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柏杨杂文的创作特色的相关资料,2000字以上…

如题所述

柏杨:一位有强烈责任感的“愤老 知名作家柏杨2008年4月29日凌晨1时12分在台湾新店耕莘医院病逝,享年89岁。 对于柏杨这个名字,一些热衷于追星的年轻人或许还有些陌生,但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却如雷贯耳。当然,新一代的“愤青”想必知道柏杨这个名字,因为相对于“愤青”而言,柏杨算是“愤老”了。 于我而言,知道柏杨,是从他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开始的。当年我出差到北京,顺便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由此开始喜欢上了柏杨,并陆陆续续读了他的一些书。他犀利的文笔至今还在影响我——虽然我写言论的时候尽量温和。 事实上,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警句,有的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尤其喜欢他的那句“中国人就像酱缸里的蛆,喜欢在浑浊恶臭的环境里相互搅来斗去”,太深刻了,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今天,柏杨走了,我打算抽空再读一遍《丑陋的中国人》,以悼念这位不朽的“愤老”。 柏杨:世俗文化的真诚批判者 马英九:柏杨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 柏老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不会忘记对柏老的承诺。 ——马英九 据台湾媒体报道,柏杨去世让其感到很难过。他说,柏老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不会忘记对柏老的承诺,上任后一定会扮演好角色。 柏杨1985年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批判华人集体文化和性格上的缺点,引发全球华人社会热烈争论。该书在大陆更是拥有大量读者,引发了长期的争议和畅销,也曾经中断出版。《丑陋的中国人》风行大陆20年,而柏杨先生则一直以“深厚学养、坚韧的道义担当、直言针砭时弊”为三大利器,有“硬骨头的文人”之称。他同时是杂文家、作家、史学家和翻译家,可谓著作等身,共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先后面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台海两岸均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也形成深远的影响。 基于柏杨在台湾人权和文学史上不能取代的地位,他在台湾备受尊敬。他入院病情稳定后,2008年4月16日马英九曾前往探视他。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一进到病房和柏杨紧握双手,希望他早日康复。马英九对柏杨表示,他胜选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开始工作了,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他请柏老放心,一定会全力以赴,戒慎恐惧,临深履薄,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开始,把失去的补回来。马英九承诺未来会全力以赴,尤其是落实柏杨最关心的人权问题。 躺在病床上的柏杨看到马英九前来,虽然无法开口讲话,但仍是紧握马英九的双手,并将两本新作赠予马英九。次日,陈水扁也以私人身份前往探访。 他最大优点就是很温暖、热情、嫉恶如仇。以前我教中文,每天要改作业,写评语,还要参与他的书的各项工作,包括校对啊、封面设计啊。每次我回来,他会跟我说,你辛苦了。这个让人觉得很温暖,而我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样的话说不出口。 他推动着中国人的进步 (杨东晓,媒体人士) 柏杨自1951年至2006年封笔,写下了2000多万字的雄美篇章。由于他太丰富、太渊博、在人文领域涉猎太多的缘故,所以柏杨一直“无法归类”。 提到柏杨,华人世界里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弱点的批判”,因为他的批判波及“中国”、“国民性”、“传统文化”这些至高无上的词汇,而且像个眼 疾手快的大夫一针见血地刺穿了病人的病脉,所以他本人在恨天恨地恨铁不成钢地批判的同时,也遭受到潮水般的批判。 批判自己的祖国,在中国并不自柏杨始。近现代孙中山、林语堂、鲁迅都对中国提出过痛心疾首的批判。鲁迅在70年前批判的“染缸文化”现在已经能为国人平静地接受和认真反省,但是柏杨的“酱缸文化”一经提出,仍然掀起轩然大波。尽管如此,长成于上世纪80年代、受到此番点拨中国人,还是在20世纪末开始了文化反省。 对于国民劣根性和传统文化弱点的批判,柏杨无疑是位新时代的启蒙者。柏杨研究者朱洪海认为,柏杨的启蒙意义不仅影响了上世纪70年代末赶考并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600万精英,并由这群今天处于中坚地位的人发出柏杨的声音,“借助600万精英,柏杨推动着中国人的进步”。 这是柏杨作为师者的最大影响。 中国历史这部皇皇巨著其实演绎的就是“人史”。然而,柏杨讲得最透的绝对是“人学”。但凡提到隋炀帝杨广者,无不以“暴虐、荒淫”形容之。但是柏杨以入木三分的笔触,这样描述35岁以前和35岁以后的杨广:“他所展示出来的,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标准领袖,具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国救民、民胞物与的圣贤抱负。节俭、朴实、谦恭、虚怀若谷、好学不倦、礼贤下士、不爱声色犬马。——集人类美德于一身。”笔锋一转“可惜他欠缺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灵魂和情操,他夺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无限权力。” 掀过前尘旧事,柏杨于2004年他84岁高龄时出版了《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从而成为中国人的尊严之师。在中国人历史性的穷人乍富之时,有位师长这么喝一声是绝对有必要的。 无法归类的作家柏杨,其实是民族的教育工作者。 柏杨已逝,中国人何时不“丑陋”? 乔志峰@光明网 1920年出生于河南的柏杨先生,其著述之丰不必多言,其一生之坎坷也尽人皆知。然而,柏杨之所以成为柏杨,并非 他写了多少书、做了多少演讲,更不是他的经历多么具有传奇色彩,而是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良心”。 提起柏杨,就少不了想到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一文。该文原本是柏杨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讲辞,一经发表当即在华人世界中广泛流传,骂者有之,赞者有之,恨者也有之;看出幽默者有之,看得汗出如浆者有之,看出血泪者亦有之。 20多年过去了,国人是否不再“丑陋”,变得“漂亮”了?当年柏杨所列的国人的丑陋之处,现如今是否依然阴魂不散?中国人的“脏、乱、吵”的毛病改了吗?“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痼疾痊愈否?中国传统文化的“滤过性疾病”是否至今仍在“感染”着我们的下一代?…… 20余年之后,重读《丑陋的中国人》,依然是那么的震惊。有的方面,我们可能有进步;有的方面,我们依然丑陋如故;更可怕的是,有的方面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嫌疑。 “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柏杨如是说。可是,《丑陋的中国人》一针见血指出过的丑陋,为何至今并未有太大改观?文章可以一纸风行,可丑陋为何竟如此顽固?柏杨已逝,中国人何时才能不“丑陋”?用柏杨先生的话来结束本文吧: 我从小就受到鼓励,五六岁的时候,大人就对我说:“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我想我的责任太大,负担不起。后来我告诉我的儿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现在,儿子又告诉孙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一代复一代,一代何其多?到哪一代才能够好起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求柏杨杂文的创作特色的相关资料,2000字以上…
柏杨:一位有强烈责任感的“愤老 知名作家柏杨2008年4月29日凌晨1时12分在台湾新店耕莘医院病逝,享年89岁。 对于柏杨这个名字,一些热衷于追星的年轻人或许还有些陌生,但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却如雷贯耳。当然,新一代的“愤青”想必知道柏杨这个名字,因为相对于“愤青”而言,柏杨算是“愤老”了。 于我而...

