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丢斯-彼得定律详细
提丢斯-彼得定律是一个古老的天文规律,它试图预测太阳系内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该定律给出的数列是通过将每个数加上4,再除以10得出的,例如0.4, 0.7, 1.0, 1.6, 2.8, 5.2等,这些数值以日地平均距离(1500万千米)为单位,称为一个天文单位。然而,该定律的实际应用存在一些偏差。在...
提丢斯彼得定律是什么
1、提丢斯-彼得定则是关于计算太阳系中行星轨道半径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学规则;2、它是在1766年时,由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戴维·提丢斯所提出;3、后来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长约翰彼得归纳成了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的。
提丢斯-彼得定律公式
提丢斯-彼得定律公式是一种数学表达方式,用于描述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这个公式可以以如下形式表示:a = (n + 4) \/ 10 其中,n是一个特定的数值序列,其取值为0, 3, 6, 12, 24, 48... 当n大于或等于3时,每个后续数值都是前一个数值的两倍。这些数值对应着行星轨道上的关键点,例...
科学家确定太阳系还存在第九行星,却为何如今还没有找到?
很多星球的发现,都是先计算,在观测,比如谷神星的发现。1776年,德国的一位数学老师戴维·提丢斯曾推算出了各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例为:0.4,0.7,1,1.6,2.8,5.2,10,19.6……(a=(n+4)\/10,其中n = 0, 3, 6, 12, 24, 48……)这一规律后来被称为“提丢斯—彼得定律...
谁知道怎么证明E=MC平方?
5、“众数和定律”的作用 用“众数和定律”分析“提丢斯——波得”定则,可以算出太阳系各个行星在空间布置上存在神奇的巧合,这令我更加深入思考“众数和定律”的本质意义。 我发现“众数和定律”并没有其它太多实际应用价值(我想是我没有能力发现而已),其本质之处是“众数和定律”表明世间上任何最复杂的数都会与...
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
各行星之间的距离遵守提丢斯—彼得定则,即an=0.4+0.3×2n-2,n的取值为等于或大于2的正整数,表示水星时n=-∞,但是冥王星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相差甚远,也说明水星和冥王星有特殊情况。人们还发现类地行星之间的距离仅相差0.3——0.5天文单位,而类木行星之间的距离都在4——10以上天文单位。 太阳系内各行星的自...
太阳系的资料
这行星质量约是冥王星的5千倍,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属气态,类似天王星和海王星,将是真正的第9大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直径十万光年,包括一千亿到四千亿恒星。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离星系中心大约2.5-2.8万光年。太阳系移动速度约220㎞\/s,2.26亿年转一圈...
太阳系有多大
当星云开始塌缩时,角动量守恒定律使它的转速加快,内部原子相互碰撞的频率增加。其中心区域集中了大部分的质量,温度也比周围的圆盘更热。当重力、气体压力、磁场和自转作用在收缩的星云上时,它开始变得扁平成为旋转的原行星盘,而直径大约200天文单位,并且在中心有一个热且稠密的原恒星。对年轻的金牛T...
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各距离是多少
这可以参考提丢斯-彼得定律,详见参考资料 行星名 理 论 实 际 偏差率 水 星 600 579 3.5 金 星 1050 1082 3.0 地 球 1500 1496 0.3 火 星 2400 2279 5.0 谷神星 4200 4139 1.5 木 星 7800 7781 0.2 土 ...
谷神星的资料
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丢斯的这一发现,这串数从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即: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为土星就是距太阳最远的行星。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