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的见解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个性,品质以及对他的见解是什么呢?

  武汉大学历史系唐长孺教授谈诸葛亮

  一、有关诸葛亮评价问题
  诸葛亮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里边的一个完人。从当时一直到后来,从来没有人对诸葛亮有贬辞的。从陈寿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后的《评》以及他《进〈诸葛亮集〉》的表,都对诸葛亮非常的推崇。在《评》上说诸葛亮的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总之,说他“诚信公道,赏罚严明”。正是这样,首先他得到人民的爱戴。《评》上边说他“用法严峻”,但是人民是畏而爱之。他如此的权重,但是后主对他不疑。他的地位相当于汉献帝时的曹操跟曹魏中后期的司马懿,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中,但是后主一直信任他,对他是不疑的。在政治上历来对他非常推崇。陈寿《评》里说他“管、萧之亚匹矣”,是跟管仲、萧何差不多的人物。后来唐代杜甫的诗,说他“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都是对他极端地推崇。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陈寿的《评》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说他“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用一个疑问词,“非其所长欤?”在他的上书的表中也说他善长的是治国,但并没有贬低他的军事才能。上《进〈诸葛亮集〉》的表中,陈寿说他的军事才能,“长于治戎,短于应变”,他是擅长于治军,可是“短于应变”,即“出奇制胜”,是其所短。他“长于治戎”,这是裴注引《袁子》的话,袁准是晋朝人,说诸葛亮用兵的特点,一个是“安静”,第二就是“坚重”,他不崇尚出奇制胜。但陈寿是不是真的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呢?并非如此。他说诸葛亮“长于治戎”;他在传末还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赞赏的,当然是他的军事才能,说他是“天下奇才”。陈寿在诸葛亮死后还专门在传中写上这一句,在他的上书的表里边也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在下面又说,“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当时碰到的是司马懿,就意思是说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抗他,所以说实际上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绝对没有贬低。只是说他从事政治跟军事二者之间,他尤其是政治更善长。在军事上来说,他在治军这方面见长,而不是出奇制胜。这个说法,我看还是正确的。
  诸葛亮时,魏延曾建议出兵子午后,诸葛亮没有听他的话。这一点,后人是有点议论的:魏延这个计划还是对的,诸葛亮是坐失良机了。但是诸葛亮自己曾经讲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他一生谨慎,他的治兵也就是“安静”、“坚重”,不轻易冒险,正如兵法上所谓“先为不可胜,然后能够取胜”。他固然对魏作战没有取得“尺土”,但是除失去街亭外,他也没有遭到很大的挫败,也没有人能打败他;而且诸葛亮的治军之才,据历史记载,他的兵士跟居民相杂,就是说当时不仅蜀汉人民对他十分爱戴以外,就是在敌境,在“外国”的土地上,也得到百姓的支持。长安是曹魏的重镇,不会轻易就会攻取的。在这个时候孤军深入,屯兵于坚城之下,能够希望得胜吗?即使他真是能够取得了长安,H诸葛亮多次撤兵,都是因为运粮的困难而退兵,假若取得长安又如何守法?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实际上是自负的。
  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仲跟乐毅从来没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从来是管、晏,管仲跟晏婴,就是陈寿的评也说诸葛亮是“管、萧之流亚也”。这重点是政治方面,管仲跟萧何。乐毅跟管仲两个人是绝对不同的人物:管仲是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清朝末年的俞曲园对此有一种解释,他说是针对汉室而言的。假如说汉室存在他,就当管仲来帮助割据的齐桓公那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来关崇王室,保持汉朝;假如说,汉朝灭亡了,他就当乐毅,帮助一个当时的州牧。管仲是一个政治家,乐毅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并不是出奇制胜的这种才能,而是治军严整,非常稳重的。在当时蜀国是一个弱国的形势之下,要幸险侥幸,实在是个危险的事。所以从这一点来讲,陈寿的评价是正确的:长于治戎,并不在于应变。

