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菲mirry:你的问题是:“请问高考语文文言文考察的虚词有哪些?”各自的解释,用法是什么吗? 最好能举出例句,便于理解.
我把一些重点中学高考复习的文言虚词介绍给你作参考。
六、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中的虚词有上百个,这里选最常见的作些解说。由于虚词的用法灵活性很大,所以有的虚词很难说它究竟属于哪一词类。下边为述说方便,分九类来谈。
1.之 其 者
这三个词,都具有指代的作用,可以作代词,但也都具有其他的作用。
之,作为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如:
(1)徐公来,孰视之
(2)燕、赵、韩、魏闻之
(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分别代人(徐公)、事(齐国修明政治的情形)、物(酒)。此外,“之”的重要用法是作结构助词。
(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这里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担又有区别。(1)相当于“的”,(2)是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3)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中间,(4)和(1)相近,但都不必译出。
另外,“之”还可作动词,相当于“往”、“到”;还有时仅起凑成某种语气的作用,不译。例如: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公将鼓之
其,作为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或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这”、“那”、“那个”。例如:
(1)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3)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分别相当于“他”、“这”、“他的”。“其”也可指代自己,如《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就相当于“我”,这种情形不多见。“其”的另一常见用法是作副词,或表推断、测度,或表命令、劝勉、希望,或加强反问语气;分别相当于“大概”、“恐怕”、“可”、“难道”等等。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这里的“其”,分别是估量副词,命令副词、反诘副词。
者,作为代词,与形容词、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人”、“……的事物”、“……的”。例如: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3)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分别相当于“的人”、“的原则”、“的”。此外,“者”还常用作助词,在主语后表停顿,或在复句中前一分句末表停顿: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所 所以
“所”在文言文里用法相当灵活。原本不妨看作实词,表示处所,例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在这个意义上稍稍虚化,意思就比较灵活了,例如今天还在使用的成语“各得其所”,这个“所”就不一定指处所,可根据语境具体解释。在这类情形下,“所”实在可以看成有指代作用的虚词了。不过,作为指代词,“所”通常是用在某个动词前边,指代与行为动作的有关方面,例如: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2)智勇多困于所溺
(3)马上遇所交识
(4)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5)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
前三例都是指代行为动作的对象,分别代回归的地方,溺爱的事物,交识的人。后两例较复杂,(4)指代事业成就带来的好处,(5)指代自然界冲犯筋骸、浸渍肌肤的各种因素,如寒暑、霜露、风雨之类。
“所”又可以同一些介词结合成固定结构,最常见的是“所以”。例如: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3)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分别相当于“(得天下)的原因”、“(为法)的根据”、“(养人)的方法”、“(传道授业解惑)的凭借”。
“所”和“为”相呼应,相当于“被”,是文言被动句的格式之一。例如:
(1)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是 斯 兹
这都是指示代词,“是”的用法较复杂。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4)唯余马首是瞻
(5)余是以记之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7)斯故百世之遇也
(8)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例(1)—(3)是“是”作指示代词的常见用法,分别表示远指、近指,相当于“那”、“这”、“这个”或“这样”。(4)中的“是”有提宾的作用,常和“唯”字同用。(5)的“是以”,就是“以是”,相当于“因此”;(6)的“是故”,相当于“这个缘故”,也就是“因此”、“所以”的意思。斯、兹的用法较简单,都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或 莫
它们常用作无定代词:
(1)或师焉或否焉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这里的“或”相当于“有人”、“有的”,“莫”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和“没有什么”。
它们还可以用作副词:
(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莫若自遣腹心自结于东
这里的“或”相当于“或许”、“也许”,“莫”相当于“不”。
5.乃 将 特 徒
这些词都可以作副词:
(1)良乃入,具告沛公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5)贵客将自何所至也
(6)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民将不安
(7)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9)徒以吾两人在也
(1)—(3)是“乃”作副词的三中常见情形,分别相当于“就”、“才”、“竟”。(4)—(6)是“将”作副词的三种情形,分别相当于“去”、“刚”或“方”、“将要”,其中(4)的用法较少见。“特”作副词,相当于“仅仅”、“只是”。“徒”作副词,在(8)和(9)中分别相当于“白白地”和“只是”。
这几个词,作为虚词,“乃”的用法较复杂: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这里(1)是作代词,相当于“你”、“你的”,(2)相当于“是”、“就是”,(3)中的“乃”与“无”合成固定结构,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不是”。此外,“乃”还可作转折连词。
6.和 安 孰 胡 曷 奚 恶
这些词都常用作疑问代词:
(1)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豫州今欲何至
(3)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5)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吾与徐公孰美
(8)是可忍,孰不可忍
(9)吾孰与徐公美
(10)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11)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1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1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4)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最常用的自然是“何”。(1)—(4),分别相当于“为什么”、“哪儿”、“怎么”、“什么”。(5)和(6)中的“安”,相当于“怎么”、“什么”(或“哪”)。(7)—(9)的“孰”,相当于“谁”、“哪一个”和“什么”,“孰与”则表比较,是“比……怎么样”的意思。(10)—(11)的“胡”分别相当于“为什么”和“什么”。(12)—(14)中的“曷”、“奚”、“恶”都相当于“何”,可以分别讲成“什么”和“怎么”。
7.于 以 为
这是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三个介词。
于,放在动词后相当于“在”、“从”、“对”、“向”等。例如:
(1)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2)青,取之于蓝
(3)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于,放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比”;“于”还有表被动的作用,相当于“被”。
例如: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吾不能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以,作为介词,相当于“把”、“拿”、“用”、“凭借”等等,这在初中就已经十分熟悉了,不一一举例。它还表示“以……资格”,相当于“因”,相当于“在”。例如:
