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老了和小孩小时候差不多,为什么很多人嫌弃老人,不嫌弃小孩?

如题所述

说实话,简单明了就是人性的问题。小孩是希望。老人是累赘。

为什么嫌弃老人,喜欢小孩子?

因为小朋友呆萌可爱,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是父母心灵的寄托。

人老了遭人嫌弃,有很多原因。

其实也有的老人“越老越可爱”,他们充满经验和智慧的大脑反而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了晚辈的引路人。

他们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老,起码他们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成了潮流和 时尚 达人。

但是,有许多老了是遭人嫌弃的,原因:

01 固执错误的想法

许多的子女对自己家的老人既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甚至有的子女对父母打心底里不喜欢,但是又毫无办法。

深究原因,是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模式。

有些老人,临老都没有活明白,有许多传统理念扎根于他们心中,比如:重男轻女、爱面子、好名利……

虽然,表面上他给人的感觉是和蔼可亲,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观点的愚腐和处事的简单。

02 不讲究外表

许多老人,认为自己老了,穿什么都无所谓了,甚至连起码的个人卫生也不讲究。

走过人面前,邋遢、有味,让人感觉不好,又怎能让子女喜欢呢?

03无所事事

老了,忙了一辈子,可以什么都不干了。这是许多老年人的想法。

其实“老有所为”,这才是老年人的生活,老年篇也才是人生意义的升华部分。

无论你年轻时时候有没有“闪光发亮”过,老了都应该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要凡事依赖儿女,毕竟你还未到“走不动需要人伺候的时候”。

养花、种草、 旅游 ,写字、画画、跳广场舞,这些又怡情又锻练身体的事情都可以做做。

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76岁,比解放前提高了几十岁。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就越应该让退休后的时光充实有意义。

不给子女添麻烦,不依赖子女,不倚老卖老。能帮子女忙的帮一帮,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才是现代老年人该有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状态。

如此,家庭才能一团和气,家业和子孙才能兴旺发达。

这就好比“新”的“旧”的相比,谁喜欢旧的都喜欢新的。老人,和小孩也是一样,人老了,腿脚笨拙,老胳膊老腿,身上一股老年味,卧床不起的拉尿不好收拾,搬不动,挪不开,那就招人嫌弃了。小孩生龙活虎,天真可爱,领着带着方便,听话好教育。所以,老人招人嫌弃,孩子招人喜欢的原因。

别的不说,老人和小孩是一个体重吗?正常人可以轻松抱起小孩子,很多成年女性可能抱不起一个老人(非性别歧视,不过女性的确天生力气小,可能有些力气大的可以抱得动)

更重要的是,小孩会一天天长大,你的苦日子是可以看到头的,而老人会一点点衰老,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要熬多少年。

6年后的小孩子已经有了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可以自己来,6年后的老人可能需要你照顾更多。

我亲姐做过保姆,伺候过老人,也伺候过几个月的孩子到两三岁的孩子,但是后来她辞掉伺候老人的工作,接受了照顾孩子的工作,尽管照顾孩子的工作工资比上一家伺候老人的工资低了不少,但我姐姐更愿意接受后者,我想这其中肯定有很大不同吧。 伺候老人和孩子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相比。首先体力上和精力上,伺候老人吃喝拉撒,给老人翻身、伺候大小便,一个身小力薄之人根本弄不动,而伺候孩子却是越来越轻松,而且,大人想出门办事可以带着孩子,也可以带着孩子出去玩;其次精神上,孩子是朝阳、是一家人的希望,孩子慢慢长大过程会给大人带来太多太多的惊喜,而且孩子笑真的可以驱散大人的烦恼,看着孩子纯净稚嫩的小脸大人会忍不住想亲他,真的,我们在外面碰到不认识的孩子有时候还想逗逗她呢,孩子让大人总想亲近他,而伺候老人呢,老人是夕阳,大部分卧床的老人身体却是慢慢走向死亡的,各个器官都在慢慢老化,甚至可以闻到腐朽的味道。遇到脾气执拗古怪的老人,伺候他的人还要忍受老人的指责谩骂,年轻人要想解脱就只有等老人去世,但是我想身为子女这样想的时候都会内疚自责吧?这个想法甚至不能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想起了在去年疫情期间,新闻里报导了西班牙由于呼吸机缺乏,于是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呼吸机被要求取下,以保障更年轻的患者,医院里哭声一片的消息。那个令无数人心酸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俗话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人老了身体并不会返老还童,智力行为能力下降,却会如小孩一般。

如果问为什么"嫌老不嫌小",这就是因为小孩和老人比起来,一个走上坡路,一个走下坡路,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将会是未来世界的主人。

同样身患重病的两个人,一个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豆蔻年华或童真可爱的孩子相比,无疑后者更能引发世人的同情和关注。

