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落花生》这样的价值观合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4-30
《落花生》作为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被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选入,对于它的理解与教学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显然,和《桂花雨》以情感打动读者相比,《落花生》这篇文章被选中,是因为它的教育价值,也就是教材看中了它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师生开始对文本中的价值观提出了异议。比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实话实说”,赞成“苹果”和“石榴”的价值观,而认为“花生”没有“与时俱进”;还有一种批判性的意见认为:“以今天的眼光看,这篇文章里,中国传统家庭的夫权、父权意识隐约可见。在作者笔下,母亲与子女们的辛勤劳作,最终仍需由父亲来赋予意义。夫——妻,父——子,仍旧是一种不平等的主从关系。这一点,并不因为许父的身份和品格,便具有不容置疑的合理性”。③
这些异议主要集中于文本的价值取向理解。因此,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正可以探讨文本与课堂的价值取向(即所谓“现代价值”)问题,以及更深一层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结合(也就是文学性)问题。
先来看看对这篇文章的一般的解读和教学思路:
1.在结构上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对花生价值的议论是重点,种花生和收花生的情况略写,使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重点学习“以物喻人”(或“以物喻理”)的写法。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说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从而阐明做人的道理。所以借物是手段,喻人(或喻理)才是目的;
  3.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写的事物,使“理”更鲜明,使读者印象更深刻。
由于将文章定位于“理”(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无一例外要问的问题是:(今天)你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为什么?一些教师还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辩论。
如一位老师的课堂将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将辩论分为三轮进行:
第一轮:讲各自的好处。正方先发言:
  
生1:花生的好处是默默无闻,不求虚名。
  生2:落花生不求名利,使别人快乐。
  生3:做花生就可以像雷锋一样,默默地奉献。
  生4: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反方发言:
  生1:我们苹果色彩好看,还能吃。
  生2:我们有许多营养,水份,价钱也比花生贵。
  生3:我们有药用价值。
  生4:我们可美容,吃后回味无穷。
  
辩论的第二轮是讲各自的缺点,第三轮让双方陈述“为什么要做花生或苹果那样的人?”

这样的课堂辩论看起来热闹,但效果怎样?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倒是容易发散,但是难以收回,难以回到文本中来。在课堂的最后,老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到底该做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问问你父母亲,希望大家搞一次社会调查,各行各业选一个代表去问一问,也希望大家把这个问题带到中学、大学,以至一生中去思考,相信你们最后会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
这个课堂看起来很开放,但是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疑惑并没有得到解决(有学生说做“一半苹果人,一半花生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肯定还是各执己见。而最关键的是,这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因为,“花生人”与“苹果(或石榴)人”,或者说两者各自代表的价值观——沉默实干与精明,其实是个虚假的对立,因此不是一个“二选一”或非此即彼的选择问题。
在另一个课堂上,教师用一种比较聪明的方法消解了这种人为的“对立”: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生: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张扬自我,我觉得很不好。
  师: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摇头了。不是。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儿!你说苹果要是长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

因此,在课堂上提出“花生还是苹果?”这样的问题来讨论或辩论并不是一个恰当的办法。因为这样的问题已经将“花生”和“苹果”对立起来,并且提问者已经预设了答案。这个答案,以前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花生”,而现在倒很可能选择“苹果”。比如在这个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是:

生1:现代科学证明:桃子、苹果、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现代科学饮食的首选,我们也应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2:花生精神不适应现代社会,你不自己展示才能,哪位公司老板会自己找上门来,我们怎么能走出这穷山沟?
  生3:我们班马晓龙学习成绩顶呱呱,演讲稿写得那么好,可就不敢参加比赛,结果让郭小雨夺得了第一名,还参加乡比赛。如果晓龙平时多像苹果、石榴那样在“外面挂一挂”,那“金牌”得主肯定是他,所以,我坚决要向苹果、石榴学习。
  生4:花生是有它“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苹果、石榴善于“推销自己”的风格在当今更值得我们发扬。

还有学生说:“落花生是旧时期的观念,苹果、石榴是21世纪的观念。如果像花生那样默默奉献,不讲体面,大家都瞧不起你”。这样的理解在今天的学生中无疑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些教师站在“多元解读”的立场,肯定学生的这些思路,认为是对教材传统价值取向的突破。
周一贯在《“课文价值取向”浅论》一文中说:“我们不难看出通常所说的‘课文价值取向’,实质上应当是教材的价值取向。这就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应被奉为‘圣经’,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讨论《落花生》这样的价值观合理吗
显然,和《桂花雨》以情感打动读者相比,《落花生》这篇文章被选中,是因为它的教育价值,也就是教材看中了它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师生开始对文本中的价值观提出了异议。比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实话实说”,赞成“苹果”和“石榴”的价值观,而认为“花生”没有“与...

落花生体现了什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落花生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做人要像花生一样,做实实在在的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好处,华而不实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原文: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

落花生表达了作者什么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落花生》表达了作者希望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朴实无华,要做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

落花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许地山的《落花生》表达了作者希望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朴实无华,要做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落花生教学反思
《落花生》这篇文章,描绘了作者小时候的家庭活动,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以及谈论花生的过程,旨在教育人们要学习花生的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文章点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无益的人,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观。在“议花生”的教学环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探讨父亲...

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有哪些?
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落花生》散文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动人的亮点。文章的主旨是...

读了落花生有什么收获
《落花生》这篇文章对于家庭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付出和贡献,而不是追求表面的荣誉和地位。同时,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勇气、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3、《落花生》对社会风气的...

《落花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落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帮助的人的道理。讲述了一家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弹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谈花生,一花生,重点写了一花生。的好处,而我。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意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父亲说,花生的好处有很多,有一样...

课文《落花生》中“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
石榴、苹果这样既好看又好吃,外表美,内在也美,那更好啊。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落花生教材内容分析
通过对花生的描述与议论,展现了花生的内在价值和作者的成长历程。3、文学价值 《落花生》是一篇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它在文学上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语言朴实无华、清新自然,表达深刻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花生的描写和对生命的思考,文章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