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洛丽塔的主旨

读过的朋友说说 洛丽塔 主要揭示了什么?

其实吧,没有什么主要揭示的吧。纳博科夫说过很牛叉的话。大致是,风格和细节决定一切。什么什么思想什么什么什么的只是一句空洞的废话。那些神马大思想主旨的,会不会人家大作者不屑一顾。
还有原话【教文学的老师动辄会拿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或者还有更糟的“这个人是想要说什么呢?”一类的问题来问。而我呢,正好是这样的作者:着手写一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想这本书脱稿;在要求说明这本书的缘起和成书过程的时候,则非得倚靠“灵感和关联情节的相互影响”这样的陈旧术语。我承认,这样的说法让人听起来仿佛变戏法的人,借助变另外一个戏法来解说某个戏法是怎么变的。
我最初感觉到《洛丽塔》的轻微脉动,是在一九三九年末,或者一九四0年初,在巴黎,我的急性肋间神经痛发作、不能动弹那个时候。依照我所能记起来的,最初灵感的触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报纸的一条新闻引起的。植物园的一只猴子,经过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创作了第一幅动物的画作:画中涂抹着囚禁这个可怜它的笼子上的铁条。我心中的冲动与后来产生的思绪并没有文字记录相联系。然而,就是这些思绪,产生了我现在这部小说的蓝本,即一个大约三十页的短篇小说。我是用俄语写的,俄语是我自一九二四年以来写小说用的语言(那些小说大部分没有翻译成英语,而且全都由于政治原因在俄国禁止出版)。故事中的男人是中欧人,那个没有起名字的性早熟的女孩则是法国人,故事的地点是巴黎普洛旺斯。我让他与这个小女孩患病的母亲结婚,不久她母亲去世。他在一家饭店的房间里企图诱奸这个孤儿,但未得逞。于是,他撞向一辆卡车,压死在车轮底下。在一个战时的月夜,我把故事读给几个人听,有马克,有两个社会革命党人,有一个女医生。可是,我不满意这篇小说,一九四0年一局美国后某一天就把它销毁了。
大约在一九四九年,在纽约北部的伊撒卡,一直不曾完全停息的脉动又开始让我不得安宁。关联情节又带着新的热忱与灵感相伴,要我重新处理这个主题。这一回是用英文写作。英语是我的第一个家庭女教师说得语言。那是在圣彼得堡,大约是一九0三年。性早熟的女孩现在是带一点爱尔兰血统,但是实际上还是同一个女孩,与她的母亲结婚这一基本想法页保留下来;但是除这些以外,这部作品是新的,而且悄悄地一步长篇小说已经成形。”】

【虽然大家都应该知道我最讨厌象征与寓意(这一方面由于我与弗洛伊德式的伏都巫术有宿怨,一方面由于我厌恶文学神秘主义者与社会学家发明的概括化),然而,一个平常还聪明的编辑,在翻阅了《洛丽塔》第一部之后把本书说成是“古老的欧洲诱奸了年轻的美国”,而另一个草草翻了一下这部书的人说是“年轻的美国诱奸了古老的欧洲”。】

【我认为,是有一些读者觉得这样的小说里读到的醒目的文字是很挑逗人的。还有一些文雅之士,他们会认为《洛丽塔》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教人任何东西。我既不读教诲小说,也不写教诲小说。不管约翰说了什么,《洛丽塔》并不带有道德说教。对于我来说,只有虚拟作品能给我带来我直接称之为美学幸福的东西时,它才是存在的;那是一种多少总能连接上与艺术(好奇、敦厚、善良、陶醉)为伴的其他生存状态的感觉。这类书不多。所有其他的书不是应时的拙劣作品,就是有些人称之为思想文学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往往也是应时的拙劣作品,仿佛一大块一大块的石膏板,一代一代小心翼翼地往下传,传到后来有人拿了一把锤子,狠狠敲下去,敲到了巴尔扎克、高尔基、曼。
有些审稿的加在我头上的还有一个罪名,他们说《洛丽塔》是反美的。这个罪名比起愚蠢地说淫秽不道德来使我痛苦得多了。因为考虑到深度与广度得问题(一块近郊得草坪,一处山间的草地),我设置了许多北美场景。我需要让人心情振奋的环境。要说振奋人心,莫过粗俗土气了。然而,就粗俗土气而言,古北区与新北区在举止态度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芝加哥哪一个无产者都可以象一个公爵那样的资产阶级。我选择美国汽车旅馆而不选择瑞士饭店,也没有选择英国客栈,就是因为我要努力做个美国作家,只要求得到其他美国作家享有的同样的权利。此外,我的亨波特这个人物是个外国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除了性早熟女孩这一点外,还有许多事情我与他的看法也不一样。我所有的俄国读者都知道我的旧世界――俄国,英国,德国,法国――跟我的新世界一样美好,一样个性化。】

上面的话都是后记了,貌似是看了一些读者的反应之后,无奈加上去的。

再说啦,对于小说来说,主题鲜明可不是好事,这是我们语文课本的《外国小说鉴赏》提到的,额考完了都忘了,好像古典小说主旨咋样咋样,貌似说很鲜明。后来发展的现代小说都趋向于……额大概是主体多元模糊,各人有各说的模式。额记不清了书都被我扔了。

我觉得吧,而后来小说发展,那些写小说的也努力在创新啊。反正我觉得洛丽塔是很完美的独立个体。如果一定要表达什么的话,我觉得有对时间的思考感慨;对童年的追忆(貌似洛丽塔和安娜贝尔的原型就是作者孩提时代喜欢的那位吧,他的自传《说吧,记忆》貌似提到过这位姑娘,好久没去看了,估计是有的吧);对艺术以及美的膜拜;或许有道德上的思考,尊崇道德;家庭关系啊儿童教育啊;还有就是创作美国的人物,创作俄国和西欧大约花了他四十年时间,作者后来移居生活在美国,自然希望自己可以像那些本土作者一样。原句是这样:“我选择美国汽车旅馆而不选择瑞士饭店,也没有选择英国客栈,就是因为我要努力做个美国作家,只要求得到其他美国作家享有的同样的权利”。

以上,仅仅为个人思考,一家之言。不过看我回答得那么辛苦,小红旗给我吧啊啊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6
《洛丽塔》是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洛丽塔》最令人叹服的成就这一就是,作为一个移民作家的纳博科夫比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这种“逼真感”在土长的美国作家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风景。但这种“逼真感”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背景,并没有给亨伯特的欲望世界赋予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感。纳博科夫始终是一个醉心于操纵幻觉的魔术师。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他在小说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情堕落者阴恶的罪恶感。作为他的欲望对象,洛丽塔只不过是亨伯特意识的产物,是他异想天开地企图从外部的现实和时间中抢夺出来的一个幻想。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年生于圣彼得堡。1940年他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其代表作《洛丽塔》、《微暗之火》进入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他曾在威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教授文学。1961年起侨居瑞士,1977年在那儿去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20
这部小说更多的应该是满足人们窥探隐私的心理。
第3个回答  2011-06-20
没看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