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盛产美男子的时期?

如题所述

唐朝和魏晋南北朝共同点都是女权兴盛的时期。唐朝女皇武则天,典型的女权年代。
从三国鼎立到五胡乱华,到南北对峙、小国林立,再到大隋一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度混乱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却是个女权兴盛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的觉醒”而来的是对人的才情的重视,包括对女性才情的赏识,在《世说新语》中就有大量的记载。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乱世,战争频繁,所以不仅女性的文才受到关注,而且女性的武才也有表现的机会,却同时想当然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

作为一个崇尚男色的时代,魏晋时期还有专门的帅哥录:《世说新语——容止》。这个小册子只限于魏晋的文人名士,譬如夏侯玄,嵇康,王衍,潘岳,夏侯湛等等,里面无一不是貌冠群雄的美男。更有趣的是,这些美男子还发展出各种流派。有风度翩翩,一代英杰形的符融,陈茜;有英俊骠悍,堆骷髅成台的恐怖枭雄形:赫连勃勃,尔朱荣;绣花枕头形的就更多了:谢珧,慕容宝,慕容超,赫连昌,元子攸。

魏晋的美男子与其他历史时期的美男子不同。许多评书里称赞男人的相貌往往会说:“眼见此人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四方阔口,豹眼圆睁,鼻如悬胆,目似朗星。端的一个好相貌!”但对晋朝大众偶像这么说就应该改成:“眼见此人肤如凝脂,唇赛点朱,面似月下白玉,腰如风中杨柳,口嘘兰麝,体溢芳香,端的一个好皮囊!”这话用在貂禅身上,固然恰当,用在魏晋男偶像身上,也无不妥。也就是说,魏晋的男人有些偏中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为什么古代美男子多出于魏晋时期
美男代代有,只是魏晋时期记录的多。魏晋南北朝,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这个时期全国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混乱。然而就在这时局动荡不安的时期,同时又是花样美男辈出的年代。这个时期的男士有着三大爱好。第一是剃须,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美男大多有着长胡子,三国时的关云...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帅哥那么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产就是美男多。那时候美男比美女还多,这是因为第一当时的审美情趣:人要长得高挑,白皙。 服饰讲究舒适飘逸。汉人衣着最典型的是飘飘然的宽衫大袖,褒衣博带。胡人本穿夹领小袖的利索衣服,后来也学着用大袖子兜风了。最好玩的数武士穿的袴褶:短小上衣,宽腿裤,在膝盖处系上...

为什么古代美男子多出于魏晋时期?原因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性审美出现 了女性化的倾向,注重仪容和仪表,出现当时男子美容、傅粉和剃面的现象,他们注重自己外在的表现,并且对别人的外在评头论足不在乎。 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男装女性化现象,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这一时期人们审美、服饰的变化,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在多元化...

魏晋是一个清谈的时代,为何也是一个娘炮盛行的男风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大量的美男子,因为这些美男子不仅文采斐然并且还比女人还美,因此成为众多女子与男子追捧的对象,再加上从两汉时期,贵族们便盛行同性恋,尤其是男同性恋非常受到欢迎,因此娘炮盛行是当时的时尚,所以当时很多男子便效仿这些美男子涂脂搽粉以表示自己的风雅。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算得上中国...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盛产美男子的时期?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乱世,战争频繁,所以不仅女性的文才受到关注,而且女性的武才也有表现的机会,却同时想当然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作为一个崇尚男色的时代,魏晋时期还有专门的帅哥录:《世说新语——容止》。这个小册子只限于魏晋的文人名士,譬如夏侯玄,嵇康,王衍,潘岳,夏侯湛等等,里面无一不是貌...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是美男云集的“男色时代?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为什么古代美男子多出于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时期的美男,和历代所推崇的“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四方阔口”不同,而是追求容姿秀丽,趋于女性化

魏晋南北朝有很多“搞基”的故事,魏晋为何会男风盛行?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思想都存在并发展,思想相当开放,所以就算男子之间有什么,民众们都能接受,对男风的容忍度是很高的。而在这个时期,男风不像汉朝一样只在皇室存在,反而在民间也盛行,甚至还出现了有人因为男人和家里妻妾闹矛盾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包容度,这才促成了男风的盛行。在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的美男子多不多?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在那个时代用美来形容一个男子已经成了常态。而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几位美男子,有一大半是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民间相对于古代四大美女,还流传有四大美男的说法,流传较广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潘安,高长恭(即著名的兰陵王),宋玉,卫玠。另一种说法是潘安,高长恭,...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美男子很多都在魏晋南北朝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也很纠结这个问题,首先中国文化繁荣鼎盛的开始就是始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代奠定了汉文化的基础。后世有了榜样,于是形容人的容貌和文才就用“貌如潘安才比宋玉”这句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