首先,从公平意义来说,二者存在的时间一长一短。 老人活了大半辈子,比起未经世事的孩子,似乎买票看电影,未到终场而退出,基本也看穿了故事的结局,损失不算太大。

而孩子刚刚入场,只看了一个片头就被请出去,什么也没看清和经历过,实在是浪费了来人世间这个电影院一趟的票钱,不值得。

毕竟寿长的人生,亦不过百年,而且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由幼自老,从生至死无可避免。

所以纵是帝王富豪,也有面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焦虑,首流行歌里唱的"愿用万贯家财,买个太阳不下山。"长生不老。一直是从古至今人们永恒的期待。

其二,从 社会 价值来说,一轻一重。 孩子属于成长期,未来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所能创造的价值远胜处于衰退期,甚至成为 社会 家庭负担的老人。

回到本文开头呼机紧张的话题,实际世界 历史 上,遇到生存资源极度缺乏的年代,弃老保小也是屡见不鲜的事件。"郭巨埋儿"侍亲的行孝故事被指荒唐,有失人伦,但在大灾荒的年景,老人往住最早成为牺牲者。

"嫌老不嫌小",这似乎显得残忍,说好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呢?

因为爱,通常是向下的 社会 道德标准 :一个能力有限的儿子,如果把老年痴呆的父母,送去养老院,人们会表示理解,但如果他把有病的儿子送人寄养,大家就会指责他不配为人父母的。

小孩子是新生,代表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而老年人则是衰老,面向的是人生的终点。

小孩子是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而老年人则是需要慢慢地缓缓地关上一扇门。

所以这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了还有很多原因,小孩子是必须要有家人照顾才能成长的,而老年人也需要照顾但是不是非必须。

而且还有很多老年人,似乎很做作,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年老来说事情,甚至总是倚老卖老,给年轻人增加麻烦。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老人都这样,但是老年人也不都一定造嫌弃,而是需要老年人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选择,可以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同时也尽量的让自己多融入到这个 社会 中,学习新的技能等等。

前两天聊起养老的话题,说起了人的出生是从一个小孩子开始,人是小的,心也是小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而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像小孩,但并不是小孩。身体上不是,心理上也不是。之所以觉得像小孩子,是因为退化的因素。而真正意义上,和孩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比如,小孩子对于父母所给的一切,大多是全盘接受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自己接触这个世界的一个或者说是主要的渠道。

父母爱孩子,因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你所有的努力,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是可变化的。

而对于老人而言,因为退行而变得一些行为像小孩子,但他们不会像小孩子一样觉得你是世界,而是自己有自己的标准。他们想像孩子一样粘着你,但却是用他们的理念或者是观念来生活。

孩子对于父母而言,是跟随者;父母对于孩子而言,而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人。

人对于自己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存在在于接纳;而对于孩子而言,则是引导。

一个是希望,一个是注定的离开。

如果老人在老去后可以变成一个像孩子一样的外表,那大多数人是会更有耐心些的。

有着成年人的外表,却做不到成年人的标准,虚有其表,名不副实,所以才会觉得不能接受吧。

毕竟表里不如一,就会给你误导。

《返老还童》,或者说是《本杰明、巴顿》,值得一看。人从出生时,就以年老的样子慢慢长大,慢慢变年轻,最后老去时是个孩子的样子。这部电影,会让你有所感悟,老人的像孩子,是老去;而孩子的像孩子,是新生。

注定美好的结局,过程辛苦也可以接受;

注定悲伤的结局,过程美好也是枉然。

首先这是人的本性,绝大部分人都爱自己的子女胜过爱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是由自己亲自带到这个世界的,自己一天天的看到孩子学会走路学会说话,那种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父母老了需要我们伺候的时候,有时候真的不是嫌弃自己的父母,是因为看到父母一天天的衰老而又无能为力,心里会感到悲凉。茁壮成长和日渐枯萎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为老人牵扯的利益和 情感 纠葛比较复杂,小孩就简单多了。

我家的情况就很能说明问题,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

一、 情感 方面

我老公家四世同堂,上有八十多老爷爷老奶奶,下有不到2岁的小孩。

我休完产假上班后,婆婆大部分时间都照顾小孙女,虽然照顾孩子确实比较累,但婆婆还是比较愉快的。一方面,小孩子内心比较简单,婆婆照顾我女儿的饮食起居,获得了小孙女真心的爱。我女儿每次见到我婆婆,都开心得不得了。另一方面,小孩子饮食简单。我婆婆在我们上班的时候,她中午给孩子熬稀饭,蒸鸡蛋羮,或者做其他辅食,她做得很快,没有太累的感觉。这是婆婆亲口对我说的。

相比之下,老人就复杂多了。老爷爷老奶奶在示弱和逞强之间无缝切换。身体还行的时候,很喜欢安排一大家子,尤其是周末节假日,早早就安排好了怎么过,我们有些郁闷。平时两位老人无聊,爱对一家人评头论足,难免被我们听到,心里就产生芥蒂。

