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尚互相牵制,秦为何能灭众国?

魏蜀吴之间,尚存在一种互相牵制的平衡,害怕另两家联手对付自己。秦为什么能灭掉那么多国家?那些国家为何不群起攻之,秦当时的军力再强,还强得过二战的轴心国吗?
(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回答即可,无需复制粘贴,有精彩答案必加分。)

一、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这是秦完成统一的根本原因
在战争频繁,兼并不断的战国时代,任何国家都想要生存就必须改革图强。因为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此战国七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等。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彻底,最得的成效最大。
变法前的秦国是战国七雄中较弱的一个国家,在各方面与六国相比都比较落后,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夷狄遇之。”秦国的国土常被外族侵占,政治黑暗腐败,争权夺利。胸怀大志的秦孝公在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通过变法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秦始皇即位时其综合国力已远远超过六国的任何一国成为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据《荀子·强国篇》记载,说秦国的政治是最好的,军队是无敌的,即使是六国中最强的魏国军队,如碰上秦军,也无疑是以卵击石。可见秦国已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统一非秦莫属。
二、六国的“弄巧成拙”是秦能统一全国的外因。
面对秦国统一趋势的加强,六国并非都甘心坐以待毙,被秦逼急了,也想方设法的谋划对付秦国的策略,但却谋划不到点子上。比如韩国作为离秦国最近的一个国家,是秦早就想吃的一块肥肉,韩王也自知危在旦夕,于是想尽办法以保存自己,但是他所作的努力对自己却毫无用处,反而帮了秦国的大忙。开始是想用黄金孝敬秦国使其高抬贵手,当没有黄金时就出卖本国的美女,而美女的价高达三千金,当时也只有秦王肯出这么高的价。韩国又将所卖之黄金奉送秦国。当然秦国绝不会因此而放弃吞并韩国的企图,实际上是韩国白白的把美女送给秦王淫乐;此计不成,又施一计“疲秦计”,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劝说秦国修工程浩大的水渠,企图使秦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资在水利建设上,使其无力吞并韩国。而结果是,这在暂时使秦不能集中力量灭韩,延长了韩国的寿命,但渠(郑国渠)修成后使蜀中高原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农业更加发展,秦国更加富强了。韩国的“疲秦计”实际上变成了“强秦计”。再比如说燕国,当秦兵兵临城下时,燕国太子丹征询太傅鞫武的意见,鞫武提出“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联合单于”的合纵之策,但太子丹急于求胜,认为那是旷日持久之策而没采纳,而派荆轲刺杀秦王,企图想通过杀秦王导致内乱而破之,结果是演出了荆轲刺秦失败的悲剧。即使真的秦王被刺,也不会象太子丹所想像的那样导致内乱,因为当时秦国已具备了灭六国的条件,内部团结一致。六国君主的昏庸和各国的“弄巧成拙”终于断送了自己。
三、秦王广纳贤才,以礼待之是灭六国的主要原因。
秦国自秦穆公到秦始皇,对秦内政外交作出突出贡献的贤臣都是来自外国,而六国用人大多限于本国,而且往往糟蹋从才。大家最熟悉的李斯作为秦国的大功臣,他原来就是魏国人。被秦国重用后,封他为客卿。面对秦王下的逐客令,李斯写《谏逐客书》于秦王,使秦王及时取消逐客令,保住了秦王得天下的有才之士。逐不逐客在当时是关系到秦兴亡的大事,正是由于李斯、尉缭、茅焦、王翦、李信和蒙恬等宾客的献智献策才使得秦王政统一了天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如果当时秦王政一意孤行,李斯等客卿将会全部离去,秦的前途可想而知。正因为秦王能纳李斯之谏,李斯等才能继续为秦尽智竭力,才能有尉缭等人才源源不断来投秦。