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做《你的经历是怎样塑造你的生理特征的》(How your biography becomes your biology),书中作者提到:
长期生活在恶劣的应激压力环境中,会改变个体的大脑结构,影响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加工模式,甚至身体怎样反应(激素产生水平、心率等等)。
也就是说童年逆境可能从一开始就在改变人的大脑,从而改变个体对于压力应激(stress)的易感性(vulnerability),使人在以后会更容易受到身心情绪上的困扰。
由美国医生Felitti和Anda等人发布的童年不幸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研究发现:
长期处于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包括目睹母亲遭到暴力对待、父母离异或分居),其身心健康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羞耻和愧疚感
尽管社会舆论在变得逐渐包容,但是父母不和,父母离婚始终是一种家丑,在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个孩子很难摆脱这种羞耻感。
另一方面,不少孩子在遇到父母吵架的时候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对孩子抱怨:“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吵架的时候都会两边哄,你怎么都一点都不会?”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毫无缘由的指责,孩子会莫名的产生愧疚:“是我不好,我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做父母之间的粘合剂。”
敏感和讨好
朋友说,有一次,她父母在吵架时,妈妈“逼着”让她站队,让她指责爸爸的不好,这让她夹在中间,很痛苦,于是她会分别偷偷的在爸爸妈妈面前说让他们开心的话。
处在父母不和的家庭中也让她练就了一项必备技能,敏锐的扑捉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捕捉到他人的需求并及时地满足。
这就是有些大人们口中的所谓的“懂事”和“情商高”吧,会尽量照顾好自己和别人,不需要父母操心。
父母不和是很多原生家庭中都存在的问题,
或许那些看似乐观的灿烂笑容背后就隐藏着创伤和痛苦,这种伤害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将是一个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