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谭海观历史:请问道光年间四川内江县知县谭海观的详细资料。

如题所述

在古代,县城城垣是县城的重要标志,不但具有防卫功能和商贸作用,还具有观赏价值。内江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元朝废县近百年,以及文献阙如,明以前城垣情况难以考证。内江城垣自明至清,经过由兴到废的过程;到近现代,随着防卫功能消失和建设需要最终被拆除,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时,内江城垣内的城区面积有多大? “周围九里有奇”,大约1平方公里而已。而今内江城区面积达30余平方公里,正在向大城市迈进,城区面积将实现翻番。内江城垣的兴废历史,也是城市发展的历史。

  明代对城垣的修筑

  明洪武四年(1371),内江县复置,在今址以土筑建城垣。成化元年(1465)秋,城垣因土筑“岁久圮塌,夷为民居”,知县谢熙奉令修筑。先迁移民居,再按地形高低筑土城,“外砌以石”,于城垣上“覆屋数千楹”,第二年春完工。周洪谟《新城记》载新城垣“高二仞一寻、博一丈五尺,周围九里有奇”,即高约5.7米,厚5米,垛口3721个,城垣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城垣设立8个城门,东面正门称朝东,副门为观澜;南面正门曰向南,副门为景阳;西正门呼镇西,副门为通川;北面正门是拱北,副门为临清。

  随后,知县王舆对城垣“倾覆者”“重补砌之”。正德十一年(1516),县令薛祖学改镇西门名为锦水长澜,向南门为巴山远翠。隆庆二年(1568),沈伯龙任县令“征输供亿,视旧加省,修城垣、建黉舍,百废俱兴”,在旧城上增高几尺。万历五年(1576),县令陈谏令里甲对城垣“浸圮处分段补葺”,将参与者姓名刻石以记功德。

  崇祯十三年(1640)十一月,已奉调离令的知县缪沅为防止张献忠部攻城,对城垣低矮和墙薄处进行了增高与培厚。崇祯末年,内江城被反复攻陷,如崇祯十七年张献忠部攻破内江城而“城圮”,城垣受到严重破坏。

  清朝对城垣的修葺

  清顺治十八年(1661),习全史任知县,“时久乱初宁,极力抚绥”,对部分城门、城楼进行重修的同时修补了城垣,“外环以壕”。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许椿“奉文勘估、动项修理”城垣,提出捐修筑砌西、南、北一带城垣、建筑西门楼计划,并动工修建,三年后“因进剿两金川住工”。至乾隆五十二年,知县洪成龙奉文续修城垣。次年知县柴蓁继续接修,三年后离任时,“藏(蒇)役亦未竟工”。随后城垣“复多浸塌”。

  嘉庆二年(1797),知县谌梦蛟“约士民添砌垛口,以铁叶裹城门”,增强防御能力。次年六月,张■回任知县,进行大规模修葺城垣。他在《内江县增筑城垣碑序》里讲乾隆五十九年任职内江时,因“环城皆山,而雉堞过卑”,就想增修城垣。回任时“适值川北寇氛未靖,秋间,川东又复戒严”,促使“与诸绅耆谋继长增高之计”,决定对城乡■房派捐进行。从嘉庆三年十二月开工,对城垣每垛加石二块,增高二尺,次年五月完工;修建大南门、小东门城楼,补葺大西门城楼,三年冬初完工。此次增修后,城门仍为8个,正东门名为翠屏,正南门名称乐贤,正西门名是玉带,正北门名叫花萼,“制较小”的“四门附焉”。

  至咸丰二年(1852),知县张鼎生“叠奉圣谕”,“屡奉宪檄,严饬随时兴修”城垣,避免“致失藩卫”,与县中绅耆商议修葺事宜。因“数年来叠派军需津贴,民力已废,不忍重累”,决定在全县劝捐。他还“先自创捐,以成此举”,咸丰四年六月开工。西门基址矮狭又坍塌,进行重建,“增高数尺”;南门路当大道,进行增筑完善;其余各门进行维修,城垛、城门全部改置,短者增高,垮塌者补葺。次年完工。张鼎生称赞“是役也,胥吏不染指,局士各尽心”。

  咸丰十一年,“值短辫逼境”,知县徐灼倚城“坚守”,同年离任咏《留别内江士民》八首,其中有“北郭墙堤期早建,西城壁垒望全修”句,反映出城垣残缺状况。同治元年(1862),知县谭海观增修南门至其附门间城垣,加高五尺。同治八年,知县张兆兰离任也咏《留别汉安士民》四首,对“素愿真期半壁完”句注释“南城坍塌,议修未果。”

