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控制器典型元器件失效机理分析

如题所述

在电子电力控制器中,典型元器件的失效机理主要受湿度、温度、电压、机械等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变化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影响尤为显著。

温度变化会导致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产生变化。例如,温度的升高会使晶体管的最大允许功耗下降,同时改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特性曲线和动态范围,进而影响晶体管放大器的工作点。此外,温度变化对P-N结的正向压降有明显影响,进而影响TTL、HTL等集成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和抗干扰度。

在温度变化下,电阻的热噪声增加,阻值偏离标称值,允许耗散概率下降。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等特殊设计的电阻则能利用这一特性,在电路板过流保护电路中起到关键作用。

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阻容时间常数变化,甚至可能因介质损耗过大而发生热击穿。电感线圈、变压器、扼流圈等的绝缘性能也因温度升高而下降。

湿度变化可能导致电路板上的焊点和接线处腐蚀,引起漏电耦合,同时,过低的湿度会增加静电风险。

施加在元器件上的电压稳定性是其正常工作的关键。过高的电压会增加热损耗,甚至造成电击穿。电容器和集成电路在超过最大允许电压值时,会直接损坏。电压击穿是指电子器件在超过其耐压值时,存在失效风险。

机械振动与冲击会导致内部有缺陷的元件加速失效,造成接触不良或产生意外后果。电气过应力(Electrical Over Stress,EOS)是元器件常见的损坏方式,过压或过流产生的大量热能可能导致元器件内部温度过高,从而损坏元器件。这种损害通常由电气系统中的脉冲引起。

综上所述,电子电力控制器中的典型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以避免因湿度、温度、电压、机械等因素导致的失效。针对不同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PTC和NTC热敏电阻、控制环境湿度、限制电压和电流、加强机械稳定性等,可以有效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浅谈一下失效分析
电失效: 长期电应力或过电引起的失效,不仅与材料缺陷有关,还与器件结构的紧密关联。腐蚀性失效: 化学或电化学腐蚀,以及材料老化,需要外部环境因素的精确控制,以避免腐蚀对器件的损害。失效分析的实践路径 进行失效分析时,遵循的原则是从非破坏性到破坏性、从外部到内部、从现象到原因。具体流程包括...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