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分为哪几个时期

如题所述

公元前21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中国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此时,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作战方式是集团列阵正面冲杀.到商代以后,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对军队指挥,要求行动统一,严厉管理.这种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以胜寡,强可以胜弱,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失传,但在后来问世的《左传》、《孙子兵法》等书中,还保留着一些片断的引文.
3发展时期
约从公元前 8世纪初至前 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引起了士兵成分的变化和兵器的改进,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也随之变化.为适应这些新情况的需要,产生了统率军队的专职将帅,涌现了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著名的《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代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孙子兵法》提出,军事斗争必须巧妙地运用权谋,即“上兵伐谋”,“必以全争于天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军事家所期求的最理想的战争结局.它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天命观,以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指出战争获胜不取决于鬼神,只要能够做到“知彼知己”,就可以“百战不殆”.它提出了“以正合,以奇胜”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思想.《孙子兵法》还指出,战争胜负是由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事等因素所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阶级要修明政治,顺应民心.这些思想,也为《孙子兵法》同时代的其他兵书和论及军事的著作所重视.战国时期,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又进了一步.例如,传为军事家吴起所著的《吴子》,就探索了战争的实质,论及战争发生的根源,并把战争分成几种类型,赋予定义,提出对付各类战争的方略.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兵法》,更主张抛弃“责仁义,式礼乐”的思想,要求用战争手段解决社会混乱局面;其作战思想则特别强调“贵势”和以奇制胜.这些主张,都是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提高时期
从公元前 3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中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的王朝的统治和更迭.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就战争种类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统一疆域的战争,有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民族起义的战争,又有国内诸民族贵族为了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就军队发展而言,兵种和兵器装备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但有了独立的骑兵,而且舟师水军参战的数量也更多了.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加强步、骑、水军等的配合作战,使得战略战术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通过战争实践,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秦始皇的大规模筑长城、修驰(直)道、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建设边防的战略思想,有重大影响.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决策,收揽民心,分化对方,争取同盟,孤立项羽,取得了战争胜利.西汉王朝在对北方匈奴贵族的反击作战中,由名将卫青、霍去病率独立的骑兵集团主动出击,快速机动,远程奔袭,以及正面冲击,翼侧迂回等作战行动,创造性地发展了大规模使用骑兵的战略战术.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并对作战指挥机构以及步兵、骑兵的协同作战等作了论述.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从汉到隋曾多次发生过从黄河流域向江南进军的大规模战争,大都是步、骑兵和水军多路并进的多兵种大集团的配合作战.其中,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晋灭吴之战,东晋苻秦的淝水之战,以及隋灭陈之战最为著名.在这些战争中,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以及作战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李筌的《太白阴经》认为,战争的取胜决定于国家政治的优劣、力量的强弱以及谋略的运用.到了辽、宋、西夏和后来的宋与金、蒙古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统治时期,互相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战争频繁.这时期,随着生产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火器和复杂的装备器材,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宋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军权由皇帝绝对控制,军队作战能力低下,造成屡战失利.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并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这时,许洞的《虎钤经》和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了非议.南宋名将岳飞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率“岳家军”突破皇帝“钦定”的作战旨意,采取步、骑配合的灵活战法,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陈规在《守城录》中,记录了军队开始使用火器和改进城防工事进行防御作战的方法,主张“守中有攻”,对城市防御战法有所创新.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均以骑兵见长,特别是后来兴起的蒙古族,建立了兵牧合一的制度,充分发挥其骑兵优势,以高度的机动灵活制敌,并善于学习和利用敌方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其军队的装备.蒙古贵族和后来建立的元王朝战胜南宋时,采取远距离的战略迂回和步、骑、水军联合多路进军,实施大集团军队的战略进攻.以上的实践经验和兵书内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古代的军事思想.
5继续前进
大约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约从明朝至清朝后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境地,不但有连绵不断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民族起义战争和统治者的平叛战争等,而且外国也开始入侵中国.这一时期,由于火器的改进和从外国引进部分先进兵器,出现了独立的水师、炮兵、工兵及其他技术兵种,加以作战对象发生了变化,因而在建军和作战指挥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时,一方面出现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单纯防守作战的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也在不少兵书中出现.明代杰出抗倭将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就是这种革新思想的代表作.他根据沿海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倭寇火器装备的特点,对阵法作了重大改革.他制定了以 12人为单位的“鸳鸯阵”,把它作为战斗队形的基础.何良臣的《阵纪》一书,对于军队组训和战法的论述,也具有革新的内容.孙承宗主编的《车营扣答合编》,反映了在大量火器装备部队后,编制和战法的改革.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则试图从军事理论、建军作战、兵器制造使用、天象地理、江河海防诸方面,提出实行军事改革的依据,以求振兴明王朝的武备.清王朝建立以前,后金(清王朝前身)与明军发生萨尔浒之战,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夏允彝《幸存录》)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发挥其步骑协同作战的长处,对明军的多路进攻实行各个击破,反映了军事指挥上的新思想.乾隆以后,统治者局限于骑射为满洲之根本的思想,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在军事上逐渐趋于保守落后.但是,也有不少人针对这种状态,提出了某些革新思想.例如,惠麓酒民的《洴伪百金方》,主张团结民心,实行兵民联防;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提出京城要建立多层次设防的思想;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强调平时对军队严格训练,战时才能取胜等,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1
个人认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分期不大明显,但分类较明显。有以春秋战国及三国的“抢地盘”式的对内争夺思想,有两汉时“赶跑了就行”的对外驱逐思想。
愚认为火器的诞生并未对我古代军事思想有太大影响。直到1840年和英国人打时,仍旧视火器为步兵的辅助武器,并未认识到其价值。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1、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2、以“礼”和“刑”为治军基础。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1、形...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沿革大体分为哪几部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二)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四)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 形成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三个时期如下: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此时,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在这个时期,军事思想初步形成,但尚未有明确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战术。第二阶段: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像孙子、吴起等伟大的军事家,他们的著...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过哪些时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 萌生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这一时期,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军队成为国家机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军事思想开始萌生,在甲骨文、金文和《尚书》等古代史料及《军志》、《军政》等兵书中都有反映。2. 形成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分为哪几个时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分为发展时期、提高时期、继续前进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时期约从公元前 8世纪初至前 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

军事思想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分类可分为(多选)
1、古代军事思想 指夏朝至清朝前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40年)几千年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军事理论。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2、近代军事思想 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军事思想初步形成。其特点在于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以及以“礼”和“刑”为基础的治军理念。第二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军事思想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特点包括形成较...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及其经典著作的尝试论述发展历程,以及《孙子兵法》的...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形成、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 1、萌生时期: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即夏、商、西周时期。 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部落间的战争,人们对军事问题也开始有了一些初步思考。夏王朝正式建立奴隶制国家,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军队成为国家机器中...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述如下:一、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中国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此时,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奴隶主对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