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是习惯性去思考每件事情的意义
想太多的最大表现,就是喜欢思考每件事情背后的深层意义。
同事吃饭没叫你,你就会想到他对自己是不是有敌意,是不是自己哪里惹他讨厌了?
如此一来,你就容易陷入焦躁不安里面,一直在思考这个小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都可以让你陷入不间断的思考之中,试图寻找事情的意义。
这种高
内耗的思考,只会耗费自己巨大的
精气神。
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要时刻给自己心理暗示:别人没啥意思,自己不要想太多,这只是一些自然而然的行为,并不存在特别的内在含义。
2、只有头脑在思考,行动力跟不上
想太多的人总是在头脑里各种徘徊,预设了千百种方案或者结果,结果行动力还停留在原地。
因为他们追求内心的完美主义,对待每一件事都想要达到堪称完美的地步,因此一直在做各种对比和修正,迟迟无法真正去行动。
拖延症晚期患者说的就是他们。
其实,没有行动力的想法都是耍流氓。
只要尝试去做,然后在实践中才能得出真知,根据实际情况去提高,思维才变得有价值。
3、经常深思熟虑,却没有明确的结果
对于一件事情,你总是深思熟虑很久,几天,甚至是长达几个月没有结果,依旧在思考。
你总是想着通过自己的深思,证明某件事情是对的,自己的某个观点是有现实意义的。
但是这种“天马行空”过后依旧没有明确结果的行为,并非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
反而,这种做法很容易引发你的焦虑感,进而焦虑引发失眠,失眠引起精神萎靡不振。
一旦自己的精神状态受到影响,思维和行动力也会随之迟钝,做事效率低下,频繁出错。
自己在犯错之后,会陷入无尽的自责里面,又再次引起了胡思乱想,导致了不可逆的恶性循环的发生。
总是胡思乱想是“高内耗”行为,心理学家:3个方法可有效根治!
停止高内耗的3个方法:
1、接纳自我,知足常乐
萨特的小说《墙》里有句经典话语:
“人时时刻刻保持自我克制,是一件很愚蠢、很内耗的事情。”
不要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扛,什么包袱都要自己来背,要学会接纳自我,停止自我攻击。
比如,看到自己的同事脸色差,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代入想象,而是回归现实本身。
同事告诉你情况需要你排解,你就帮助她;如果她不想说,那么就让她自己好起来。
不要多管闲事,而是懂得让自己的头脑放轻松,学会知足。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运行需要有规律,凡事需要有个过程,不要过于苛刻地要求自己和他人,妄想一步到位,一步登天。
每件事情都需要实践出经验,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不拘泥于眼前琐事,放眼远方的精彩,才不会将自己困于当下的小执着,陷入胡思乱想没结果的不良境地。
感恩人事物,知足所拥有,学会接纳自己的真实,扔掉各种虚拟人设的标签,是减少自己精神内耗的第一步。
2、培养自己的
钝感力古人说:迟钝而有趣。
想要成为一个有趣而不是想太多的人,那么钝感力是必不可少的加持条件。
努力培养好自身的钝感力,我们就拥有了抵抗外界各种纷扰与压力的盾牌。
放慢自己的感官,让心休息,那么自己的不良情绪,就能得到很好的纾解。
一个有钝感力的人,他的生活一定会比较有趣,因为他懂得用身心感知世界,而不是用头脑设想世界。
很多时候,你若对事物不屑一顾,便能刀枪不入;你若云淡风轻,反而会遇见最美的风景。
3、学会放下,着眼当下
国际级
正念大师李勇:
想太多的人,其实大多是沉溺过往,以及奢想未来,从而耗费精力。
我们要懂得心疼自己,放下内心的执念,别去奢求太多,别过度思考,消耗自己。
自己的心情再糟糕,也不要放纵自己的脾气;内心再疼痛,也要允许自己一份清宁。
学会放下过往与未来的执着,时刻提醒自己把握当下,才能活出真实,活出自在,活出温暖。
如果总是让自己处于“想太多”的境地,那么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非常糟糕,诸事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