  二、有关《隆中对》问题
  当时的形势就是这样,当时刘备去访问他,“谘臣以当世之事”,就是问他当时的形势,当时的形势摆在那里的,曹操已经占领了北方,是不可与争的,兵多势重;孙吴据有江东,已历三世,也是不可与争的,只可为援而不可为敌。就是说,供给刘备可以回旋的余地只有荆州和益州,此外没有地方,当时的形势是摆在那里的,就是这样一个形势的,并不是诸葛亮由于他的什么能耐做到的情形,而事实上也只能如此,刘备能够占据的地方只有荆、益两州,此外,还有什么地方呢?诸葛亮作这样一个对策,后来是这样的发展,当时的形势本来就是如此。但是,把《隆中对》作为诸葛亮的文章,这其实是不对的,这是陈寿的文章,是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回答,怎么说是他写的文章呢?而且,这里边《隆中对》,当时刘备去访问他,不晓得谁跟他去的,是否当时也有人作了记录呢?这是我很可疑的,也许是后来史臣,而当时蜀国是没有史臣的,据说是如此。

  三、有关孟获问题
  孟获后来在蜀汉充当了御史中丞,当了朝丞。看来孟获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是有文化的,所以他当御史中丞,是文官。

  四、对诸葛亮评价极高的原因
  在明朝以后,跟《三国演义》有关,在此以前,诸葛亮就是符众生的。从三国时期开始人们都是对他赞赏的,他能抗御曹魏这样的大国,他的治蜀得到人民的爱戴,“劳而不怨”。从宋代以后,不仅从宋代以后,从东晋以后,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统的问题。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他就是把蜀汉作为正统。既然把蜀汉作为正统,那当然诸葛亮功劳就非常之大,他是维护了汉朝,一直到后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还是以蜀汉为正统。

  五、诸葛亮的经济措施
  经济方面措施不多。当时诸葛亮有一句话,就是“民贫国虚,唯仰锦耳。”可见得巴蜀还是比较穷的,他靠锦官城在那里织锦外销,锦远销到曹魏,远销到吴国,这是他的财政方面一个很大的收益。提倡手工业,另外他也兴修水利,此外措施没有。

  六、有关诸葛亮“北伐”问题
  有人说(北伐)是以攻为守,他要守巴蜀,先进攻汉中,以攻为守。有人这样将,这样讲其实我看也不见得正确。因为诸葛亮出兵之前,曹魏并没有进攻蜀汉的意图,曹魏当时主要是对付吴,而不是对蜀,他的重兵当时都在淮南。他要对付孙吴。所以当秭归战后,刘备病死,这时曹丕没有乘机攻蜀,相反地去准备进攻吴国。他们始终把吴国作为大敌。所以当诸葛亮大军南征时,曹魏没有乘这个时候去进攻。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三郡响应,这时候曹魏大为震动,料想不到小小的蜀汉竟敢出兵,他自己并没有取蜀之意。说他以攻为守,应该先有曹魏取蜀之心,如是他揉取主动。但是曹魏并没有攻蜀的意图。他要逐步进攻,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他绝不轻举妄动,他还是步步为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就这样。
  诸葛亮应该说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伟大的政治家。在他二十七、八岁时,刘备三顾茅庐去找他。然后,他就作了非常有名的《隆中对》。《隆中对》把当时中国国内的形势作了很细致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北方怎么样,南方怎么样,然后西方怎么样。跟刘备建议取荆州,取巴蜀,然后三分天下,跟曹操、孙吴抗争,这是很不简单的。当时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全国的局势作出这样细致深入的分析,而且最后历史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按照诸葛亮所预见的情况发展下去,形成所谓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点上讲,我觉得诸葛亮一个年青的知识分子、一个年青的政治家能做到这样英明的预见,最后形成三国这种政治局面是很了不起的。这是从政治上讲。
  另外一方面,他到四川、云南执行民族政策。“七擒孟获”事是裴松之《三国志》注里边的,而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把这事记录下来。但是既然有这种传说,就说明有这种可能,也反映当时诸葛亮对待南中少数民族情况是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可以说是以心服人,不是以力服人,是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跟少数民族搞好团结,长期和平共处下去,最后达到融合。他在四川立足,云南成为他很重要的后方,直到今天云南少数民族还对他非常崇拜,非常敬爱,这不是偶然的。虽然“七擒孟获”是个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传说,反映一定的事实,特别是从千百年来西南少数民族对诸葛亮崇拜的情况,可以想象到他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伟大见解跟实践结果的情况。
  另外从军事方面来讲,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好像他不大能够打仗。蜀汉在战争方面不是太成功,当然有种种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罪于诸葛亮一个人,恐怕跟它的地理情况,跟他手下的人才等等各方面都有关系。但是有一点应该看到,就是他几次出祁山北伐,实际上我看是一种以攻为守的办法,他这样攻并不是真正一定想要打到长安,打到洛阳,但是出兵这种姿态,这种举动,就使得北方对他另眼看待,对他不放轻举妄动,这样就保住了西南四川云南一带地方,所以把诸葛亮北伐看作一种战略,利用这个办法来维护住这个政权的立足点,维护他的地位,这样看也许更适合些。
  诸葛亮给人的形象,现在一般都是从小说,戏剧方面传达过来的。我觉得是不是还有一点应该考虑,就是诸葛亮是一个讲究法治的人。本传上讲他“循名责实”就是法家的态度,他“严刑峻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非常严格,老百姓都很怕他,但是同时也很敬爱他,我觉得这是诸葛亮的一个方面。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方面应该考虑,就是他曾经讲过两句很有名的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什么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呢?我体会这是道家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一种思想,一种“淡泊” 、“宁静”的想法。所以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怔。可惜诸葛亮的著作今天留下来的不多,有些是假的,不可靠的。我想,如果他要作诗,写文章的话,恐怕很可能会更多的流露一些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商鞅,韩非的那种想法。所以今后研究诸葛亮,我觉得还可以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研究研究他的心态,研究研究他的思想深处是不是有几种因素混合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讲严刑峻法的人。当然现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的诸葛亮就是羽扇纶中的那种形象,这当然是从小说、戏剧里边来的,这说明小说戏剧对于宣传历史人物,对于进行历史教育还是很有用的。