尉缭是战国末期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现存的《尉缭子》是他由魏入秦时所著,是我国著名的七部兵书《武经七书》中的一部,他的军事战略思想在秦并天下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秦王非常敬佩尉缭的才能,不仅让尉缭享用与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且在尉缭面前表现得很卑谦。但尉缭与秦王相处后,觉得与秦王共事很危险,秦王得志将会吃人,于是便逃走。秦王发觉追回后不仅没责备或惩治他,反而更重用他,封他为秦国尉,对他是言听计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广纳天下之才,以礼相待,而六国用人大多限于本国,而且往往糟蹋人才。“七国为争天下,都招四方游士,但六国所用为相的都是宗族及国人。如齐国的田忌、田婴、薛文;韩国的公仲、公叔;赵国的奉如、平原君。而只有秦国不是这样,开始与之谋国以成就秦霸业的是魏国人卫鞅。其它如楼缓是赵国人;张仪、范雎是魏国人,蔡泽是燕人,吕不韦是韩国人,李斯是楚国人,秦都委以重任而不疑。而秦之所以能并天下,正是由于依靠了他们的力量”(宋·洪迈《容斋随笔》)。这就说明了秦国与六国不同的用人态度,六国不仅用人限于本国而且糟蹋人才,甚至迫害人才,使其逃离本国,这在实际上“输送人才去资助敌国”。战国初期的魏国是最早通过改革强大起来的国家,但是魏国君主由于不善于用人甚至迫害有才之士,使之纷纷投奔外国。如大名鼎鼎的吴起、孙膑、商鞅、范雎、张仪、尉缭等,如果魏国重用他们,加上魏国当时的力量,恐怕统一天下的是魏国而不是秦国,战国历史将会重写。而正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落后的小国变为一个强国奠定了秦统一天下的物质基础;正因为范雎入秦纠正秦国内政外交政策的错误,在内政上实行论功行赏,因能授官的政策,对外则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正是因为张仪入秦提出以连横破合纵的政策,利用六国间的矛盾个个击破。比如,商鞅在魏国时,他是魏相公叔痤手下的一名小官,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有治国之才,但是魏王不用,卫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听说秦王广招贤才,便投奔秦国。秦国在商鞅的辅助下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魏国才后悔当初没有听公叔痤的话。但这时已为时已晚。况且有些有才之士在本国的处境是相当悲惨的。如范雎在魏国时,魏王派他跟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王发现范雎很有辩才,于是派人赐给范雎十斤金和一些牛肉和酒,范雎拒不敢收。须贾知道后大为恼火,以为范雎将魏国秘密告诉了齐国,并将此事告于魏相魏齐。魏齐不假思索之下派人打断了范雎的肋骨,打掉了门牙。用草席包之扔于茅厕,并令酒客向他拉屎拉尿。后被人救起送入秦国。范雎原想尽忠报国,但由于丞相魏齐嫉贤妒能,致使将这个人才“输送”到秦国。
四、六国间的不团结,不齐心协力是秦灭六国的又一外原因。
六国间如果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对付强大的秦国,那么取得胜利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前298年齐韩魏三国联合打秦国,攻入秦国函谷关。前247年,魏公子率关东五国出兵反击秦国,大破秦兵一直追到函谷关使秦兵不敢出战有十五年之久。但是由于六国间各怀鬼胎,各有各的打算和目的,导致他们间矛盾重重。因而不惜推行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纵容秦国攻打他们的邻国。殊不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甚至出兵帮秦国去攻打他们的邻国,最后只好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再比如公元前259年,秦国进攻赵国,作为赵国邻国的齐国看不到赵国是他阻挡秦国的屏障,在长平之战时却袖手旁观,坐待五国灭亡。秦灭五国后最后兵临城下,别无他途的齐国只有投降,齐王建落得个饿死松柏林中的下场。除此而外,韩、魏等国鼠目寸光,却与秦联合攻齐楚,实际上是在自掘墓穴。