最近奶奶住院,爷爷在家。婆婆一天两顿给爷爷做饭,做完了还要给奶奶送饭。基本上一家子的生活都被奶奶的病影响了。爷爷奶奶每天点餐,饭菜要丰盛,婆婆就每天忙碌的买菜做饭。日子久了,确实很累。这段时间我在家休息,带孩子,能减轻一点婆婆的负担。

二、利益方面

爷爷奶奶一生有三个儿女,但那个年代工作非常忙碌,只好把两女一儿都寄养在他们的父母家,直到上中学才回到自己身边。我公公在父母身边长一点,但奶奶控制欲强,完全控制了公公的一生,大姑一生没有生活在父母身边,小姑虽然被父母照顾多一些,可还是觉得父母更偏向儿子。

凡此种种,三个孩子都有怨言,爷爷奶奶到风烛残年的时候才意识到一生教养孩子的遗憾,但悔之晚矣。

另外,在买房等家庭重大支出方面,更是激化了儿女、孙辈之间的矛盾。

正所谓“人生最叹老来悲”,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时常反思规划未来,晚年就要懂得放手,装聋作哑,不然日子真的很难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老人老了和小孩小时候差不多,为什么很多人嫌弃老人,不嫌弃小孩?
3. 老人招人嫌弃,孩子招人喜欢的原因。正常人可以轻松抱起小孩子,很多成年女性可能抱不起一个老人。4. 小孩会一天天长大,你的苦日子是可以看到头的,而老人会一点点衰老,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要熬多少年。6年后的小孩子已经有了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可以自己来,6年后的老人可能需要你照顾更多。5. ...

老人老了和小孩小时候差不多,为什么很多人嫌弃老人,不嫌弃小孩?
2. 人的天性中存在着喜新厌旧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力和智力逐渐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老人的嫌弃。与此同时,小孩正处于成长阶段,充满活力和希望,使得人们更愿意亲近他们。3. 老人与小孩的本质区别在于,老人的糊涂和小孩的单纯天真。老人的固执和难以沟通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

老人老了和小孩小时候差不多,为什么很多人嫌弃老人,不嫌弃小孩?
第二,老人老了虽然像小孩,但跟小孩有本质上的区别,老人老了是糊涂,而小孩是单纯和天真。两者不在同一个概念上,糊涂的人往往思想很固执,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对别人的开导,就充耳不闻。而小孩就不一样,小孩有时候天真淘气,但思想不固执,会接受别人的思想,小孩也会逗人们开心。第三,认...

老人老了和小孩小时候差不多,为什么很多人嫌弃老人,不嫌弃小孩?
所以,老人招人嫌弃,孩子招人喜欢的原因。 别的不说,老人和小孩是一个体重吗?正常人可以轻松抱起小孩子,很多成年女性可能抱不起一个老人(非性别歧视,不过女性的确天生力气小,可能有些力气大的可以抱得动) 更重要的是,小孩会一天天长大,你的苦日子是可以看到头的,而老人会一点点衰老,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要熬多少...

人人都会老,为什么不少年轻人很讨厌老人?
人都是有了深切体会才会感同身受,年青人他如果不是善解人意的话,很难做到对老人的理解。人都要老,善待老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老人很多能力都会退化,会让有些年青人看不起,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年青人你自己也要慢慢老去的,还是多点理解和包容吧。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赡养老人?
因为兄弟姐妹多,他们喜欢推脱责任,有一种攀比的心理,于是就造成一些人不想赡养老人。其实子女多并不是福,自己年轻时候辛辛苦苦把这一群孩子抚养长大,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可是等自己老了,他们却不愿意赡养自己了,其实他们之间总是存在着对老人的意见,他们会认为小时候父母偏向谁,现在就该谁养老...

老人年龄大了儿女没少关,心 为什么老喜欢跟人吵架
可能还是老年人 最碎道 爱和人较劲 所有多理解老人 让他 老人就像小孩一样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想让老人帮忙带孩子?
这就导致很多老人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孩子,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精力那叫一个充沛。老人无病无痛还好,要是身体有些毛病,一边照顾小的,一边照顾自己,哪里忙得过来。万一再因为带孩子气出点病来,岂不得不偿失?所以,鉴于上面种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宁可自己带孩子了。毕竟孩子是自己十月...

为什么感觉大家都瞧不起老人?
而老人们觉得,子女成家立业后变得无情无义,什么事都是只顾家小不再过多关心自己了。这种两代人认知差异而导致的矛盾冲突,是构成许多老人与年轻人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尊老爰幼 尊老爰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从上幼儿园孩子们就开始学习,意在教育从小将其思想根植在脑海里,作为你一生的人道行...

人老了,为什么儿女都嫌弃?
一、老少之间性格不合,说话做事处世观念不一样,相互认可度低、融合沟通达成一致难,久则生怨,互瞧不顺眼,抱怨天天见,小事爱计较,大事难了断; 二、老来没钱罩儿女,或节约到家吝啬顽,落得儿女一身怨。不信你看许多富裕老人,儿女眉开眼笑多灿烂。 三、老人年老多病、吃穿住行不便,给儿女添了负担、增了困难。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