参考资料:baidu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主要有足智多谋、胸怀坦荡人格高超以及忠贞不渝。诸葛亮是一个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体现在草船借箭等事例上,他料事如神、胸怀坦荡。 诸葛亮侍主时属于忠贞不渝的那类型,他是一个为国为民极具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诸葛亮所具有的高尚人格和超凡意志力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就了刘备。他的性格从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进程,他的谨慎仔细帮助了一个朝代的建立。
诸葛亮的品质有哪些
  诸葛亮在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通过广大的朋友圈和他的人脉来搜集关于曹操的所作所为以及孙权的所作所为,最终发现曹操和孙权二人实在算不上君子。就从道义上来说,曹操是汉贼,他挟天子以令天下,是一个非常奸诈的人。而孙权虽然没有曹操如此恶劣,但是他也是在汉王朝奔溃的过程中大发横财,占有了东南一大块的土地,并以为自家产业。而相比起曹操和孙权来说,籍籍无名的刘备不但是当时汉献帝的皇叔,而且他还一心想要匡复汉室,并非为自己打天下。

  因此,诸葛亮才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刘备。在这个精心挑选的过程中,诸葛亮高洁的品质,一览无余。因为诸葛亮本人是一个谦谦君子,一心想要报效自己的国家——汉王朝。所以他在选择的时候就一定要选择一个像自己一样品质高洁,忠君爱国的谦谦君子。在辅佐刘备的过程中,诸葛亮还非常的爱民,所以在后来刘备被曹操大军追击的过程中,几十万人民才会追随刘备迁徙。
第2个回答  2007-02-19
诸葛亮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几乎可以说是大而全的,书中的诸葛亮忠义礼孝德才兼备而且很难得不好美色(娶了个爆难看的老婆也能将就),但我感觉他的谋略成就上被写的过分了点.通读三国演义不难发现他之所以没能达到匡扶汉室统一全国的目的从战略上说最主要的问题出在他的两任上级领导刘备和阿斗的身上,例如刘备让徐州辞荆州而阿斗则更不用说了.从战术上说每次出了什么问题也都是别人的错,例如最有名的华容道的关羽和街亭的马谡.
我承认孔明的确是神机妙算但也卫冕被夸大太多了吧!作者想必也知道写的过分了点所以往往孔明的计策还是有人看破的,只是偏偏那么巧,看破的人肯定又不是能主事的,来看看孔明出山扶佐刘备的第一战吧,博望坡夏侯敦恁是没听李典的意见被孔明用计烧掉几万大军成就了孔明也同时让关张二人从此对孔明信服不已,且不说现在占压倒多数的看法是此役发生之时孔明还没出山是刘备自己的功劳,即使算在孔明头上他也险险没有成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过三国的朋友可以注意下.
所以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个强人没错但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被夸大了的.
第3个回答  2007-03-01
Lincke,我不认同你的看法。诸葛亮的聪明谁不知晓?的确,刘备和刘禅是不完美,但这更能体现出诸葛亮的才略。你又说他不会用人,那我看你是没读过兵书,圣人曰:凡者无不错!在他多次用人中,只出现这两次失败,你行吗?李典读过点兵书,不是像你说的一下就看出诸葛亮的计策,而是到了树木杂草茂密处才发现的,这难道也算看穿了诸葛亮的计策?就说两个人:司马懿、陆逊。大家知道司马懿是罗贯中给他写太聪明的。陆逊可比他聪明多了,但还是被诸葛亮的“石头阵”给弄的差点死掉,这难道又体现不出诸葛亮的神算吗?请君自省。
第4个回答  2007-02-17
诸葛亮不仅仅是个神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忠和义,临终支撑着风雨飘摇的蜀王朝.

