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五章思维导图:感受的根源——需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四种选择

                1认为自己犯了错

                2指责对方

                3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4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忽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例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甲认为他的感受是由他人的i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他感到失望是因为他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非暴力沟通鼓励乙进一步了解他的愿望:他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把愿望说的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把自己的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对方也会据此调整他们的行为,但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于热爱

                忽视感受与自身关系的表达方式

                        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指责让人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映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你们双方各有什么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

                不要习惯于指责对方,而要表达自己的需要

        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人的基本需要

                1自由选择

                2庆祝

                3言行一致

                4滋养身体

                5玩耍

                6情意相通

                7相互依存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社会文化不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需要。而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个人如果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是非常痛苦的。

        三个阶段

                一、情感的奴隶

                        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使我们的义务。显然这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

                        如果我们意识不到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我们就会指责他人

                        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人快乐

                二、面目可憎

                        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的代价太大,我们可能会恼怒、无动于衷,不再愿为他人负责,态度生硬

                        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三、生活的主人

                        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

                        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相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

        感受的根源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职责、批评、评论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何价值观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第五章思维导图:感受的根源——需要
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相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 感受的根源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

《非暴力沟通》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我现在跟朋友相约出去玩的时候,有几次我朋友迟到了半个小时,我很想责怪她,但是看了非暴力沟通的我,不允许这样做。我现在都会这样,我知道我当时的需要是准时,我的感受是焦急,我知道我的感受根源于我自己的需要,所以我不会去责怪她。我会说∶“你迟到了半个小时,我感到很焦急,因为我看重准时...

感受的根源——需要
每天发生的新鲜事情,会让我们产生多种情绪和感受,静下心来,好好体会,和感受呆在一起,找找背后的需要,如此,我们就会越来越平和,内心力量越来越强大,不会轻易被外界或者他人的行为带跑。

巜非暴力沟通》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1、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2、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责备自己 指责他人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

《非暴力沟通》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本章引入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我(感到)--- 因为我---”来认识感受和自身的关系。我感到沮丧,因为我最近又开始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了。我感到高兴,因为我加入了共同读书群,让我的生活不再那么单调,还...

5月27日读《非暴力沟通》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一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听到不中听的 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非暴力沟通之五--“感受的根源”
所以,一个人听到不中听的话,往往会有以下四种选择:一、责备自己;对于别人的责备,认同并顺应其思路产生自责、惭愧、甚至厌恶自己。二、指责对方;对于别人的指责,产生对抗,并驳斥对方。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被以某种方式对待时,我们发现自己产生了某方面的情绪,可能会有些伤心,因为...

《非暴力沟通》之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沟通不畅,关系破坏,是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正面表达感受和需要,往往一出口就是用批评指责的方式表达我们的需求。而我们在听到别人指责的时候,也不能够很好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家庭中,恋人夫妻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司空见惯。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妇女抱怨说:“你...

《非暴力沟通》——马揭尔.卢森林堡
一、非暴力沟通三要素:1区分观察与评论 2体会与表达感受(区分感受与想法)3感受的根源是需要 听了不中听的话生气时的四种选择 感受的根源---需要 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 体会他人的感受也和需要 二、愤怒与感激 想要充分表达愤怒,有以下四个步骤:①停下来,深呼吸,什...

非暴力沟通之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①责备自己。例如,有人生气地说:“我从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