柏杨杂文精选集套装柏杨评价
柏杨并非自封大师或权威,他以一个深具悲天悯人情怀的知识分子身份,凭借犀利而直击要害的文字,展现了一位先知般的洞察力和摧枯拉朽的力量。这正是他作品独特魅力的源泉,使其文字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阅读柏杨的文字,读者需具备一定的幽默感。他的文字在尖锐刻薄中流露出真诚,嬉笑怒...

柏杨主要作品
他的作品包括《魔鬼的网》、《周彼得的故事》、《苍穹下的儿女》、《石阿花》翻译等,以及为公路通车撰写的《宝岛长虹》小册子,以及在多家媒体开辟的专栏,如《倚梦闲话》和「西窗随笔」等。1960年代,柏杨的作品更加丰富,《异域》、《旷野》和《玉雕集》等作品展现了他多方面的创作才华。进入1960年代...

柏杨创作杂文是选什么题材?
柏杨的人生历经苦难,使他抛弃风花雪月,选择社会政治题材。他的杂文风格幽默生动,通俗而深刻。古继堂先生的《柏杨传》中评价柏杨的杂文是智慧、学问和勇气结合的产物,具有战斗性、深刻性和实践性,可谓是言简意赅地概括总结。柏杨是台湾第一位因杂文创作而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创作建立起自...

求:柏杨写"微笑”时的写作背景~
遭遇了生离死别诸多变故的柏杨,上世纪50年代在台湾开始写小说,但在五六十年代的台湾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他的杂文。当时台岛所有的警察局和派出所墙上,都有九个字的斗大标语:“作之师,作之君,作之亲。”柏杨认为这简直是只有发高烧的人才能想出来的荒谬念头,一个警察居然自命是人民的教师,已够...

凶手文学作品(柏杨)
柏杨的《凶手文学作品》是一本由他亲自撰写的著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7年11月1日出版,该书的版本信息为第1版,共有244页,字数达到216,000字。这本书的印刷时间也是同一天,采用16开本,纸张选用胶版纸。ISBN号码为978702006425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凶手》是首次在大陆获得授权出版,得到了...

元享利贞:柏杨谈男女作者简介
柏杨以小说和杂文创作见长,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和《酱缸震荡》等著作备受全球关注,曾荣登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列。另一方面,蔡志忠是台湾彰化人,出生于1948年2月。15岁的他开始了漫画创作生涯,至今已创作超过100部作品,总销量超过3000万册。他的作品涵盖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系列、幽默漫画系列以及佛经漫画...

如何理解鲁迅或柏杨对国民性的批判?
鲁迅正是通过小说、杂文、散文等文学样式,从思想、文化等层面刻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的历史发展轨迹,启发、引导人们认识自身处境,反思国民性与民族危亡的关联,以求国民人格与民族精神趋向完善。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狂人的所见所闻其实都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狂人...

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 翟秋白后创作成绩卓越的杂文大家是
服刑九年多后,于1976年获释。10月10日在入狱十年后获释,其作品《我若为王》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课本。他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在杂文写作上,细纹恣肆、用笔酣畅、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呈现出俏皮的风格。

金庸看完了,我很失落...
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5.语言、技巧: 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