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里,老师出的简答题。谢谢!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特征

  (一)、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出“五个统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上述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个核心(以人为本),二个价值目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三项发展理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四位一体建设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个统筹发展方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2004年1月27日,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作了如下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表述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布局,都包括在科学发展观之中。
  2004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这次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这个讲话中,对“三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扩展为“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作了新的概括和新的表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个新的概括和新的表述说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不断升华。

  (二)、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
  “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即处于根本或本原的地位。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这个哲学命题蕴含着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尺度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胡锦涛总书记十分明确地指出,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呢?答案就是: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样四位一体的建设来实现。如何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项建设的相互关系,使其各项建设不致顾此失彼,相互制肘,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呢?答案就是: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来引导和统领四位一体建设全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通过怎样的形式或方式来发挥它的引导和统领发展的作用呢?答案就是:“五个统筹”就是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构成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

  (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元素和“价值”元素同时引入发展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统一于这个发展观之中。这就是它区别于其它发展观的本质特征之一。这个发展观之所以称为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它把发展置于科学基础之上,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科学发展,第一,推进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第二,推进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当代,科学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推进发展,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依靠科学知识,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这个发展观同时注入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元素,它用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作指导,确立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崇高的价值目标,归根到底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发展,只有落实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有意义。科学发展观充满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和每个人的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个发展观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以谋求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的科学社会主义,并不谋求专利,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科学发展观,同时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昭示了走向美好未来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既是严整的科学理论,又是崇高的价值目标;并且两者是内在地统一的———崇高的价值目标置于严整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之所在。科学发展观恰好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有品质和根本精神,它为我们在当代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付诸实践找到了现实途径。科学发展观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而获得了灵性,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因通过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大地正在付诸实践而精彩。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是在总结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阐明了为谁发展和如何发展这两个关键问题。“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阐明了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阐明了发展的必由途径。

  “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科学发展观,表述了“以人为本”的的深刻内涵。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表述,是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国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因而是完全正确的。既然社会主义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差别,那么,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和动力的“以人为本”的人,决不能是少数人,而必然是全社会广大的人民群众,要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人为本”阐明了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而这一发展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发展途径来实现它。胡锦涛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他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以人为本”相联系,完整地表述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认识。那么,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过去讲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也必须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并且使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对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而且也包括他们的政治权益;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且也包括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而且也包括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就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二,社会主义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并且发展的诸多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明确的。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制约究竟是怎样的?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只能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逐步发现和认识。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这两方面的最全面的新认识。据此,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片面性,全面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第三,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表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达到了新的高度,认识到为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必须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以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越成熟,“以人为本”的内涵也体现得越充分。既然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保证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是否有点脱离实际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认识:

  第一,“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提出这一发展目标,表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于这一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提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放弃了“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目标,就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多层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对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起着支撑和保证作用,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等都充分表明,通过发展来保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是切切实实地在逐步实现着,决不是不切实际的空话、大话。

  第三,“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目标,要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贯彻来实现。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普遍规律,对全国各地都有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贯彻落实,但又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

  第四,“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理论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以客观规律为依据,具有普遍真理的性质。但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探索前进了80多年,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的认识。科学发展观便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以什么为发展目标和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新、最全面的认识。

  三、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依据

  合肥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成的实践依据,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入思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全面发展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新要求。新的实践呼唤我们深化认识“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创新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新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如,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任务繁重。再如,我国社会总体安定团结,同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种犯罪活动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然严重存在,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立足于统筹兼顾,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就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前途,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艰辛的探索,有各种风险的应对;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曲折的教训。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特别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发展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应用而生的,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将有力地推动实践的发展。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把握发展机遇,解决各种矛盾,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就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十七大报告在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时,又系统阐述和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对此,我们要着重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在今天,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我们“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虽然这些都是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但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继续付出艰苦努力,切实应对好、抓紧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3
纠正“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点。

科学发展的提出有怎样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什么背景和重要意义?
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元素和“价值”元素同时引入发展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统一于这个发展观之中。这就是它区别于其它发展观的本质特征之一。这个发展观之所以称为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它把发展置于科学基础之上,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科学发展,第一,推进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发...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国内外背景,以及它和三个代表的关系,最好详细些_百度...
1、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国内外背景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同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因此,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二、...

sh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其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时候提出的?详细一点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重要理论创新,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发展观念,旨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观念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人民生活...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

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答案】:(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问题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造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