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和尚朋友叫[ ]

是北宋的

苏轼在他四十岁以后,在黄州时开始精研佛学,黄州的几个和尚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后来又在金陵、庐山交了些和尚朋友。

最常为人们所提到的是佛印和尚,他为人机智幽默,是以风流潇洒出名的。生于富贵之家的他本身并没打算出家,成为和尚后的他常在一队仆从侍奉下出游,与出家人苦修的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不过从一些随笔轶闻上看,他并不算重要。

在这些和尚朋友中,慧勤和参寥都是诗人学者,颇为人所尊敬。诗僧参寥更是苏轼一生的密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19
【佛印(1032~1098)】

宋代云门宗僧。为苏东坡之方外知交。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学《论语》等典籍,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曾登临庐山参访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二十八岁,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历住淮山斗方,庐山开先、归宗,丹阳(江苏省)金山、焦山,江西大仰山等刹。尝四度住云居;与苏东坡相交颇深;并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二,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佛印其人,具有含容三教的气质,与纯粹的佛教僧人风格不同。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阿部肇一的《中国禅宗史》第三篇第五章有如下之描述∶ ‘与其说佛印是佛教僧侣,不如视之为道家者流。而其儒学思想亦能与释、道二者相合。元丰五年九月,佛印自庐山归宗寺回到金山寺时,即有癴道冠儒履佛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匁之语(《感山云卧纪谈》下),颇有三教兼容,形成一宗的气概。了元(佛印)曾一度为地方官吏,二十八岁时出家(《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九)。由他过往的经历来看,令人不期而然会联想到其特异的佛教观。他虽然继承开先善暹的法统,可是其行动与思考却具有强烈的世俗意识。他经常参加酒宴而高谈阔论。所结交的朋友,僧人方面反而较少,倒是与士大夫官僚之辈常相往来。’

宋代之笔记小说中,常有佛印轶事之记载。可见师是当时士林中众所周知之名僧。其与苏东坡之交谊,尤脍炙人口。附录《宋人轶事汇编》所转载《宋稗类抄》一则,所载即其一例。

◎附∶《宋稗类抄》(摘录自《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

东坡在惠州,佛印在江浙,以地远无人致书。有道人卓契者,概然曰∶‘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因请书以行。印即致书云∶‘尝读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愿不遇主知,犹能坐茂林以终日。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骖鸾驾鹤,翔三岛为不死人,何乃胶柱守株,待入恶趣。昔有问师∶佛法在什么处?师云∶“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吃饭处,屙屎撒尿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子瞻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要做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参考资料〕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九;《联灯会要》卷二十八;《五灯会元》卷十六;《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释氏稽古略》卷四;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第2个回答  2009-04-12
居官期间,每至一处,东坡都要与高僧共游,从其参禅学佛。东坡一生结识的禅僧很多,其中以东林常总、大觉怀琏、玉泉承皓和佛印了元禅师最为密切。苏轼学佛名句「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便是他与常总「论无情话」,有省而作的诗偈,(《五灯会元》卷十七,《内翰苏轼居士》)以此表明对禅学的见解。大觉怀琏是东坡在杭州期间结识的禅僧,后来两人成了方外之友。在荆南(今湖北江陵)时,听说玉泉承皓禅师有机锋,一般人难以相接,从来自负的东坡便想亲自去较量一下。一次他微服出府,进寺拜见。承皓见问:「尊官高姓?」东坡答:「姓秤,乃秤天下长老的秤。」皓禅师大喝一声说:「请问这一声喝叫重多少?」东坡哑口无对,遂谢罪礼敬,从之参学。(同上)贬谪黄州期间,东坡又与佛印了元建立起亲密关系,并留下了很多趣闻佳话。有次东坡作了首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自以为体现了较深的禅学功夫,便派人把偈子呈给住在江对岸的佛印禅师。禅师看后在上面批丁「放屁」两个字,就让人把偈子带回去。东坡看到批话,一时无名火起,遂乘船渡江亲自来找禅师,当即责问禅师何以秽语相加。禅师听说呵呵大笑,说道:「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东坡一时省悟,方感自愧不如,叹服不已。(参见赖永海《佛道诗禅》第六章,《五灯会元》卷十六《云居了元禅师》)
第3个回答  2009-04-13
佛印 ==b
第4个回答  2009-04-12
佛印禅师(1032~1098)
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名了元,字觉老,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苏轼的和尚朋友叫[ ]
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名了元,字觉老,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

苏轼的和尚朋友叫[ ]
苏轼在他四十岁以后,在黄州时开始精研佛学,黄州的几个和尚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后来又在金陵、庐山交了些和尚朋友。最常为人们所提到的是佛印和尚,他为人机智幽默,是以风流潇洒出名的。生于富贵之家的他本身并没打算出家,成为和尚后的他常在一队仆从侍奉下出游,与出家人苦修的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

苏轼爱与和尚交朋友,其中一位北宋名僧叫( )。
苏轼爱与和尚交朋友,其中一位北宋名僧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里还让我了解了有一种肉味鲜美但肝脏内有剧毒的鱼,叫做(河豚)。

苏东坡是不是有哥和尚朋友请问他的法名叫什么
苏东坡刚拿起筷子,忽见窗外人影一闪,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道:“呵呵,老坡在家吗?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苏东坡那个气呀,这和尚也太有口福了,早不来晚不来,怎么一做好菜他就来啊!不行,今天偏不让吃。赶紧把鱼端到碗橱上面去了。 吃人家的嘴软,还没吃的眼尖,苏东坡手挺快,佛印眼更贼,早就瞅眼里...

苏轼的和尚朋友叫[]
2. 在这些朋友中,佛印和尚尤为知名,他以其机智幽默和风流潇洒的性格广受欢迎。尽管出生于富贵家庭,佛印并未打算出家,但成为和尚后,他常在仆从的陪伴下游历,与传统僧侣的苦修生活截然不同。3. 尽管在许多轶闻中被提及,佛印的重要性并不被过分强调。在苏轼的和尚朋友中,慧勤和参寥都是学识渊博的...

苏轼爱与和尚交朋友,其中一位北宋名僧叫( )。
苏轼热爱与和尚交往,其中一位著名的北宋名僧是(惠崇)。在他的诗作《简卖春江晚景》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种肉味极其鲜美,但肝脏内含有剧毒的鱼类,称为(河豚)。

苏轼的对联趣闻有哪些?据说有一次进庙就喊“秃驴何在”,其结果如何...
苏轼,有很多对联的小趣闻,让人津津乐道。苏轼曾进庙大喊“秃驴何在”,结果小和尚回了4字,就成千古趣对。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出12位千年世界伟人,中国仅1人,那就是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才华横溢,为世人共睹。苏轼有位好朋友叫佛印,连宋神宗都赞其风骨。都说近朱...

苏轼的朋友——佛印
古诗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朋友相交,贵在知心。那些彼此牵挂的老友,其实也无非是可以随时坐下来喝杯酒,说说话。苏轼是幸运的,爱人、兄弟、朋友,都是他的知心好友,都是可以随时说话的人。茫茫人海,阡陌红尘,通讯录上的名字几十上百,熟悉的容颜更是成百上千,有时候,打开...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大画家
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苏轼爱与和尚交朋友,其中一位北宋名僧叫?《春江晚景》就是他的画作...
惠崇和尚.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苏轼这首诗是这幅画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