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够把哲学的分类告诉我

没有那么深奥,我想知道的是高中政治哲学的分类
唯物辩证法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
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 等等,我政治不好都分不清不有很详细到每个概念只要有个大纲就行

关于哲学的内容如何分类的问题,又和给哲学下定义一样,从古到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下面来举几个例子:亚里士多德按照人类的活动把所有的学科----因为当时的哲学包括所有的学科----分为三类:
一、关于理论或认识活动的理论学科,其中包括数字、物理学(包括现在所说的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在他自己创办的学校-----Luceion, Lyceum(吕克昂学院)-----常常和学生一起边散步边讲学,所以他的学派又叫“逍遥学派”。这个学校的第11代继承人Andronicos Rhodjos(安德罗尼柯,约公元前1世纪)把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现象和研究著作编在一起,取名为《物理学》,又把一些讨论超感觉、超经验的抽象对象问题的文章编在《物理学》之后,取名《物理学以后诸篇》或称《后物理学》,拉丁文Metaphysica,中国最早把它译为《玄学》,严复按《易·系辞》中的说法最终把它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这个词在西方不仅指亚里士多德的一本书名,而且从13世纪起成了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即:关于超感觉的、经验以外的对象的学问。从黑格尔开始,“形而上学”这个词又兼有与辩证法对立的一种思维方法的意思。

二、针对实践活动,包括政治方面的和伦理方面的活动的实践学科,其中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

三、针对创造活动的创造性学科,其中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至于逻辑学,亚里士多德把它放在这三类之外,称之为工具学科。下面为看得更清楚,列一张表:
1、理论学科: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
2、实践学科:政治学、伦理学;
3、创造性学科:诗学、修辞学;
4、工具学科:逻辑学。
(说句题外话,现在中国的佛教徒为了宣扬佛教,就说佛教包罗万象,包括了哲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等等,他们不知道在古代哲学本身就是包罗一切科学的,宗教的理论基础都是一整套哲学,佛教也是一样的,古代不像现在把学科分的这么细。另外,佛教徒他们还经常说就算佛教是宗教,也是“科学的宗教”,这本身就是荒唐的!既然是宗教就无所谓科学不科学,在这个简介系列第一篇就说过了“宗教主要依靠的是信仰而不是理性”,佛教中也总是在宣扬要“信”,而科学的本质是理性的!佛学虽然是很了不起的,我本身也是很佩服的,只可惜现在学佛的人太愚昧了,而且也很看不惯现在的佛教徒为了拉人入教,愚弄那些信徒和老百姓,真的“无所不用其极”啊!!!在这方面反而不如基督教从来不会说自己“不是宗教”或自己是“科学的宗教”去骗人来的好啊!)

古希腊晚期的斯多葛派把哲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三部分,其内容的范围都要比现在的这几个词所指的范围要广。它把整个哲学比喻为田地,逻辑学是这块田地的围墙;物理学(也就是自然哲学),是田里的土壤;伦理学是田里长成的果实。这种“三分法”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哲学派别,特别是柏拉图的哲学:古希腊最早的伊奥尼亚派已经创立了自然哲学,相当于斯多葛派所说的物理学的内容;苏格拉底创立了“道德哲学”,也就是伦理学;柏拉图吸收前人的思想,又加上了思辨的或逻辑的哲学,即古代哲学家所称的辩证法,相当于斯多葛派所说的逻辑学的内容。柏拉图虽然没有明确的把哲学分为以上三类,但他的思想和著作,却明显地可以按这种“三分法”来划分。

中世纪的神学哲学家Thomas Aqumas(托马斯·阿奎那,1224-1274)只按照亚里士多德的三类学科之一的理论学科把哲学划分为物理学、数学和神学(也就是“形而上学”)三部分。

西方近代哲学的创始人Rene Descartes(笛卡儿,1561-1626)将哲学分为:
1、形而上学,他把它比喻为大树的树根;
2、物理学,他把它比喻为大树的树干;
3、而大树的树枝就是包括伦理学在内的各门具体学科。
可以看出,他的分类法比较多地继承了斯多葛派的观点。

德国近代哲学家Christian Wolff(沃尔弗,1679-1754)将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大类:前者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和神学,它们又统称为形而上学;后者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是一切学科的导论。沃尔弗的哲学分类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下面就专门把他的分类列张表:
1、理论哲学(形而上学):
(1)本体论
(2)宇宙论
(3)心理学
(4)神学
2、实践哲学:
(1)伦理学
(2)政治学
(3)经济学
(导论:逻辑学)

黑格尔把他的哲学体系分为三大类:
一、逻辑学。他的逻辑学不是形式逻辑,而是与形而上学合流的逻辑学。
二、自然哲学。
三、精神哲学。
他的分类基本上继承了斯多葛派的三分法。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Benedetoo Croce(克罗齐,1866-1952)把他的哲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包括两个分支。
一、理论哲学,包含美学和逻辑学两个分支;
二、实践哲学,包含经济学和伦理学两个分支。

下面列张表,让大家能看得更清楚:
1、理论哲学:
(1)美学
(2)逻辑学
2、实践哲学:
(1)经济学
(2)伦理学

举了这么多哲学分类的例子,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一下哲学内容的一个大概。每个哲学家都各有他们分类的理由,而这些理由也同他们各自的哲学思想观点有紧密的联系。

