薄雾中的猩猩》,卢旺达山区里的野生猩猩声名远播。它们是该地区的特有物种。这些猩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现在仅存650只,分布在三个国家:卢旺达、乌干达和刚果(金)。这次旅行是亲近这些巨兽的唯一机会。我一直对猩猩很感兴趣,还喜欢拍摄动物照片。当我在2002年春季得知恢复了到卢旺达的旅游时,我告诉自己,把握住现在,否则将永远没有机会。两个月之后,当我们这个8人旅游团漫步在繁茂的原始森林里时,我与一只正在给孩子哺乳的雌猩猩相距仅3米。它用一种与人类几乎无异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我。我没有想到能够如此近地注视着它们。我们花了一个小时悄悄地跟着它们。我被迷住了。另一只雌猩猩用手慢慢地推我。只有雄性猩猩首领以几声叫声与拍打胸脯的动作向我们显示它的存在。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慢慢走,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如果雄猩猩感觉他们的群体处于危险中,它们就会发起攻击。想想看,体重200公斤的身躯向你扑来,确实够你受的。到了晚上,隔着一段时空距离,我意识到自己刚刚经历了什么事情。我的感情非常强烈。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旅行,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生活。”

“喂食鲨鱼:难以忘怀的经历!”

埃内克·弗利普斯,41岁,记者。“我感到害怕,犹豫起来。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把一条鱼递给它,同时掉过头去。它强有力的下颌合上了,透过锁子甲,我感觉到了它的牙齿。在15米深的水底,我问自己,为何要参加这次喂鲨培训。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潜水员,15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海底奥秘,也曾与不止一只鲨鱼相遇过。我对这些动物很着迷,出发时热情百倍。经过一天的观察,又花一天时间在游泳池里反复练习了应做的动作后,便开始了真正的潜水。穿着10公斤重的锁子甲潜水服,背负着15公斤重的氧气瓶,我下潜到加勒比海的珊瑚礁,与2米长的鲨鱼‘相会’————我的教练员告诉我,只要不惹恼它们,这些鲨鱼就不会伤人。第一次潜水令我疲乏不堪,我放鱼放得太快,鲨鱼们变得急不可耐,着实把我吓坏了。第二天,我感觉自在了一些,喂给鲨鱼一些大鲱鱼,甚至还抚摸了它们,当然我是十分当心的。这次经历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在北极,并不是那么艰苦”

迪迪埃·勒巴,36岁,医生。与北极的约会是4月初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朗伊尔城开始的。探险小组要先到达俄罗斯的巴内奥基地。几顶帐篷在大浮冰上搭建了起来。这里没有固定的构造,一旦浮冰开裂,必须能够快速转移。迪迪埃回忆说:“一想到我们漂浮在北冰洋上,脚下是4000米深的海水,我就感到激动不已。”4月19日清晨,米—8直升机放下了探险小组成员,他们将在此度过一个星期。地狱般的生活开始了。勒巴医生要推、拉甚至是背着雪橇。最糟糕的是冰山脉————两大块冰就可以组成一堵几米高的墙,等待着他们翻越。经过6小时的跋涉,向导宣布天色已晚。于是开始搭建帐篷,将雪收拢到一起,将其融化。第二天,大浮冰被一条大水道切断。勒巴医生说:“我们用滑雪板将船形雪橇两个两个连在一起。没有人逞英雄。”到了晚上,向导宣布,第二天可以到达北极点。这就意味着他们还得使劲、出汗……迪迪埃·勒巴回忆说:“我们在16点45分到达了北极点。我们得说服自己相信那就是北极,因为没有任何记号标明那个地方。我们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只不过全球定位系统上显示的90度证实了我们的位置。那个时候,我们欣喜无比。”

“扬帆穿越大西洋:超越自己”

