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文明的扩张各自做出了什么反应
19世纪60、70年代,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改革及革命风起云涌,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而此时的中日两国面临同样的命运,在外面临西方侵略威胁,在内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两国统治者都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由于改革的领导者、性质、内容等各方面的不同,能够跟上历史潮流的日本走上富强之路...
19世纪60年代中日俩国面对西方文明咄咄逼人的扩张 各自做出了怎样的反...
1、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2、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比较:(1)洋务运动是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该运动自1861年底(清咸丰十年)开始...
不懂历史,求答案,,
过程分析:面临政治、经济、民族危机,日本通过武装倒幕建立了一个以新兴资产阶级、新兴地主、中下级武士为基础的明治政府,并于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通过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工商业和文明开化。19世纪晚期的日本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20世纪初,最终废除了与西方签订的不平等条...
为什么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中国都在学习西方,但是结果迥然不同,日本走上...
第二点:60年代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戊戌变法可以说是失败的,没有采用暴力的手段推翻以慈禧为代表的传统满清王朝,而把希望全部寄托于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皇帝,没有从根本上变革社会制度。充其量也就学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皮毛,经济和技术层面。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推翻了幕府的...
近代早期中国对于西方的挑战在军事领域做出了什么反应
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从此以后,西方走上了科学研究领导生产、生产力发展反过来影响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提到军事领域上的中国西化改革(陆军),不得不说到火器的运用。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很自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火药用于战争的国家。当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把火器带到西方时,给欧洲骑士带来...
如何看待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
对于中日现代化的课题,许多学者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30多年时间里,即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作为现代化研究的起点,由此进行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表现的异同,对近代史上两国遭遇的不同命运做探源式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仅仅着眼于事件比较,本质上是从两国(非西方国家)在遭受西方...
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的明治维新,有何异同点...
变革之前,两国各有各的症结,各有各的难处。中国地大人多,民族教派繁杂,一统天下的皇权不仅受到来自西方列强的威胁,还被形形色色的造反折腾得地覆天翻:南有接连四次考不上秀才然后就自称“耶稣弟弟”的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北有白莲教信徒们发动的捻军起义,西南有“总统兵马大元帅”杜文秀的...
19世纪60年代,中国、日本进行了迈向进代的改革运动分别是什么?历史
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维护清廷统治。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的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至90年代。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意欲图强。在此之前,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
19世纪60年代俄国面临的危机
1.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两国选择了相似的共同方式来解决这一危机,即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2. 俄国的改革以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为标志,这一改革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起。它解放了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并通过农奴赎买土地的方式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