三国演义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的见解
诸葛亮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几乎可以说是大而全的,书中的诸葛亮忠义礼孝德才兼备而且很难得不好美色(娶了个爆难看的老婆也能将就),但我感觉他的谋略成就上被写的过分了点.通读三国演义不难发现他之所以没能达到匡扶汉室统一全国的目的从战略上说最主要的问题出在他的两任上级领导刘备和阿斗的身上,例如刘备让...

从"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我想到的
鲁肃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因此才会被当做使臣和信使去和刘备一帮沟通。在诸葛亮草船借箭中,鲁肃把诸葛亮的所有的表现都一一表述给周都督,但是唯独对诸葛亮再三恳求他保密的要20艘小船,数百名军士,以及稻草人等等这些细节没有反馈给周都督。如果鲁肃真的没有一点底线和信任,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划,...

舌战群儒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面对一切供给自己的人,要冷静处理随机应变的针对。

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的翻译!急!
一、东吴的大臣张昭等人主张向曹操投降,但鲁肃持有不同意见,孙权最终倾向于鲁肃的观点。二、诸葛亮以其雄辩之才,成功地说服了东吴的群儒。三、东吴的粮草官黄盖和鲁肃引荐诸葛亮见孙权。诸葛亮通过言辞激怒孙权,导致孙权情绪激动地退入后堂。四、诸葛亮对孙权衡量利弊、犹豫不决的态度感到奇怪,因为孙...

...原版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白话文意思_百度知 ...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

谁能帮我写篇评论诸葛亮的议论文啊?
由此观之诸葛亮对丧葬制度颇有超前的革新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处在我国封建社会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此外,本文还要特别提到他的另一高尚品行——诸葛亮的择妇观。关于诸葛亮择妻,在《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中曾提到过:“瞻之母黄氏,貌甚陋,有奇才。武候闻其贤,求以为室。武候之学,夫人多以...

揭秘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诸葛亮一步一步的把“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舌战群儒,大获全胜。后激得孙权誓不降曹,与刘备合作,在赤壁大败曹操。> 《演义》第四十三回“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来说舌战群儒的故事:赤壁之战的前奏,集团的百万雄师资金雄厚,欲与“会猎江东”。猎的是,实意在江东。是典型的创业家...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辩论技巧
在《三国演义》书中,该故事出现在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三国演义》的原文出发,来分析、归纳和探讨一下诸葛亮舌战群儒时的辩论技巧。 (一)张昭 “舌战群儒”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是张昭。就我个人看来,张昭是其中比较聪明的,他的话很有辩论技巧。 他一开始便...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简介
出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为了联合孙权攻打曹操,和鲁肃一起来到江东。孙权的文臣武将们意见不一,大部分人劝孙权投降曹操,以保安定,孙权犹豫不。这时诸葛亮前来劝服,他一个人舌战群儒,说得各大文臣无言以对,但孙权依旧三思不决,诸葛亮便频频使用激将法,激起了孙权的...

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的翻译!急!
诸葛亮以一人之力,力排众议。说得在场所有人无言以对。数巡之后,孙权看在座没有人可以对付得了诸葛亮,再加上自己也不想投靠曹操,于是便说:“曹操平生所讨厌的人:吕布、刘表、袁绍、袁术、刘豫州还有我。现在大多数已经死了,只剩下刘豫州与我还在。难道我不能保全父兄传于我之地,还要受制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