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在《诸葛武侯》中这样写道:“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这首诗对诸葛亮给予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后世效仿。王安石直言点明实力最小的蜀汉之所以能够与东吴和曹魏相抗衡,完全取决于诸葛亮的功劳。
那么,抛开小说神化的色彩,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人物都是生而不凡,命都非常硬,往往会伤及自己的至亲。虽然这是一种非科学的说法,但诸葛亮确实命够硬。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地方乡绅,家境非常宽裕,祖上几代人都做过朝廷的命官。
可是好景不长,诸葛亮出生后3年其母亲病逝,又过去5年,诸葛亮8岁的时候,父亲又病逝。无奈之际,诸葛亮只能和幼小的兄弟诸葛均来到自己叔叔诸葛玄的家中。
建安二年(197),此时诸葛亮已经16岁,哪成想一直抚养自己,视为己出,教自己读书习字的叔叔诸葛玄也病故。诸葛玄的病故使得诸葛氏一门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毕竟家里重要的生活来源没有了。诸葛亮又承受不了双亲和叔叔接连病逝的现实,索性归隐山林,整天与崔州平、徐庶等一群人来往。
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内心极其狂热的一个人,不像崔州平等人,真正喜欢纵情于市井山水之间。诸葛亮一心一意想要入世为官,想通过自己的一番才干,创造一番作为。
隐居期间,他广泛地结交天下名士,与他们共同讨论天下大事。而且得到业界一致好评。这一点从《三国志》中一些人物的话语中可以得知,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过,世上的那些儒生们岂能洞悉时局走向,真正是洞悉左右时局的只有伏龙凤雏。
包括徐庶走马荐诸葛,也能够看出,徐庶离开刘备后,思来想去想到诸葛亮,便告诉刘备,诸葛亮是个大才,必须要尽到礼数,才能请动。照常理说,徐庶是个非常朴素耿直的人,既然要特意嘱咐刘备,说明诸葛亮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随后,刘备按照徐庶的建议,往返周折终于如愿以偿见到诸葛亮,两人促膝而谈,相见恨晚,进而引出名垂青史的《隆中对》。《隆中对》为什么如此出名,因为它为蜀汉开创基业制定出基本思路,可以说《隆中对》完完全全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包括蜀汉政权建立后,仍然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不得不说,诸葛亮是个出色的演讲家或是游说家。赤壁大战开战前夕,刘备孤掌难鸣、势单力薄。诸葛亮主动请求去东吴游说,结果东吴孙权摇摆不定,只是采取按兵观望的态度。
诸葛亮为了帮助孙权下定决心,开始了自己精彩的演讲。诸葛亮先是故意激怒孙权说,既然东吴没有信心打赢曹魏,干脆缴械称臣。
孙权听完此话,不动声色地说,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
诸葛亮慢慢说道,刘备是皇族后裔,生而有骨气,是绝对不会投降曹操。
孙权一听,区区刘备都敢与曹操抗衡,自己富有江东怎么能掉价,便答应孙刘联合共抗曹魏。刘备也接着此次赤壁之战的机会,开始大肆扩充自己的地盘,为三足鼎立之势奠定根本的基础。
诸葛亮虽为人臣之典范,但方法实在不可取。且看史书记载有关司马懿提及诸葛亮的话。司马懿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怎样,一顿能吃几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分,都是诸葛公本人阅批。"
诸葛亮谨慎细致到什么程度?连打二十军棍的处罚都要自己亲自过问。大家可以想想一下,生活中如此谨小慎微的一个人是多么可怕。一个丞相如果连二十军棍的奏章都要批阅,这一天当中他将要有多少工作量去完成。
既要带兵打仗,按时上朝,又要过问此等细小的事情,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也正是如此,最终精力耗尽,活活累死自己。
最后我们以《出师表》中的一段话回顾诸葛亮的前半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每当捧起《前后出师表》拜读时,不觉间有一种潸然泪下的感觉,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臣情真意切地吐露着自己的心声,字字句句都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只可惜诸葛亮生不逢时,若是太平盛世,中国历史必然多出一对"主名臣贤"的佳话。
诸葛亮在正史上与《三国演义》的区别
一、书中描绘诸葛亮是像神仙一样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说到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礼相待,给予重任。而在面对曹操大军的时候。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了胜利。可以说为之后的刘备,获得荆州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声望。但是在历史中的诸葛亮却不是这样的。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
正史中的诸葛亮与野史中的有什么不同
1、正史: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2、野史: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三、空城计 1、正史: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
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和小说中的差距有多大?
一、诸葛亮的行政管理才能出众,但军事才能很一般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几乎是所向披靡。但在真实历史中,却并非如此。他的军事才能很一般,也是他最大的短板。《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非常中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在真实历史中,刘备...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正史和演义差距到底有多大
现在有些朋友会说《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吹的太神了,跟正史的记载差别很大,说赤壁之战、取西川都没诸葛亮啥事儿,他只搞了个七擒孟获,以及六出祁山,而且还是徒劳无益,所以就说诸葛亮打仗不行。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虽说他打仗没有演义中描绘的那么神奇,但实力还是有的。当年诸葛亮一出山就...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与正史中的诸葛亮一样吗
不一样,三国演义有夸大的说辞。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亮青年时耕读于荆州襄阳城郊,地方上称其卧龙,卧龙先生。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正史上的他有多大出入?
隐居期间,他广泛地结交天下名士,与他们共同讨论天下大事。而且得到业界一致好评。这一点从《三国志》中一些人物的话语中可以得知,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过,世上的那些儒生们岂能洞悉时局走向,真正是洞悉左右时局的只有伏龙凤雏。包括徐庶走马荐诸葛,也能够看出,徐庶离开刘备后,思来想去...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诸葛亮确实是乱世中的杰出人物, 27岁“龙中”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十多年的基本国策。这也是诸葛亮有一定才能的表现。然而,现代研究表明,诸葛亮不是一个“神”,而是被浪漫过度美化。一直被拿来比较的周瑜很凄凉。在许多情况下,小说的影响远远大于官方历史。为了在三国演义中美化诸葛亮,周瑜的身份只会被...
历史上的诸葛亮实力如何 和小说中的差距有多大
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强,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之中,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犹如神一般的存在,能未卜先知,能设空城计退司马懿,能草船借箭,能作法借东风而败曹操。更为离谱的是能以三寸不烂之舌之舌将王朗骂死,这比张飞也有一拼呐,如鲁迅先生所说:“孔明之智近乎妖”,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属实是被夸大...
真正的诸葛亮有《三国演义》中讲的那么厉害么?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里的一模一样吗?
《三国演义》是一部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古典小说,其中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位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军事奇才。但事实上,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角色更多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勇气在三国时代的复杂政治环境下,为蜀汉政权的兴盛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记载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