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拟态环境

如题所述

拟态环境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8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14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拟态环境名词解释是什么?
“拟态环境”或称“似而非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供的环境。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

拟态环境名词解释
1. 拟态环境,亦称作“似而非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所构建的信息环境。2. 这种环境并非是对现实环境的直接反映,而是大众传媒通过对信息和新闻的筛选、处理和呈现,为人们构造出的一个经过结构化的环境。3. 在拟态环境中,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应机构来认识世界,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对这些机构所塑...

名词解释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

考场直答 | 十个容易忽略的传播学概念!!新传er看过来!
3. 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源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描述了人类通过他人解读来认识真实世界的概念。这一比喻构成了“拟态环境”这一概念的来源。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扩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的概念。推荐理由:作为“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的源头,这个概念可能在考试中以延伸考点...

请教:刻板模式&刻板印象有什么区别?
一回事。拟态环境和刻板模式是离谱man提出的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刻版模式就是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单一的印象,他通常还伴随着对该事物的好恶感情。刻版偏见为我们认识客观事物提供了简便的参考标准,但是他也阻碍了人们对特定事物的认知,因此又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控制作用。

【高频考点】近五年六大院校轮番考察,这个考点必须拿下
近十五年,河南六大院校的考试真题中,议程设置理论从相对冷门到成为必考内容,分值比重增加且难度提升。备考时,考生不能仅满足于名词解释,还需深入理解其概念、理论特点和演变历程。如,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强调媒介如何影响公众议程,其影响机制涉及“0\/1”到“0\/1\/2\/N”模式,以及“属性议程设置”对议题...

【高频考点】近五年六大院校轮番考察,这个考点必须拿下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学经典理论,自古希腊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到新媒体时代的活跃,经历了近50年的演变。近五年来,河南六大院校的考研真题频繁涉及这一理论,从名词解释到论述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020年以后,该理论的考察频率和难度提升,表明备考时不可轻视基础理论的深度理解。历年真题揭示趋势:近十五...

刻板印象(Stereotype) | 新传保研名词解释打卡30
分析《人民日报》在武汉战疫报道中如何通过女性医务人员的形象建构来展现刻板印象理论。而名词解释题,如2022年复旦大学学硕714,直接对刻板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些考题揭示了刻板印象在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不仅要理解这一概念,还要批判性地思考其在信息传播和公众认知中的影响。

广州华商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
单项选择题:60分(3分×20小题)名词解释题:40分(8分×5小题)问答题:60分(15分×4小题)材料分析题:40分(20分×2小题)考试大纲分为12个章节,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重点掌握:基本...

新传考研名词解释 | 刻板印象(Stereotype)
对于25级新传考研的同学们,我们的【每日名解】栏目每天都会带来一个重要的名词解析,助你提前进入复习阶段,稳步提升答题技巧。今天,让我们一起聚焦于——刻板印象(Stereotype)。刻板印象,源自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著作《舆论学》中的概念,它又被称为刻板成见或刻板偏见。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人们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