秦王终于经过10年的统一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大一统。综上所述秦灭六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历了长期战乱和分裂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实现统一。秦的统一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01979.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6
可以这样看, 首先,三国与战国的环境是不同的,三国中,虽然魏国稍强,但决计灭不了鼎盛时期的蜀吴,而战国时期,秦在商鞅变法前,实力便强于六国,变法后,秦更是国力强盛之极, 另一方面,从地理位置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接壤,且吴有长江,蜀有秦岭,都是天险,魏国鞭长莫及,而战国时期,与秦接壤的都是如韩,魏等小国,真正的楚,齐等大国与秦相距甚远,这样便形成了大国想打打不住,小国打住不想打,所以秦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成长的, 第三,三国时期,赤壁一战极大的损伤了曹操的实力,而日后的定军山,合肥等大战曹操也是损兵折将,无力再攻,而战国秦却没有过大战,实力得以保存,第四,秦有商鞅,有韩非子,这些不世之才很快拉大了秦与6国的差距,而三国呢,人才反面,似乎都是实力相当,这是我的看法,完全自己手打字,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16
因为其他六国互相猜疑啊!,再加上秦的挑拨离间的策略,六国始终不能很好的合作,六国也曾经联合一起攻打秦国,不过攻到函谷关时,秦国将关门大开,联军猜疑而惶恐因此溃逃,被秦国不攻自破.(参见<过秦论>)而且秦国军事实力确实强大,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军,战国四大名将有两位是秦国的,(白起与王翦,)加以秦以远交近攻的战略,灭六国易耳.三国之所以有互相牵制的平衡,是因为吴蜀两国实力都不如魏,又互相实力相当,加以政治婚姻联系(孙权之妹嫁刘备),所以可以联合抗魏.而六国时,齐,楚,赵实力强大,燕,韩,魏实力较弱,实力不平衡,地理位置也决定六国无法紧密合作,六国位置分散,不象蜀吴位置靠近紧密.
第3个回答  2011-02-16
因为商鞅的变法,是秦国从奴隶制度的国家变成新型的封建制度国家,生产力得到提高,秦国的远交近攻的策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分化瓦解东方的六国。三国的局面只是在赤壁之战后北方的曹操大败,军事上没有力量再来平定南方,南方的刘备和孙权就能和曹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只是短暂的,由于北方的经济实力远远强国南方,北方同一南方是早晚的事情。蜀国领土和百姓都少于吴国,又属西部偏远地区经济实力最弱,所以最先灭亡。当时东汉末年南方的扬州就是东吴比荆州经济要强,荆州的经济实力比益州(就是当时的蜀国)经济实力要强,打仗也要考经济实力来支撑的。就比如鸦片战争英国能打赢清朝,就是英国的在新型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武器的使用。清朝还是腐朽的封建制度。英国和整个清朝相比无论是面积和人口都相差上百倍,怎么就能打赢清朝。新制度产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
第4个回答  2011-02-16
三国互相牵制 平衡了很多年 可最终曹魏一统天下 司马氏夺取政权 试问曹魏可曾有盟友嘛? 既然孙刘联盟共抗曹魏 可他们却也从未联起手来主动进攻曹魏 包括战国七雄 原因有许多 最重要的就是 地域因素 例如 孙刘联盟 地域因素决定了 孙权的东吴距离曹魏很远 中间还隔了一个蜀国 孙吴本身无力挑战曹魏 而曹魏若想攻打东吴 必先灭掉蜀国 所有人都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正如当今社会 发达国家把污染大的工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样 其实污染的还是我们共同的地球 最后毁灭还是所有人类 他们所图的就是目前自己的国家无事 自己顾自己
天下合久必分,这不难理解,开国皇帝知道江山得来不易,所以总能兢兢业业,勤理朝政,可多代以后难免贪图享逸,荒废朝纲,不理民间疾苦,朝纲不振则政权无威,政权无威则地方掌权,地方掌权则军阀割据,从而使国家再度陷入战争,这其实和富不过三代是一个道理。分久必合,长时间的军阀割据和无休止的战争会使民众迫切想要过上太平安宁的日子,军阀之中永远都是优胜劣汰。到最后总会有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领导者得到世人的认可,完成统一的。

