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雏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唐宋均有所发展改变,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清末逐渐被废除,1905年清朝进士科最后一试的结束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完结。科举制度是现如今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那科举制具体是怎样的呢?本文以明清时期的科举为例,为您阐述。
隋炀帝
科举的考试等级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由地方政府举办,最后院试合格被授予生员资格,就是我们熟知的秀才,有了秀才资格才能参加乡试。
乡试在各省的省城举办,由皇帝任命主考官,每三年举办一次,遇到庆典皇帝一般会加恩科,考试时间是每年的八月。中式称为“举人”。
现存最大的会试遗迹
会试在乡试第二年二月举办,也称“春闱”,由礼部主持,考试地点在京城,各省举人和国子监学生可以参与考试,属于中央机构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中榜者在次月可参与殿试。
模拟古代会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明清时期,殿试之前有一轮复试,正式殿试在保和殿,考试时间是一天,中榜者即为“进士”,可授予官职。
保和殿
科举的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状元试卷
科举的考生级别
文天祥曾是南宋科举状元
院试中榜者称为“秀才”,相当于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优秀初中生。
乡试中榜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相当于现在优秀的中考毕业生。
会试中榜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相当于现在优秀的高考毕业生。
殿试中榜者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相当于现在优秀的高等教育毕业经过公务员考试面试合格的群体。
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观点与总结,仅供参考,欢迎补充。
九品中正制:曹丕继位之后,采用陈举的建议创立的,也称九品官人法,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主要是设置中正官,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一般情况下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来源于网络
中正官主要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仕人,主要根据家世,品行进行品级的确定。
此前曹操的“唯才是举”措施对世家大族有不少的打击和压制,曹丕上位之后采取九品中正制原意是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并且缓和和世家的矛盾。因为中正官一般都是由世家出生的大官兼任的,但它同时也包含“唯才是举”的精神。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也已经变成门阀世家的政治工具,流于形式,变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随着门阀的逐渐衰退,九品中正制备废除,科举制顺势而生,起源于隋朝大业年间,逐渐兴起,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共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以通过考试,以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所以称为科举。允许自由报考,选举权归中央所有,以成绩定名次为主要特点。
来源于网络
唐朝,宋朝等在科举制度上都有不少的完善和改动。武则天时期创武举,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变得十分完善,以明朝为例,考试程序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考生应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录取后再参加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支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过了府试没过院试称童生。
来源于网络
乡试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会试。
会试由礼部主持,逢丑、辰、未、戌年的3月举行。会试录取者称贡士或进士。
殿试在会试后的同年4月21日举行。凡贡士均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一甲第一名称榜眼,一甲第三名称探花。
早在400年前,史上第一个傀儡皇帝——汉献帝,就尝试了科举(由于只是一次尝试,没形成制度,所以不叫科举制)。
当时,董卓虽然死了,但是李傕、郭汜当道。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但是他很想自己主政。想要主政,不仅要读书,还要有自己的人,日后好有机会反抗奸臣。
他派人搜罗了四十几个儒生,当场考试,成绩上等的封为郎中,中等的封为太子舍人,下等的淘汰——这要比隋朝开创科举制早了差不多400年!
考完之后,刘协还写了一道诏书,曰:“孔子曾经叹息说:‘学习不深入啊’,不深入学习,过几天就会忘掉。如今年老的儒生有的都六十岁了,背井离乡,还为了生计发愁,没时间专心学习。他们入学的时候还是个孩童,回家时已经白发皓然,却空手而归,最终还要栖身于耕种,从此再没有追求荣誉的盼望,朕很同情他们。那些本次没有录取的人,虽然回家了,但是也准许你们做太子舍人的候补队列!”
