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清明》翻译与鉴赏

如题所述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鉴赏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出句点题:“佳节清明”,似无新意;继而写景,“桃李”春风“野田荒垅”,意象格调迥异,再对举喜“笑”和悲“愁”,意境顿出。突兀的情感,鲜明的对比,读来令人悚然。“清明”对于“桃李”来说,自是“佳节”,因为向前看有一大番好的前程,即便是眼下,也绽尽春光,引领季节的舞台,缘何不“笑”呢?只是这“笑”越张扬,越能对比出下句的悲凉。“野田荒垅”似乎更适合于“清明”这个节日本身。累累埋骨,处处荒冢,忠奸贤愚冤怨节烈,统归于黄土,怎会不“生愁”呢?大地无言,只能却披衰败荒芜的外衣,由诗人、世人解读它的哀伤。由此看来,首联起笔写景,淡定散阔,别有境界;感情平抑内敛,为下文的议论人生蓄势张本。

颔联描写清明时节生物的活跃情景。“雷惊天地龙蛇蛰”,写的是动物的活动。春雷震响,天地惊动,动物于冬眠中被惊醒,雷声告知它们春天已经到来,于是它们便纷纷走出蛰居之处,活跃于春的气氛之中。“雨足郊原草木柔”,写的是植物的生长。春雨贵如油,是说春雨能像乳汁一样,让草木迅速生长。雨足之后,郊原上的草木自然就萌发柔嫩了。

以上两联写了桃李、荒冢、龙蛇、草木。颈联的两个典故,两种活法。“人乞祭余骄妾妇”说的是古代那个专靠到坟茔地里乞讨人家祭祀剩下的供品以饱食终日且炫耀于妻妾的人,“士甘焚死不公侯”说的是拒官隐居虽被烧死亦不甘心妥协于社会的正直之士。一样人生,两种境界,不置可否的对比中,暗含着诗人对介之推高蹈品格的肯定与赞扬。

尾联生发疑问:蓬蒿荒丘,遗骨一土,千载万世,谁知谁是贤愚?即便是活在当下,谁又辨贤愚?“知谁是”的反问中,浸透着诗人的满腔愤懑;以景做结的末句里有悟透生死的通达。这种通达,是贬谪失意的心灰意懒,是不满现实的讽刺反击,是坚守人格操守的格格不入。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这首诗的景物的描写、感情的抒发,无不得力于对比。不但桃花与荒冢有对比、齐人与介子推有贤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与人生的无味黯淡也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黄庭坚《清明》翻译与鉴赏
“清明”对于“桃李”来说,自是“佳节”,因为向前看有一大番好的前程,即便是眼下,也绽尽春光,引领季节的舞台,缘何不“笑”呢?只是这“笑”越张扬,越能对比出下句的悲凉。“野田荒垅”似乎更适合于“清明”这个节日本身。累累埋骨,处处荒冢,忠奸贤愚冤怨节烈,统归于黄土,怎会不“生愁...

黄庭坚《清明》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注释 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

原诗翻译及赏析 清明黄庭坚诗歌鉴赏
【注释译文】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1] 。③”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④...

酒的诗句的古诗原文及鉴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翻译】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渭城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春日原文
翻译\/译文 整个春日大概都没有连续十天清明无雨的日子,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草屋顶烟雨靡靡,打湿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原文_翻译及赏析
——宋代·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咏物 , 梅花抒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

【翻译】《鹧鸪天》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黄庭坚词作鉴赏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念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

关于孤蓬的诗句
出自:《过陈琳墓》 年代:唐 作者: 温庭筠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出自:《无题》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出自:《山中寡妇》 年代:唐 作者: 杜荀鹤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出自:《清明》 年代:宋 作者: 黄庭坚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求《清平乐》的诗词及鉴赏
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

黄庭坚《寄黄几复》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庭坚推而广之,于当用平字处往往易以仄字,如「只今满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等都句法拗峭而音响新异,具有特殊的韵味。这首《寄黄几复》亦然。「持家」句两平五仄,「治病」句也顺中带拗,其兀傲的句法与奇峭的音响,正有助于...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