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诵第四版和第五版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修订一:替换了个别不够经典的文本。
经过前面四次修订,日有所诵的文本已经非常经典。本次修订,我们在原有选篇基础上,再次优中选优,从儿童性、经典性、语言节奏韵律等方面反复筛选,最终又增补替换了一些文本。
修订二:
四年级上卷的《沙与沫》换成以童诗为主的篇目。
我们在深入走访实验学校,和与老师们交流中发现,不少老师感觉《沙与沫》的内容偏深,老师教学和孩子的理解有难度。所以,我们降低了《沙与沫》的选篇数,用经典童诗替换了上卷的《沙与沫》选篇。四年级下卷的《沙与沫》依然保留。这样既保证了《沙与沫》这样的世界级的经典诗歌能让孩子们有接触和体会的机会,也适当降低了老师的操作难度和孩子们的理解难度。
修订三:
微调了现当代诗性散文,并按时代顺序进行排列。以让儿童在诵读中,感知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
修订四:
新增了古代神话原典的诵读。六年级上卷每单元最后一篇文言文,统一调整为古代神话。既能让儿童感知中国神话蕴含的内在精神,又能积累文言文的语感。
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我们按时代顺序编选了16篇神话,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燧人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仓颉造字,大禹治水……
这一篇篇神话不仅带给孩子们一个个活生生的神话人物形象,而且也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孩子们在诵读中,不仅能捕捉到这些人物的特点、情感,更是一个强烈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而且能感受到神话发展的脉络,虽然只是按照时间顺序精选了16篇神话原文,但文本背后所呈现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
我们这次选篇的神话原典,在不同经史中记录的版本略有不同,有些语言差异明显,我们又从语言的角度优选了最适合儿童诵读的版本。
比如“共工触山”这一篇神话,形容共工的情感变化,只用了一句“怒而触不周山”,但随后的情境描写,“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种“夸张而又朴实”的语言让孩子们一下就被共工的怒火所吸引,共工的“怒”可不是我们一般人的发怒啊!更进一步,这种“日月星辰移焉、水潦尘埃归焉”的巨大变化,又让孩子们联系到现实的地理知识,也会去思考,神话真的只是夸张的“神话”吗?神话中的意境是深邃的,是富有哲理的,我们应当让孩子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慢慢地去体味、去感知。
再如,“黄帝战蚩尤”的一小段文字“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是用来形容黄帝的。古人只用这种短小精练的语言,便把黄帝的人物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多读几遍,就不难发现,从年龄的增长和四字句的反复使用中,既能清晰地了解黄帝成长的特征,又能感受到文言的韵律美。中华民族向来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像燧人氏一样,成为我们理想的人格范式。
修订五:
六年级下卷的名言篇全部取消。让孩子接触更多优秀的古典散文与现代诗歌,滋养孩子的灵性,培育孩子的智慧。
在本次修订中,我们感觉到六年级下册我们原来选择的名言警句部分虽然比较经典,但是有些功利,而且不太系统,不太符合我们选篇的初衷。因此,我们将第一篇全部改为现代诗歌,第二篇全部改为小古文。我们同样按时间顺序把这些诗性文本串联起来,从公元前的《史记》开始,到清末的《少年中国说》为止,给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诵读素材。

亲近母语的“日有所诵”,是要让孩子从诵读开始,享受母语,让他们拥有内在的眼睛、内在的耳朵,把他们小小的生命之流汇入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的河流中,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徐冬梅: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日有所诵》主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日有所诵第四版和第五版有什么区别
“亲近母语的“日有所诵”,是要让孩子从诵读开始,享受母语,让他们拥有内在的眼睛、内在的耳朵,把他们小小的生命之流汇入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的河流中,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徐冬梅: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日有所诵》主编)

日有所诵算不算现代诗
日有所诵这句话不算诗,只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词语。意思就是每天都有书可读的意思。如果是《日有所诵》系列书籍的话,里面的内容有诗,包括儿童诗、现代诗和中外散文等内容。《日有所诵》第五版正式推出了。这是亲近母语课题组历经十多年研究和实验,五年编写,四次修订的倾心之作。自2007年正...

日有所诵四年级第五版《绿草地》感想100字怎么写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的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这使我懂得了世上万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千变万化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