如果不细究各个哲学家的具体观点和分类,而只是综合性地概述一下西方哲学史上普遍流行的分类法,那么,哲学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一、“本体论”(ontology)
“本体”这个词来自拉丁文on(是、存在、有)和ontos(存在者)。16世纪末17世纪初德国经院学者Rudolphus Goelenius(郭克兰纽,1547-1628)第一次使用“本体论”这个词,并把它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词。一般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指关于being as such(存在本身)的理论研究。18世纪由于理性主义哲学家沃尔弗用“本体论”这个词来表示关于beings(存在者)本质的研究,这个词便比它的同义词“形而上学”更具有了突出的地位。20世纪,由于对“形而上学”的革新,“本体论”变得更为重要了,特别是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那里。但英美分析哲学则反对任何形而上学和本体论。

“本体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两种用法:一个是包括“宇宙论”(Cosmology)在内,一个是不包括“宇宙论”。“宇宙论”这个词最早也是由沃尔弗使用的,这个词在哲学史上一般指关于宇宙的起源、结构、发生史和归宿等问题的研究,目前一般还是把“宇宙论”包括在“本体论”中的。关于“存在的本性”这个问题,从“本体性质”上来分,有唯物论、唯心论、中立论、合一论等等;从“本体数量”上来分,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关于宇宙的起源、生成的问题,可分为机械论(或称决定论)和目的论。

二、“知识论”(或称“认识论”,cpistemology)
这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能力范围、限度和真伪标准的研究。这个词源于希腊字episteme(知识)和logos(理论、学科)。从“认识能力”来分,有独断论、怀疑论、实证论,也可以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从“知识来源”来分,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批判主义;从“知识的真伪标准”来分,有反映论、融贯说、实用说等等。

三、“价值论”(axiology)
这个词源于希腊文axios(有价值的)和logos(理论、学科)。价值原指商品交换价值,19-20世纪,在一些思想家的影响下,扩大到不仅指经济现象,而且包括伦理道德、美学甚至逻辑的现象之中,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综合的专门学问,叫作“价值论”。这个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Paul Lapic(拉皮埃,1869-1927)提出并使用。“价值论”是关于事物对满足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的意义的研究。

西方哲学史上的各派哲学家早已对价值有自己的研究和看法。北美哲学家、新实在论者W.P.Montague(蒙塔古,1873-1953)把哲学分为:方法论(相当于认识论)、形而上学(相当于本体论)和价值论三部分;价值论包括“伦理学”和“美学”两个分支。他的这一分类法在西方现、当代哲学中很有代表性。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谈天道与性命的方面比较多,“天道”约相当于西方哲学史上的“本体论”,包括“宇宙论”;“性命”约相当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价值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相当于西方“认识论”方面的内容,相对而言是很少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6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简单版)

第一部分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8、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9、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1、联系的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13、联系的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4.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寻求最优目标
15.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6.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7、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8、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勇于走曲折的道路。
19、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0、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1、矛盾的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2、矛盾的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但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6、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四)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创新观)
27、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2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第四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3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31、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
3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例:应用于正确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第五部分人生观、价值观
3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6.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
要求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7、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09
马克思说,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精华,按照这种说法, 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哲学,比如欧美哲学、德国哲学、犹太哲学、伊斯兰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等等;
不过从学理上看,也就是目前各个高校哲学专业的分类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两大类,西方哲学也就是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哲学的渊源发展,一般上从时间上分期,比如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基督精神学)、文艺复兴、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其中每个分期按照思想内容又可以具体的再分为各个流派;
东方哲学中以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为主,印度哲学主要以佛教思想为主,而中国哲学则则主要以时间为序来分期从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亦称朴学),然后就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哲学(主要指儒学)以现代新儒家为名出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存。
中国哲学的思想以儒、墨、道、法四家思想为主,不过汉代以后,墨家思想失传,儒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哲学史的发展是以儒学为主,道、法为辅,形成这样一个发展轨迹。

照你的补充,那就是想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我再补充如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两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主要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先有物质后有精神——来看待世界,它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即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先于并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第二,辩证法,即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包括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与本质)
第三,认识论,讲述认识的本质、过程以及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
(2)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即以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问题。其基本观点包括: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谁能把哲学的分类告诉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精髓是实事求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谁能够把哲学的分类告诉我
谁能够把哲学的分类告诉我 没有那么深奥,我想知道的是高中政治哲学的分类唯物辩证法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等等,我政治不好都分不清不有很详细到每个概念只要有个大纲... 没有那么深奥,我想知道的是高中政治哲学的分类唯物辩证法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唯...

谁能告诉我哲学(高中阶段学习的)组成的框架结构。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第二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第三节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了解国情 立足...

谁帮我做个哲学小报有关哲学的就成
1),古希腊泰勒斯是第一位哲学家,那时哲学是一切知识与智慧的统称,也是学科之母.到亚里士多德才对知识有了分科.古希腊神庙里刻着“认识你自己”,哲学从一开始就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问题来源于“我是谁”这一根本命题.2),第一个注重研究人本身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他重视人的美德,提醒人的无知...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认识论,方法论,唯物论,辩证法?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

谁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哲学从最广义的角度讲,我认为可以定义为“大量观念的集合”。人们对任何事物的任何看法都可以称之谓观念,看法本身也就是观念。因此一切学科都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哲学。但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是指狭义上的哲学概念。狭义上的哲学概念是哲人们对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些重大问题...

怎样彻底的分辨自己的哲学派别求大神帮助
在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十六—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错误地回答了意识和物质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哲学名词都有哪些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

谁可以推荐些哲学类书籍
在探索哲学的海洋中,我们能够找到众多引人深思的书籍。无论是东方的智慧,还是西方的哲思,都能为我们带来独特的启示与理解。在中国哲学界,孟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著作被誉为经典之作。孟子的《孟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阳明的《传习录》等,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引导我们思考人性、道德与...

谁能把老人教版高二的哲学知识点总结一下,要全!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