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鼓书的历史发展

如题所述

1959年,曲艺队吸收的女艺人师爱玉大胆对“流水”等板式进行改革,创造出适合女演员演唱并具有各种行当的优美唱腔,调号从“G”升为“D”调,乐器增加了唢呐、笙等,打击乐器中去掉书鼓改用堂鼓,使人耳目一新。
1960年,于书田出席“全国盲聋哑人代表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4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专题介绍了潞安大鼓,并刊登于书田的照片。1965年后,曲艺队吸收了不少明目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曲艺队伍,促进说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曲艺日趋繁荣,于书田、师爱玉、焦天保、杜玉山、李长生、李二狗等民间艺术家倍受群众欢迎。
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文艺工作者在继承老艺人多年结晶的基础上,对潞安大鼓的传统唱腔再次进行了改革:即大鼓由演员自打划归乐队,吸收秧歌、上党梆子等戏剧唱腔,并借助于电子琴等现代乐器来烘托气氛。如今的潞安大鼓不仅板式更加丰富,旋律更加优美动听,土香土色、韵味独特,而且过门短,伸缩性强,既适合街头饭场、室内演唱,也适于舞台表演,是本省及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
潞安大鼓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早期只用流水板演唱。后来,盲艺人于书田等吸取了襄垣鼓书、武乡琴书及戏曲上党落子、上党梆子的声腔音乐,不断丰富唱腔,创造了花板、悲板、垛板以及起、送、转等过渡板式。演唱时用书鼓、击板击节,伴奏乐器有二胡、低胡等。演唱形式多为坐唱,六、七人为一组,各操乐器,分担角色,或独唱或齐唱,行当齐全,红火热闹。
传说长篇潞安大鼓书目有《打登州》、《破孟州》、《燕王扫北》、《巧联珠》、《巧奇缘》等。小书段有《偷吃糕》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潞安鼓书的历史发展
1965年后,曲艺队吸收了不少明目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曲艺队伍,促进说唱艺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曲艺日趋繁荣,于书田、师爱玉、焦天保、杜玉山、李长生、李二狗等民间艺术家倍受群众欢迎。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文艺工作者在继承老艺人多年结晶的基础上,对潞安大鼓的传统唱腔再次进行了改革:即大鼓由演员...

潞安鼓书历史发展
早在乾隆年间,潞安府八县的盲子队,即由路占元、董祥五等艺人组建的“三皇会”,标志着潞安大鼓艺术的起步。这一行会组织的诞生,预示着至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已渐具雏形。早期的艺人以盲人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包括明目人在内的多元群体,女艺人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清乾隆年间,民间艺人高...

潞安大鼓历史溯源
早在清朝乾隆三年,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包括路占元、董祥五等鼓书艺人,联合成立了"盲子队",这是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行业组织"三皇会"。这表明,至少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已初具雏形。起初,艺人多为盲人,随后逐渐接纳了明目人,20世纪50年代起,女艺人也开始参与其中。清...

潞安鼓书鼓书简介
潞安鼓书的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早期主要使用流水板进行演唱。到了1945年,盲艺人于树田的创新更为显著,他吸收了襄垣鼓书、武乡琴书和上党落子、上党梆子的声腔音乐,进一步发展出花板、悲板、垛板以及各种过渡板,使得唱腔更为多样化和富有表现力。伴奏乐器包括二胡和低胡,而书鼓和书板的击节则为表演增...

潞安鼓书主要特征
据史书记载,早在清乾隆三年,才子路占元和董祥五等艺术家聚集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组建了“盲子队”,这不仅是他们的演出团队,也是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三皇会”的雏形。这一历史事件表明,至少在清代中叶,潞安鼓书的艺术风格已经初具规模。早期的潞安鼓书主要由盲艺人演绎,他们的技艺精湛且深入...

潞安鼓书的介绍
潞安鼓书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发源于山西长治。长治在清代为潞安府建制,因以得名。现在流行于长治市及长子、屯留、壶关、潞城等县。

潞安地方戏剧
早在清代乾隆三年,著名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等人就联合了潞安府八县的众多盲艺人,组建了“盲子队”,这不仅是他们的演出团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行业组织“三皇会”。这表明,潞安大鼓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早期的艺人们以盲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目艺人和女艺人也逐渐加入,丰富了艺人...

潞安的地方评书
潞安鼓书的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早期只用流水板演唱。1945年,盲艺人于树田又吸取了襄垣鼓书、武乡琴书和上党落子、上党梆子的声腔音乐,丰富了唱腔,创造了花板、悲板、垛板以及起、送、转等一些过渡板。伴奏的弦乐器有二胡、低胡等,击节用书鼓、书板。唱腔流利,说唱性强,节奏短促,显得活泼流畅。演唱...

潞安鼓书的状况
与此同时,崔嫦娟被誉为北方曲艺表演“四朵新花”之一。1992年6月,中国曲艺家协会、山西省文联等联合在长治县召开了“付怀珠曲艺作品研讨会”,使潞安大鼓跻身于全国优秀曲种行列。1995年,经过再加工后的《新编珍珠倒卷帘》,代表山西省参加“第二届中国曲艺节”,获“牡丹奖”。

潞安地方评书
潞安鼓书的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早期主要以流水板形式呈现。1945年,盲艺人于树田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融合了襄垣鼓书、武乡琴书以及上党落子、上党梆子的音乐元素,创造出花板、悲板、垛板等多样化的唱腔,并引入起、送、转等过渡板,使唱腔更为丰富多变。伴奏乐器主要包括二胡和低胡,书鼓和书板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