索菲·拉达姆,26岁,画家。“最初,这是我父亲的梦想,后来也成了我的梦想。”索菲·拉达姆如是解释道。这名年轻的女画家乘坐一艘长11.72米的帆船,从地中海沿岸的旺德尔港出发,经过直布罗陀和加那利群岛,横穿大西洋。与她一起旅行的还有安妮、萨比娜和皮埃尔,他们都是学生。旅程持续了一个月,“不能过于匆忙”。每个成员都要做所有事情:操纵,航行,六小时值班制,维修,做饭……索菲说:“我们疯狂地学习一切。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尽可能地多出力,这样才能保证团队团结,保持良好气氛。”然而,问题还是接踵而来。索菲曾使船搁浅到一处沙滩,还有一次她掌舵时,正是晚上,帆船行驶在海洋中央,而前桅的支索断了,导致帆落入水中。索菲说:“需要超越自己,找到解决办法。我很喜欢艰难一些的处境,例如当船搁浅或者将船从5米高的浪中救出时。”他们在旅程中没有遇到太多的信风,还有一天风平浪静,他们得以潜入到海中“游玩”。远离所有陆地,在深海下,尽管有光线透过海水射下来,索菲还是没有在那里逗留太长时间。她保存了与海豚一起在夜里航行的图像,还有巨大的鳐鱼,虎鲸和鲨鱼……一天早上,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块绿宝石,那是马提尼克岛。索菲说:“我看了看身后的大海。现在,我愿意独自一人重新完成这次旅程。”

“失重的晕眩感”

约翰·冯·迈斯特,48岁,商人。“‘20秒’,扬声器里传出一个嘟嘟哝哝的声音。20秒之后,我将与其他11名游客一起,体验失重的感觉。在我身边,德国女子安娜感觉有些不适;中国人陈想展开一面国旗,拍照留念。我们是在莫斯科附近加加林中心上空海拔9000米的地方。发动机的声音逐渐减弱。一个手势就让我飞腾起来,触到了天花板。‘5秒’:得赶快回到减震垫上。一名机组成员紧紧抓住完全不知所措的安娜。整个体验过程持续30秒钟。之后,发动机重新启动。” 深海探险:对于新手来说,在下潜到深海之前,接受三天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宇航员训练:为了模拟失重状态,宇航中心在飞机上安排了此类飞行。

“潜入海底洞穴”

贝恩德·乌韦·加尔赖因,60岁,律师。“要到达墨西哥的海底淡水洞穴,先要穿过丛林。一群群蚊子向我们————三名潜水员和一名向导发起攻击。我的装备重20公斤,潜水服紧贴在身上。到达目的地之后,向导告诉我们,这些洞穴以前是玛雅人的饮用水蓄水池。洞穴是在最后的冰河期由于冰的作用而形成的,存在于整个尤卡坦半岛的下面。我们最后潜到了一个满是清澈的水的洞穴前。我们鱼贯进入,因为那里很窄。洞穴的入口在水面下5米处。一根绳子固定在洞壁上。向导警告我们:‘有几名潜水员在这里失踪了,因为他们走得太远。’有的时候,光线会从洞穴的裂缝中照射下来。突然,我开始上浮,因为稳定背心里气体太多。 ‘咣啷!’我撞在了洞顶。幸运的是,我没有损坏钟乳石。我重新落下来。潜水35分钟之后,我们重新见到了白天的阳光。”

“勃朗峰,艰苦旅程”

达尼埃尔·迪昂,45岁,记者。“我们的目光固定在勃朗峰(欧洲最高峰,海拔4808.45米)上。我们一行6人,从沙莫尼山谷注视着勃朗峰。太壮丽了。我们就是为了它才来到这里的。高山向导菲利普·博纳诺解释说:‘走这条路对人是一种锻炼。一周内,你们将学到所有能让你们登上峰顶的技术。’四天之后,已经受过锻炼的我们做好了准备。我们乘坐游览列车上山后,距离登山运动员的高山小屋还有5个多小时的路程和1500米的高度差。攀登的过程很顺利。第二天凌晨两点,高山小屋里人声鼎沸。之后,我们再次上路。目标是海拔4808米的地方。没有人讲话,只能听到防滑鞋在尚未解冻的积雪上的摩擦声。心跳加速了。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理由停下来。但我们不能冻僵,得慢慢地前进。我们的思维凝固了,在严寒中耸肩缩颈,呼吸困难。‘跟着脚印走。’向导不住地低声提醒我们。终于成功了!10点40分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峰顶。景观雄伟壮丽。强风吹走了冰冻的雪。但有些人说,最艰苦的事情还在后头:下山回到山谷。”