三国尚互相牵制,秦为何能灭众国?
可以这样看, 首先,三国与战国的环境是不同的,三国中,虽然魏国稍强,但决计灭不了鼎盛时期的蜀吴,而战国时期,秦在商鞅变法前,实力便强于六国,变法后,秦更是国力强盛之极, 另一方面,从地理位置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接壤,且吴有长江,蜀有秦岭,都是天险,魏国鞭长莫及,而战国时期,与秦接壤的都是如韩,魏等小...

秦国如何灭六国的
齐国由于与秦国的土地没有接壤,所以在秦灭五国的战争中一直袖手旁观。齐王建继位的四十多年里,齐国无战事。长期的和平环境导致齐国不备兵革,不修战备,王与百官只知道贪图享乐,再加上秦国一直用重金收买齐国官员来达到合纵的目的。所以齐国对于秦国无一丝防备之心。秦始皇二十六年,王贲统帅军队对齐国发动突然进攻,齐国...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秦国能统一天下吗?
这是何也,这是因为人才,没错,这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强大最根本的原因,当然不是有人才就可以强大,而是要任用人才,张仪,商鞅,甚至以后的吕不韦,这些人可都是魏国人,魏国留不住人才,也注定了会被秦国吞灭。所以,即使战国时期没有三家分晋,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只是因为秦国掌握了强国的秘诀,那就...

六国灭亡原因
其次,秦国地理位置太好了。它攻占了蜀国,不必担忧缺粮,然后,把函谷关一封,山东六国就打不进来。也就是说,只能他打别人,不能别人打他。第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具体你去看《六国论》第四,秦国变法,不止变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还使得秦国风气发生改变,百姓...

秦军为什么能随意凌辱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国在做什么?
公元前283年,乐毅破齐之后,改变了原来秦、齐、楚三国鼎立斗争的局面。自此之后,秦国在东方便失去了齐国的牵制。秦国便肆无忌惮,调发大军围攻魏国都城大梁,想要攻破大梁,一举灭亡魏国。这年秦军便出兵函谷,跨过韩地,越过魏边境防御长城,先攻占了魏长城东北边的安城(今河南原阳),接着向东南攻...

秦国用那么多时间统一六国,为何仅存在了14年就灭亡了?
秦末局势图 面对六国贵族的起兵,驻守在南越的南海尉任嚣竟然劝告赵佗阻断南岭交通,割据自保。前207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而驻守在河套平原的30万大军因为受到了匈奴的牵制,也迟迟没有南下。到陈胜吴广的农民军攻入关中的时候,秦二世大惊失色,只能派遣章邯组织骊山的刑徒来抵抗。而驻守在...

秦国灭六国一共花了多长时间?一个小国足足拖了秦国二十年
其实秦国灭六国的计划是非常缜密的,如果中间出现一点差错,让其它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抗秦,可能最后的结果就完全不同了。所以这整个过程秦国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关键是绝不能让赵国和楚国联手,不然秦国是绝对拿不下赵国的。所以秦国前期拉拢其他国家的做法还是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的。公元前453年,三家...

秦灭六国的顺序在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考虑到军事作战的特点,不可能穿越异国而攻打他国,这样战争供给和兵力调配都会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必先取其最近的赵国,且赵国地处中原(今河南),拿下赵国后,把赵国地盘作为其作战指挥中心,先后攻破三晋中的另外两个国家魏和韩;东进占领楚国;北上攻取齐国并最后灭掉弱小的燕国,完成其统一大业。

秦国三次遭灭国危难,却又是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呢?
引发危机的是齐国,化解危机同样需要齐国,秦、齐两国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即使齐国得到一块土地,也是飞地,没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秦齐两国的冲突犹如两位绝世高手的比武,双方见好就收,点到既止。秦灭六国_图 秦国面对三次灭国危机,能够顺利转危为安,归根结底,与其强健的国家实力有着密不可...

为何秦国灭了韩国后没有五国攻秦,而齐国灭了宋国后,却引发了五国攻齐...
三晋、燕国、楚国、齐国都跟宋国接壤,宋国其实是夹在群狼之中的。身处群狼之中还能存国,原因只有两点:一是宋国背后有秦老虎撑腰;二是群狼各有各的打算并相互牵制。宋康王在秦国的支持下,打出恢复宋襄公霸业,再造殷商辉煌的旗帜,四处攻击六国,拓地千里,带甲十万。史书记载宋康王时代的辉煌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