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她以自己杰出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最终又坐上皇上宝座,建立大周朝。她是一个叱咤政坛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女性,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年龄最老的皇帝。当然也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她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多半是巾帼英雄,不让须眉,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她靠自己的果断与毒辣将敌人一个个击退。
自从武则天登上帝位之后,作为一个皇帝,武则天同样有个烦恼:立谁当太子?立儿子为太子,很简单,候选人主要是她和唐高宗所生的健在的两个儿子李哲和李旦。而立侄子为太子,候选人便是武家子弟,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武三思、武承嗣等侄子辈。武则天姓武,由武家继承权力意味着武周王朝的延续;如果由李家继承皇位,则意味着武周王朝的结束,李唐王朝的复辟。
虽然李氏子孙已经失去权势,但武氏子弟仍然没有确定的把握能够在武则天之后登上皇位,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有李显和李旦两个昔日的皇帝存在。朝中的重臣虽然都臣服于武则天,但他们却都反对武则天传位于武氏宗亲的举措。特别是武则天颇为器重的宰相狄仁杰就多次劝阻:毕竟不如儿子亲,一旦选择了侄子辈,她武氏江山是传承下去了,但李氏命脉也彻底断了,自己的儿孙辈也必然难逃毒手,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侄子上位后,会对自己这位姑姑怎么对待呢?
太子争夺战中,武氏宗亲表现出修为不深,性格暴燥,能力不足等弱点。可以说原本拥有的机会,被武三思等人白白错失,没有对李家后人一网打尽,也是武则天最后选择传位于儿子而不是侄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后李显重新登上皇位,当生命走到了尽头的时候,武则天终于远离了政治纷争,度过了近一年的平静生活,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掉帝号,恢复皇后身份,与丈夫李治合葬。恢复皇后身份,她就不会被归为乱党一流,在名义上,她是前任皇帝的妻子,现任皇帝的母亲,可以堂而皇之地住进乾陵,享受李家后代祭祀。这个举动表面上看来像是放弃了自己曾经追求的帝王称号,与李家人妥协,实质却是以退为进,只要她的名字不被抹杀,她做过的事就不会被抹杀。其次,她要求赦免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亲属,恢复褚遂良、韩瑗的官职,将流放的魏元忠召回。赦免曾经的敌对者,也是一种妥协。这其实是一种政治智慧,平反这个工作若由其他人来做,制造冤案的人肯定要受到非议和指责;如果冤案制造者亲自平反,非议和指责就无从说起,武则天用实际行动塞住了众人的嘴。最后,她要求不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任何字,她要一块无字碑!
虽然在一生的漫长岁月中,理智让她选择了一条远离情感的道路,但当生命即将到达终点时,她依然选择与亲人相伴,坦然地到另一个世界里面对他们充满复杂情绪的目光。
首先要指出题目中的一个错误,武则天并不是在死后才把皇位还给李家的,而是在去世前十个月左右就已经退位并把皇位还给李家了,而武则天其实也不是自愿让出皇位的,而是因为“神龙政变”而不得不退位。
大约在公元686年的时候,武则天的两位侄子打算要谋求皇太子之位,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同意,因为当时深受武则天信任的狄仁杰给武则天分析了一下,狄仁杰认为李显和李旦才是武则天的儿子,一是母子关系更加亲近一些,二来是来日李显或者李旦登基的话就能够顺理成章地祭拜武则天,但若是武三思或者武承嗣继承皇位的话,那么武则天作为姑母又怎么能得到武三思或者武承嗣的祭拜呢?后来拥护李显的人越来越多,武则天也知道自己还是要把皇位给儿子李旦,于是立了李旦为皇太子。
然而,随着武则天年纪越来越大,朝中局势也变得越来越动荡,武三思和武承嗣也开始对武则天和武则天的男宠们不断讨好,李显的太子之位也开始变得不稳当了。宰相张柬之在多番思索过后决定发动政变,后来恰逢武则天病重不起,张柬之知道这是最好的实际,于是便联合了大臣们去找到了李显,希望李显能够勇敢地拿回属于李唐的皇位,在张柬之等大臣的再三劝说下,李显终于决定跟着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了。最终在李显和张柬之等人的不断胁迫下,武则天终于选择了退位,李显这才将李唐的江山拿到自己手中了。
综上所述,武则天其实在神龙元年正月的时候就因为“神龙政变”而被迫让出了皇位,而武则天则是在退位后十个月左右的时间病重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