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一天天的年纪大了。天天呆在家里无事可干。捡垃圾,一可补贴家用;二是自己也有点事做。和乐而不为。农村来城市生活的很多老人,大多数都是那种比较喜欢劳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于是不想成为自己孩子们的负担,所以就会捡些垃圾补贴生活费用。
老年人身体逐渐衰弱,力不从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感到对周围的事物都失去控制。这会使老年人心理产生焦虑的感受。拾集旧物作为一种心理补偿,可以使老年人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
扩展资料
深入理解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子女最需要的是深入理解,理解老人捡拾垃圾行为背后的补偿心理情结,不要简单否定和排斥,不要一味抱怨和斥责,更不要强硬粗暴地盲目阻止,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不要轻易地当成坏事,更不要当成丢面子的事。
作为子女,应该学会心理换位,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体谅老人捡拾垃圾背后的种种心理需求。恰当应对理解了老人捡拾垃圾的种种心理需求,子女就可以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迂回应对策略。
心理咨询师认为,老人出现这种“怪癖”很多时候是因为出现了心理危机,把捡拾垃圾作为精神寄托,排解独居所带来的失落感、孤独感、焦虑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要彻底治愈“囤积症”,需要家人子女给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同时引导老人走出家门参与文体活动,建立新的社交圈,让晚年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
扩展资料:
另外,如果家里的老人突然出现了爱囤积、爱捡破烂、爱攒东西的情况,首先要考虑他们是不是罹患了老年痴呆。一般来说,判定老人的捡垃圾行为是否为病理性,主要观察其捡垃圾的目的:如果不会分类和整理,也不出售废品,病态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老人囤垃圾的行为不是病理性的,子女要对他们这种行为多些理解。汉阳医院精神科袁梅副主任医师认为,有些老人爱囤垃圾是因为曾经的苦日子让他们缺乏安全感,需要满满一屋子东西给自己带来充实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对他们来说是某种精神寄托。
如果子女硬要改变他们这种不好的习惯,也要讲究方法。袁梅副主任医师建议,可以让老人上老年大学,或者帮忙带带孙子、孙女,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更丰富,将注意力从囤积行为转移到其他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对他们来说是某种精神寄托。
汉阳医院精神科袁梅副主任医师认为,有些老人爱囤垃圾是因为曾经的苦日子让他们缺乏安全感,需要满满一屋子东西给自己带来充实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对他们来说是某种精神寄托。
如果子女硬要改变他们这种不好的习惯,也要讲究方法。
有些老人表示不缺钱,就想找点事做,还有的老人是节约意识。
心理咨询师认为,老人出现这种“怪癖”很多时候是因为出现了心理危机,把捡拾垃圾作为精神寄托,排解独居所带来的失落感、孤独感、焦虑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要彻底治愈“囤积症”,需要家人子女给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同时引导老人走出家门参与文体活动,建立新的社交圈,让晚年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一些老年人经历过比较艰苦的生活,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勤俭是可贵的品质,应尊重和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应过多地责怪他们。
人是社会的人,老年人退休以后,减少了跟社会的接触,会有种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应通过社会活动增加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社区可发挥下沉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人员的作用,定期走访空巢独居老人,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
“孤独是老年人内心比较大的问题,独居老人爱捡东西的现象更为明显。”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院长李先富说,有些老年人爱捡垃圾,其实有利于废弃物品再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可以引导他们做垃圾分类的志愿者。
老年人需要有精神寄托和自我认同,通过捡拾废品换来钱物贴补家用,这让他们从内心感到实现了自我价值,久而久之就会成瘾。“子女应考虑父母的内心需求和感受,有时间多陪伴父母,减少他们内心的孤独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楼道垃圾桶经常被一个楼的几个老年人翻腾,他们生活在高档小区里面,子女们都生活的挺富足,但是他们家的老年人还是爱上了捡垃圾。这是为什么呢?一直让我疑惑不解。后来通过跟一些老年人聊天,发现了这些富足老人捡垃圾的爱好了。
A张大爷,退休教师,儿子在一个五百强单位工作,生活很富足,坐标北京。
据张大爷家人及他本人叙述:年轻人体会不到的,老人捡瓶子对他是一种乐趣,虽然他知道没几个钱,但是捡了一大堆东西的成就感是很强的,而且还锻炼身体。这是钱买不回来的。
人和人的关注点不同,那些瓶子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对省吃俭用的老人,长年养成废物利用的习惯,那些瓶子会吸引他的注意力,不去捡,心里会很难受,一直挂念。只有捡回来,压力才能释放。
所以不是自尊心,而是思维惯性,过惯了苦日子,什么都要省下来的思维作怪。
B李大妈,小区回迁户,房子有四套。他女儿说她老年人这样做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受到过去贫困的折磨太深,即使后来生活好了,一样有这样的担心。所谓“见过鬼还不怕黑么”,因此比较节俭,不忍浪费。
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身体逐渐衰弱,力不从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感到对周围的事物都失去控制。这会使老年人心理产生焦虑的感受。拾集旧物作为一种心理补偿,可以使老年人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
我们这儿是拆迁户小区,有个老头,大概六七十岁,家里条件尚可,就在这里有栋楼,穿的还可以,智商也正常,没有残疾,有儿有孙。可是我不止一次见到他翻垃圾桶,捡一些瓶子纸盒之类的。我平时也有把瓶子攒起来给长辈卖的习惯,勤俭节约是美德,不丢人,哪怕路上捡瓶子回家攒起来卖更不丢人,这是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可是,翻垃圾箱我就不理解了,虽然可能获得更多的瓶子,但是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几点呢?
作为子女,很多时候是不理解或者不能容忍这样的,几万一平米的房子用来堆放瓶瓶罐罐,和垃圾是极其不划算的,而且也不卫生,子女们更多的是对老人的担心。
1-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卫生。老年人体质随着年龄增长下降,抵抗力也下降了,他们大热天的把手伸进垃圾桶,甚至进去垃圾房,各种病毒病菌就不说了,万一还碰到钉子、玻璃、小刀之类的怎么办?捡垃圾换的钱还不够医药费呀!还有家里有小孩,捡完垃圾都不一定会马上洗干净,然后就在小孩身上了呢。
2-其次,捡回去的瓶子之类的肯定不会马上卖,会攒起来,肯定占位置啊,房价这么高,却让垃圾占了大部分位置,很不值得吧。不过像这有钱的人直接拿个车库来装捡来的垃圾,就另当别论了()?
3-最后,捡了垃圾就能精神生活丰富了?就拿我外婆来说,她也有捡垃圾的习惯,家里堆的到处都是,每天也都计较这卖了几毛钱,有时候卖少了几毛就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这些卖瓶子的钱让她更不敢好好享受生活,老是觉得捡瓶子这么辛苦,又脏又累,更舍不得花钱了!
对比起来,在垃圾堆里捡瓶子纸板的行为,弊大于利。有些老年人总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不考虑存在的风险,最后风险降临也许就是倾家荡产后悔莫及。
老人可能把捡瓶子当成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以及周围人对她的情感的忽视可能会导致她们低自尊,不认为自己去捡垃圾是很不好的事。曾经看到一个老奶奶,她的女儿在中年发生了感情危机,后来就会她经常会看到她在外面捡瓶子。
富足的老年人捡垃圾的嗜好多起来,说明现在子女们陪老人时间越来越少。
多些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吧,就像他们以前怎样耐心陪护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