(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
以,还常用作连词,用法和“而”相近:
(1)夷以近,则游者众
(2)作《师说》以贻之
以,还可用如动词,相当于“认为”、“以为”:
(1)我以日出时去人远
(2)皆以美于徐公
为,作介词用时,可以相当于“替”或“给”、相当于“被”、“因”、“为了”、“向”或“对”: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3)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4)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5)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为,还经常用作动词,含义很广,可讲成“做”、“是、”“成为”、“进行”等等,因已不属虚词,而且用法极为灵活,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举例。
8.而 则 虽 然
这是几个常用的连词。
连词“而”的用法有三:顺接两个词、词组或句子;转接,相当于“但是”、“却”;连接状语和动词。例如:
(1)吞二周而亡诸侯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而”还常作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连词“则”也可以表顺接和转接。表顺接时相当于“就”、“那么”,相当于“原来是”、“原来已经”;表转接,相当于“却”。例如: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连词“虽”主要用于表转折,通常用在转折复句或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相当于“虽然”或“假使”:
(1)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连词“然”也主要用于表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如“然赌促织,隐中胸怀”。
不过,“然”还经常有别的用法:
(1)近抚之,气息惙然
(2)成然之,早出暮归
(3)物皆然,心为甚
这里分别是: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某种情态;动词,相当于“认为对”、“同意”;代词,相当于“这样”。
文言文中“然后”、“然则”中的“然”,从意义上说,相当于“这”或“这样”。“然则”可以解释为“既然这样,那么”。
9.也 矣 哉 乎 夫 耳 焉 诸
这是一些常用的语气词。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也”不仅用于句尾(或用于判断句尾,与“者”呼应;或用于陈述、疑问、感叹句尾,表肯定、否定或疑问、感叹语气),而且常用在句中,表提顿或语气的舒缓,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种情形不要和现代汉语中副词“也”混淆。
第二,“乎”作为语气词,可以用在句尾或句中。除此之外它还经常同“于”一样,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第三,“夫”作为语气词可以用在句尾,也可用在句首。如用在句中,则往往是代词,相当于“这个”、“那个”、“那些”。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四,“焉”除作为语气词外,常作为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例如: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例(1)的“焉”,有指代作用,相当“于之”、“于此”。例(2)的“焉”则相当于“安”,是“怎么”的意思。
第五,“焉”作“于之”解时,它实际兼有了两个词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兼词。“诸”也是个兼词,相当于“之乎”。
以上系统讲了虚词的用法。下面请你对课文中的部分虚词进行分辨。
下列各组句中画线的虚词,分别都有两句的用法是一样的,请把另一个用法不同的挑出来,写明序号即可。
(1)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师说》)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用法不同的是:( )
(2)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用法不同的是:( )
(3)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游褒禅山记》)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蔺列传》)
用法不同的是:( )
(4)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肴之战》)
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肴之战》)
③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肴之战》)
用法不同的是:( )
(5)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用法不同的是:( )
(6)①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二章》)
③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指南录〉后序》)
用法不同的是:( )
(7)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孟子二章》)
②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促织》)
③天将以酬长厚者 (《促织》)
用法不同的是:( )
(8)①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治平篇》)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③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 (《毛遂自荐》)
用法不同的是:( )
(9)①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赤壁之战》)
②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
③得无教我猎虫所也 (《促织》)
用法不同的是:( )
(10)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过秦论》)
③荆轲废,乃引匕首提秦王 (《荆轲刺秦王》)
用法不同的是:( )
(11)①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③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蔺列传》)
用法不同的是:( )
(12)①向为身死而不受 (《孟子二章》)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孟子二章》)
③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 (《毛遂自荐》)
用法不同的是:( )
(13)①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②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雁荡山》)
③臣为韩王送沛公 (《鸿门宴》)
用法不同的是:( )
(14)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②窃为大王所不取 (《鸿门宴》)
③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用法不同的是:( )
(15)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蔺列传》)
②君幸于赵王 (《廉蔺列传》)
③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用法不同的是:( )
(16)①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过秦论》)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
用法不同的是:( )
(17)①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屈原列传》)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蔺列传》)
③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用法不同的是:( )
(18)①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
②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指南录〉后序》)
③动以朝廷为辞 (《赤壁之战》)
用法不同的是:( )
(19)①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促织》)
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
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
用法不同的是:( )
(20)①乃赏成,献诸抚军 (《促织》)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孟子二章》)
③妇人暂而免诸国 (《肴之战》)
用法不同的是:(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