  清朝末年,内江城垣有部分坍塌,各门完好,具有一定防御力。辛亥革命期间,驻内江的法国天主教神父皮亚尔致叙南教区主教法约尔的信中说:内江县城里都在修理围墙与城门,把城内城外靠近城墙的破旧房子都拆除了;城墙修补好后,不断由江边运鹅卵石到城墙上,以作防卫用的投掷物,还能在城墙上架设三足架支撑的炮;城门一共8道,经常只开两三道,有时下午3点钟就关闭了,紧张时就全关闭。一次因很早关闭,“一群相当多的人想进城,推门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致内面闩门的木杠都折断了。”这也反映出城门质量太差。

  民国以来对城垣的拆除

  民国初年,内江县城成为军阀混战重要战场之一,多次发生攻守战,城垣遭受破坏,但还基本完整。民国十八年(1929),正在修筑的成渝公路要穿城而过,第一次因交通建设主动拆除部分城垣。该公路由南门左侧城垣的观音阁(今交通路人防商场处)入城,于小西门左上的“六十八梯”坎下(今街心花园处)出城。民国十九年,城内义安、饮和两保团总“为谋求各街市政路之衔接,便利汽车行驶”,要求拆除大、小东门。第二十四军三师师部指令应行拆卸,但洞口两旁仍行修复旧观,藉资防卫。第二次对城门城垣拆除工程于九月完竣。

  抗战爆发前,为“剿匪”需要,曾动议全面修复城垣。如邑绅谢汝贤等就呈文请求修复城垣,“用资防守”。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县长李文翥奉省政府训令,以为修葺城垣自属必要,但款从何出,要求县长召集法团绅民会议,妥拟办法。七月,县政府遵照“将残缺城垣垛口,完全修复,以资防守”要求,成立了修复城垣委员会,约同工程师履勘后估计所需经费,并“随粮附加”。省政府因经费“殊嫌过巨”,不同意随粮附加。至抗战爆发后,修复城垣事情不了了之。民国三十年,县长易元明扩建文英街,拆除了小南门。民国三十四年,县长黄希濂修建中正堂时需要石头,拆除部分城垣。

  至解放时,内江城垣除拆除及损毁者外,大体完整。随着城区拓展和改造,城垣及剩余城门先后几乎全部拆除。1951年修建梅家山广场拆除大南门。1960年在北门外修建粪站拆除大北门。1971年重修西门桥拆除大西门。1983年修建街心花园拆除小西门。1986年修建西林大桥拆除大北门处城垣。至今,内江古城垣有遗迹可寻者仅为部分东城垣(今金霞宫上面)、小北门城门(今桂湖街西端鱼市处)等;曾与城垣有关的街巷也因旧城改造大部分消失,只有现存的城垣巷、南门城垣和北城垣村(原北城垣)可以勾起人们对内江古老城垣的回忆。

  不妨以现城区街巷位置和名称为坐标,勾画一下内江古老城垣的大概位置,一是就过去历史怀念,二是为今天发展欣慰,三是对明天目标奋进。大东门位置约在运输巷(原水巷子)北端与滨江东路交汇处(大道中间),再向东南沿城垣巷至小东街东端交汇处为小东门位置(金霞宫左旁石梯上面),再向南沿朝阳巷至文英街东端交汇处(大道中间)为小南门位置(新宇大厦左旁),再向西南沿南门城垣穿越交通路到上南街南端交汇处为大南门位置(约六中门前),再向西沿着复兴巷越过公园街至街心花园西侧的比尔金钻石店背后下面处为小西门位置,再向西北沿大同街和叠象街之间至大西街西端交汇处为大西门位置(西门桥东头),再向西北至桂湖街西端交汇处为小北门位置,再向西北与北城垣村西端交汇沿东北北城垣村至北街北端交汇处位置为大北门(西林大桥南转盘),再向东沿滨江东路西端(原东城垣)至大东门。

  从内江城垣的兴废历史中,可以看出内江城区的拓展首先是交通发展突破了围城,现在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的决策不失英明之举,这也是历史的经验。推而广之,1988年和2003年竣工的西林大桥和桐梓坝大桥,连接了老城区和新城区,又拓展了城市圈,以桥梁拓展城市圈也是完全正确;新坝大桥的建成将使内江城区的拓展有质的飞跃。天宫堂水电站的关闸蓄水,必将激活其上游沿岸的建设,增添城市品质的内涵,以扩大水域面积拓展城市圈更是超常之为。在不久的将来,会惊喜地看到一个70至1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内江谭海观历史:请问道光年间四川内江县知县谭海观的详细资料。
从内江城垣的兴废历史中,可以看出内江城区的拓展首先是交通发展突破了围城,现在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的决策不失英明之举,这也是历史的经验。推而广之,1988年和2003年竣工的西林大桥和桐梓坝大桥,连接了老城区和新城区,又拓展了城市圈,以桥梁拓展城市圈也是完全正确;新坝大桥的建成将使内江城区的拓展有质的飞跃。天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