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成事、办好事”这是社会上极其关注的问题,不管你是公务员、职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如何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呢?请阅读下文,会对你有帮助。写好“续集”才算办成好事韩志金(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求解民生考题,为民办好事是应有之义。现实中,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多办、快办好事的热情可以理解,但事情办得怎么样,却往往缺了点“回顾意识”。近闻湖南某市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强化对已办好事的跟踪管理,这或可成为“好事办实”的重要一环。 为民办好事,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为群众解决现实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办好事过程中,脱离实际、有悖科学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作风漂浮,热衷于实功虚做,常常“工作在会上,干劲在纸上,行动在嘴上”,办好事成了糊弄事;有的相互攀比,不比做事比“作秀”,只顾面子不管里子,办好事成了形象工程;有的一个将军一个令,“领导一动,规划落空”,办好事成了“沙滩流水不到头”;还有的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造出虎头蛇尾的“半拉子”工程,好事成“怨事”。凡此种种,虽属夸张画像,却也普遍存在。 这也提醒执政者,为民办好事,还要写好“续集”。完善考核体系,改进评估方式,坚持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平时督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落实进度,真正做好“回头看”,才能让好事成实事。“意见反馈有人应,出现问题有人管,设施坏了有钱修”,可以说,“回头看”正是办好事必然的延续。 办好事后“回头看”,体现务实亲民的执政理念,检验着政府用实功、办实事、求实效的勇气和决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好事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中。公开承诺容易,做起来却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诺不践、言不行、行不果,只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侵蚀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影响社会风气。一个一个环节抓到位,一个一个阶段查效果,实事办好,群众才能真正得实惠,也才会真正满意。 为民办实事,是政府职责所系,也检验着党风政风是否得到切实转变。那些开了头却“烂了尾”的“好事”,那些说得出来却“落不了地”的“惠民”,让群众反感,背后正是一种亟须扫除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坏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亲民为民,夙夜在公,访真贫、问真苦,转作风下了真功夫、动了真格,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树立了好榜样。好作风在哪里?就在办好落实的一件件小事中。 说到底,把好事办实,折射出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雨天积不积水、看病容不容易,看似“家常小事”,实则民生大事。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为了政绩,更是为了造福群众。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说一百句大话不如办成一件小事,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办成一件实事。反过来看,办好事办实事,正是把政绩写在广阔大地、写在群众心中。这才是应有的执政之心、为民之态。 社会转型期,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办好事常回头看看,使每件好事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民生问题就会解决得越来越好,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也会随之提高。一句话,向前走莫忘回头看,回头看才能更好向前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