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为什么有老年人在捡垃圾?是什么原因造成老年人要这样?

如题所述

城市里的老年人捡垃圾,是社会化的产物,随着城乡合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失去土地,还有老一辈人退休工资偏低,子女又在外地,又照顾不到老人,多数老人没有技能生存,特别是城中村小区农民,不知道干什么,还有再生资源回收店又很多,促进了老年人有事可做的局面。

在我们这些二三线城市,开店收废旧物资的店主基本上是外地人,各农村小区里都在回收点。特别是大量建房的小区周围,意味着前后都有很多废品,且数量极多,而且收废品的还有车,形成产业化。这些外地人不讲所谓的面子,本地人却好面子,不敢公开去收废品,长期潜意默化的影响下,渠道是被外地人给把持着,本地人看着他们大车拉出,也就会产生一种影响,一部分子女也允许老年人去捡。

现在捡垃圾的队伍很大,每一个小区都有,连中年人都有捡的,每一个小区里都有扫地、浇花、保安,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些拾荒者又不偷又不抢,也是一种职业劳动,相当适合这些低自尊的人群。退休的老年人中,有一部分是子女不顾他们,常期这样很孤独,会形成孤僻、偏执、失去自我,有些老人的退休工资都不低,可无事做,手里不捏点东西还不自在。

这一代的老年人都经历过最艰难的时代,有着极强的怀旧思想,节俭是印刻在他们的内心里,每次跟他们聊天,都会回忆他们的艰难岁月和光荣历史。我们经常去小区里打工,老年人看着我们做活很辛苦,倒开水不用愁,会主动帮我们去倒,农村人喜欢带着大瓶子茶水去工地上。有这些捡垃圾的人还是好,这些人好蚂蚁雄兵,让再生资源得于开发,很多物品需要原料,比如纸板和塑料,哪有这么多木材和石油副产品原料,这是为我们所购的商品得于低价的重要原因。

这些城市再生资源卫士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的年轻人太宠溺成高自尊心的人,又脆弱又高敏感,还自命清高,有的人连做饭都成问题。我们小的时候,放学回家还要帮父母做饭,周末还要上山砍柴,夏季还会上山拾菌子赚点零用钱。我们眼中的垃圾,在富人的思维里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宝贝。

在城市拾荒者中,多数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有些是生活中遭遇疾病返贫,他们不得不以拾荒来减轻负担;有些是退休后没有事做,在老厂下岗后拖到退休,看着这些东西弃之可惜,反正也不是丢脸的事,我们习惯于称为老工人;有些是在小区扫地浇花,没有什么技能,土地也没有了,顺便遇到了就捡回去,小区里不要的旧家具,物管人员不允许丢大件东西,只好送给这类人;城中村的老年人就更多了,虽说是条件好多了,但与子女分开过后,又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工作与技能,只好加入这个行业大军;有一部分是白天不好意思,晚上去淘垃圾,生怕白天遇到熟人;跟随垃圾车的工人是基本上都拾荒,反正是工作中很脏,不捡白不捡;在工地上出苦力的小工也有一部分人捡,顺手带着比空手好,反正工作很脏,有些在装修后的垃圾,东家又不要,收拾完后顺带着卖了。

在这些拾荒大军中,只有一部分人是家庭条件可以,但老人较偏执还吝啬,总觉得让别人捡掉有点鸡助。大多数子女不允许老人拾荒,怕给子女们丢脸,捡垃圾的人大都是低自尊,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反正又没人给钱用。社会进入自苦自吃的时代,基本上不会关心别人,有些冷漠,还有外地人连捡带收,还能致富,无形中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农村人在城中,没有土地,没有退休金,更没有收入,没有工作,习惯了劳作,反正这个工作也不累人,不捡白不捡,更没人给一分。

总之,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有捡了发家的,跟工作是一样的道理,做惯了收购,连拾荒带收购,遇到一个大工地、大厂矿、大公司的废旧物资,比打工的收入还可以,这是一份产业。底层的拾荒者固然是贫穷的,产业上层的人有买房买车的,还不计其数,正应了那句行行出状元。很多拾荒者是农民工,下班顺便拿去卖掉,反正收响的店铺还是很多,回到家也是空着手,没什么丢脸的。拾荒者多了,原因也很多,这个时代创造的垃圾太多,总得有人处理,这是一份产业,应该是社会化产物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2
其实城市里捡垃圾的老人大多数都有退休金,只不过他们不甘于生活的孤独,所以才想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造成这样,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子女们不能经常陪伴自己父母身边。
第2个回答  2020-09-02
主要是老人生活压力大,而自己的子女不提供帮助,或者没有能力帮助老人,只要捡些垃圾卖钱,补贴家用。
第3个回答  2020-09-02
因为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贫穷,或者是他们想独立自主,不想依赖自己的子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