大家知道,当时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叫做察举制,也就是推荐的方式。一个人只要有名望,就有机会得到推荐,入朝为官。
察举制有一些问题:首先,得到推荐的人,很多都是名门望族互相推荐,布衣得到推荐的机会很少。而且,布衣即使得到推荐,也更多是因为人品好,至于是否有能力,就不好说了。再者,有些有能力的人,也许并不盛名,得不到推荐,也没有入朝的机会,所以察举制的弊端还是很严重的。
而刘协这次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让儒生们看到了希望,觉得自己的前途有了方向。因此,当时长安专门写了歌谣歌颂刘协:“头白皓然,食不充粮。裹衣褰裳,当还故乡。圣主愍念,悉用补郎。舍是布衣,被服玄黄。”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独创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被用来选举人才,它是从隋朝开始出现,在唐朝逐渐完善,延续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的。那么科举制的内容有哪些呢?科举制的内容最开始是比较广的,但是因为后期这一制度逐渐僵硬,没有创新,因此在封建社会的后期,科举制度的内容就被渐渐减少。如果以隋朝作为科举制度的开端来算的话,科举制度一共历经六个朝代。其中隋朝在科举制度的内容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唐朝是所有朝代中科举制度的内容最丰富的,唐朝最主要的科举制度的内容有墨义、口试、策问、贴经、诗赋和武举等。武举是科举制度的内容中比较不同的一种,它跟前面五种内容都是考察学问不同,它主要考察的是武艺。宋朝在科举制的内容上也有所改变,因为宋朝“重文轻武”,因此武举便被废除了,同时因为墨义和口试太过僵硬,所以宋朝也将这两种内容舍弃了,着重考查经义、诗赋和策论。到元朝时,科举制度的内容再次被改变,主要考查“经”。而明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则变得狭隘,只考“八股文”,这有点类似于宋朝时期考查的经义。而清朝则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的内容,并没有作其他改变。科举制的内容随着朝代的更替而逐渐改变,越到封建社会的后期,科举制度的内容局限性也越大。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独创的考试制度,因为一直采用“分科取士”这种方法录取人才,所以这一制度也被人称作是“科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才逐渐完善,所以说科举制的完善经历很长的一段路程。从隋朝开始计算,科举制一共经历了六个朝代,在这六个朝代中,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四个朝代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的贡献最为巨大。这四个朝代分别对科举制作出了不同方面的完善。其中唐朝侧重于科举制的内容,唐朝是所有朝代中科举科目最多最完善的一个朝代,最先举行考试来实行科举制,创造了武举和殿试,奠定了科举制后期的发展。宋朝侧重于科举制内容的创新和科举制形式的确定,宋朝明确规定科举考试的举办时间——三年举行一次,而且宋朝对考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这些考试内容更加的贴近实际。同时宋朝还首创了誊写和糊名制度。而明朝则侧重于科举制的等级创新和对徇私舞弊的防范,明朝对徇私舞弊的防范尤其严格,是所有朝代中最为重视公平的。在科举制的等级上,明朝明确规定了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清朝侧重于科举制等级的革新,它在明朝等级发展的基础之上将科举考试等级分为四个等级。科举制的完善主要历经了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四个朝代,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科举制完善的主要方面在于科举制的内容、形式、等级和管理。
作为中国文学史中一个标志性人物,李白的能力毋庸置疑,那么,这么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为何终生不走科举道路,反而奔走豪门,通过“走后门”的途径进入仕途?
当时的背景就是这样,读书人必须走科举这条路。李白凭什么不走?当然他有自己的借口:我是天才,我懒得考进士。但这是托辞。实际上李白有难言之隐,跟他的身世有关。他没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通过科举取得入仕资格,是唐代文人最普遍的选择,无论是杜甫、白居易,还是韩愈、柳宗元,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利用科举得到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李白却偏偏特立独行,放弃科举,这是为何?绝大多数学者的解释是,李白心高气傲,“不屑于”走科举道路。
王元明认为这一说法很不妥当,放弃科举而去“走后门”,未必是因为心高气傲,在奔走豪门的过程中,李白往往是以牺牲尊严和人格为代价的。
显而易见,李白并不是不想参加科举考试,而是无法通过地方官“政审”这一关。在这种情况下,李白不得不放弃科举考试,转而寻求达官贵人推荐。
唐科举制和明清科举制的不同
不同:(1)考试内容不同:隋唐科举重考经书背诵理解和诗赋、时务策的写作,对文学水平和治国治民的见解要求较高;明清科举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文体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观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2)影响不同:隋唐科举能选出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入各级政权,有利于社会...
科举制度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有何区
考试的严格程度不同:唐宋两代,“主要的考试只有一次”,明清却要从下到上一路考下来.先在州县考,叫“童试”;然后再省里考,叫“乡试”;然后在部里考,叫“会试”;最后在宫里考,叫“殿试”.层层选拔,层层淘汰,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出人头地.所以很多读书人,一辈子就耗在考场上了.
隋唐科举制度与明朝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在考试内容上不同。明清时期考生做八股文,答案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隋唐科举制与明清科举制的不同 其造成的影响是?
唐朝时期: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重要人物。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为了能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清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3、宋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4、元代:元代的科举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
明清实行三级考试,首先是乡试,由各省主持,每三年一次,考中称为举人;其二是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举行,考中为举人;最后是殿试,皇帝亲自主持,主要考策问,殿试不会淘汰会试录取的人员,仅排出名次,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四、两个时期的科举制度的作用不同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宋朝时期和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考试的科目丰富多样,这是宋代科举与清代科举的第一个区别。宋代科举与清代科举另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考试内容。清朝的时候以理学为根基,科举考试的根本就是以八股文为主,主要是继承的明朝的科举方式。宋代因为科举科目更多,考试的内容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就以双方的进士科为例,清朝作为考试根本与标准...
科举制从唐代到明清产生了哪些变化?科举制的利弊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代科举考试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
唐宋科举制与明清科举制区别有哪些?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明清时期,殿试之前有一轮复试,正式殿试在保和殿,考试时间是一天,中榜者即为“进士”,可授予官职。保和殿 科举的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隋唐的科举与明清的有那些差别
隋唐科举制 隋设科举,以明经、进士两科取士。唐朝沿袭,并有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兴起,要求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参政机会;唐朝用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办法,以此选拔合格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笼络士人等。考试内容,有经义、帖经、财务策、诗赋等,考生的来源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