“对沙漠马拉松的喜好”

马克·卢布坦,40岁,记者。“精疲力竭,灰心丧气,口渴难耐,烈日如火。瘫倒在破烂的帐篷下,我问自己,到底在这里干什么。我第一次参加的沙漠马拉松是一场可怕的旅程。但是,在其他经验老到的运动员的支持下,我重新出发了,并最终爱上了这个超越自我的天地。也正是在这里我明白了,走完这条‘勇敢者之路’不仅仅是出于爱好,更是一种使命。沙漠马拉松全长220公里,分为6个阶段———完全依靠自给自足。也就是说,运动员得在背包里带上必要的装备和一周的饮食。沙漠马拉松与其说是一场竞赛,不如说是一次探险,是一个培养团结精神、超越自我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峡谷、无垠的沙丘、绿洲上地毯一样分布的村庄、来去自由的单峰驼和飞翔的鹳。沙漠马拉松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治疗————只不过你无法从中全身而退。证据?你看我,已经参加了四次沙漠马拉松,但我还打算在2005年吹灭沙漠马拉松20岁生日的蜡烛。”

“参加环法自行车赛”

马特·安热,36岁,记者。“我们几千人在马路上等待着出发信号。一小时之后,阿兰·普罗斯特第一个冲出去。3000名自行车运动员蜂拥而出,而我还没来得及蹬车。长9公里的马路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向佩尔山口发起进攻时,在我面前蜿蜒而上的公路上已经布满了‘星星点点’。5小时过后,臀部的不适消失,双腿变得与心血管系统协调一致。我开始攀爬图尔马莱山口———上升的道路似乎无穷无尽。接下来的下坡路让我兴奋无比。在最后一个山口,我休息了一会儿,以做最后冲刺。在那里,我找到了和我一起出发的伙伴。出发120公里之后,我们就失散了。离终点线不远了,我调动全身力量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我是第1977名到达终点的,历时11小时35分钟。第二天,维朗克(法国著名自行车选手)仅花6个小时就完成了同样的212公里路程……”

“F1赛车,魅力非凡!”

斯特凡·萨姆森,28岁,记者。“英国银石赛道,上午11点。我笨拙地坐进赛车的斗形座里。方向盘上裹着天鹅绒,车上满是电子器件、发光二极管和开关,还有一个不比Game—Boy大的液晶屏,内部空间减到了最小。我坐在里面感觉很舒适,就好像在一个出了故障的电梯里。当然了,我的安全带还没有扣好。景色如何?我只能看到挡风玻璃————几乎就在我的眼皮底下,还有远处的两只巨大的轮子。点火。夺得F1世界冠军的法拉利赛车发动了。我心里兴奋异常。我小心地踩下了油门,赛车便驶了出去。发动机像只巨猫一样,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速度迅速增加。是时候了。我将油门踩到底,感觉自己猛然向下一个弯道冲去。太惊人了!发动机达到了17000转/分钟,功率为850马力。但我不能让车超速行驶,因为它上了150万欧元的保险。弯道都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根本无法看清。制动装置几乎要弄断了我的肋骨。不到5秒钟,车速就达到了200公里/小时,而防滑系统纠正着我的哪怕一丁点失误。太神奇了。毫无疑问:即使赛场上的最后一名赛车手,他也是英雄。向他们脱帽致敬!”
参考资料:http://sports.sohu.com/2004/04/28/53/news219985359.s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