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齐人为何三鼓,为何不一鼓作气打仗?古代的战争对垒是怎样的?打仗有什么过程或者步骤?

如题所述

齐国人一鼓作气的时候有,但是被鲁国的防守打退回去了,齐国持续进攻,所以才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擂鼓。如果齐鲁两国都是在第一通鼓响时进行对冲,鲁国很难取胜,毕竟实力有差距。

古代的战争,在各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春秋时代,以战车兵作为冲击的主力,步兵后续跟进进行掩杀。这种战法在战国时期就发生了变化,骑兵崛起,车兵由于其在灵活性上吃亏,所以逐渐被取代,后来的战车兵逐渐成为指挥系统,不再具备冲击功能了。

电视剧中的武将单挑,在战争进行时很少出现,经常是两军对员,互相摆开阵势,列队之后一方进攻或者双方对冲。防守一方在营盘外会筑有工事辅助防守。攻击的方式一般就是冲击型兵种在前突击,步兵跟进进行绞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9
  春秋时的战争主要是争霸,宣示国威,并且春秋时期的战争几乎没有涉及到诈谋的运用(只有晋秦的崤之战和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国人利用了诈谋),那时候的人连打仗都讲究奥林匹克精神的。可到了春秋后期战国初,因为战争的性质已经变了,变成了主要以兼并为主的战争,那样伤害就会更大,所以各国都学会了利用诈谋击败敌人从而保存自己的实力。

  考之春秋史实,春秋时期战争礼不仅确实存在,而且作为“国际战争法”为当时的作战双方所掌握和遵循。战争礼贯穿着战争的每一个阶段,起着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汉书·艺文志》著录《军礼司马法》155篇,至今仅存文5篇,绝大部分亡佚。然从现存5篇文章中,我们仍可窥见彼时的军礼(战争礼)。如书中《仁本》:“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衰怜伤病,是以明其义也;成鼓而列,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天子之义》说:“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古者逐奔不远。”“古者贤王明民之德,尽民之善。”类此等等当是《司马兵法》中出于“大夫追论古者”的部分。《司马法》保留了上古时代战时作战双方所应共同遵守的规则,即战争礼。它是我国现存兵书中反映商周、春秋以前军事思想、作战特点、军事制度实际情况最详实最充分的兵学典籍,可谓是早期战争观念、作战方式及其特征的历史缩影,使我们看到了三代战争的基本原则。正因为书中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军礼,所以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法》时将其出兵家而入礼家类。但是,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一系列巨大变革的重要时代。战争也相应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集中表现为战争规模的扩大、战争方式的变化和作战指导的进步。当时的一些战争指导者,开始较坚决地抛弃上古战争礼的束缚,已不再追求道德上的诚信,现实中的利益成为他们的唯一目的。加之时代的流逝,各国之间的宗族关系日益疏远,战争礼不再受重视了。春秋末期随着兼并战争的需要,常备军和职业军官先后出现,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消灭敌军敌国,以求占有他国的土地和人口。所以战争日趋激烈和残酷。由《孟子·离娄上》的记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一斑。于是,战争礼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人们所遗忘了。正如顾炎武所指出的:“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春秋中期以后战争的最大新特色还在于当时作战指导思想的根本性变化。这就是“诡诈”的战法原则在军事活动领域内的普遍流行,过去那种贵偏战而贱诈战,“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的堂堂阵战法遭到全面的否定,冲破了所谓“正道”的羁绊,成为斗力、斗勇、斗智的较量。对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里说:“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社会呼唤着新的兵法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用以更好的指导战争。《孙子兵法》应运而生。它明确提出了“兵者,诡道也”、“令半济而击之,利”、“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等新时期的战争精髓要义,是孙子对战争本质特征的深刻理解。与先前的《司马法》迥然不同,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时代鸿沟。

  1楼说的不对,那时齐强鲁弱
  公元前684 齐鲁长勺之战

  此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当时齐桓公刚刚巩固了君位之后,因鲁国再一年前派兵支持纠跟齐桓公争位,齐桓公因此耿耿于怀,又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当时鲁国的主将是曹刿,齐国的主将是鲍叔牙(春秋战国时期往往是将相不分的,往往为相者常常也会带兵,战功卓著者,也常常可以拜相),也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
  曹刿在齐军三次击鼓冲锋中都采取防御,在齐军士气大降之后发动冲锋,一举获胜。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
  这一时期,虽然此战齐国败北,但齐国后来在管仲的治理下,逐渐强大.在齐桓公在位40余期间(前685-前643),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助燕国讨伐山戎,又讨伐北狄,帮邢国复国,为卫国重建国都,又联合诸侯讨伐当时被中原称作蛮夷的楚国,迫使楚国作出了让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29
古人作战也是要根据礼法的,都是堂堂正正的两军列阵对垒。至于对作战礼法的遵循程度,则各不相同。所以在双方列阵以后,各自擂鼓,正面交锋,先放箭对射,然后用战车面对面冲刺,一次接触,叫“合”,然后各自掉头叫“回”,一个回合接一个回合,直到一方失败。
如果一方进攻,另一方按兵不动,根据礼法,先进攻方会以为另一方阵脚未稳,所以只好退回去。重新来过。再三这么做,即使士气不损,人马体力已经消耗了大半了,曹秽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古代严格遵守礼法作战的案例很多,最极端的是宋襄公,结果让强大的楚军打得惨败。具体请查关于宋的史料。尽管后人大多取笑宋襄公的做法,甚至有人说他是“蠢猪”。但是我一直以为宋襄公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一个自由的精神骑士。后来孙子兵法的出现,谋略被大量运用到战场上,导致作战礼法的彻底颠覆。
第3个回答  2010-12-29
1、古代战争都是用战车的
2、春秋时齐国和鲁国两国实力相当
3、齐国是攻方,鲁国是守方,按《孙子兵法》所说,两者实力相当且都是正兵无奇兵,那攻方很难取胜,所以齐国人连攻三次也没能攻破鲁国人的阵线
4、齐国人已经疲倦,鲁国人气势还在,所以三鼓后齐国人在气势上已经输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2-29
壮自己气势,扰别人军心

《曹刿论战》中,齐人为何三鼓,为何不一鼓作气打仗?古代的战争对垒是怎...
齐国人一鼓作气的时候有,但是被鲁国的防守打退回去了,齐国持续进攻,所以才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擂鼓。如果齐鲁两国都是在第一通鼓响时进行对冲,鲁国很难取胜,毕竟实力有差距。古代的战争,在各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春秋时代,以战车兵作为冲击的主力,步兵后续跟进进行掩杀。这种战法在战国时期就发...

<<曹刿论战>>中齐人为什么三鼓,不一鼓作气?
距离远啊,曹刿是等齐人攻过来时才击鼓进军的,所以才一鼓作气。齐人一鼓后不久气势就会降下来,所以必须再鼓,三鼓,但这样也是短暂提高气势,而且还越来越底,等到拉鲁军面前时,已经没有气势拉。所以一鼓作气,就齐师败绩。

曹刿论战中曹刿在 齐人三鼓 之后才令进攻的原因是什么
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一鼓的时候,敌人的士气正旺,不适合进攻。二鼓的时候,敌人的士气就衰落了。三鼓的时候,敌人的士气衰竭尽,而鲁军士气正旺,正适合进攻。所以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发下令鲁军发动进攻。

《曹刿论战》中,为什么“齐人三鼓”之后士气就衰竭了呢?为什么不是越击...
这一方面使得齐军的疲劳程度增加,对跟随战车前进的负甲持戈的徒兵而言尤为吃力;另一方面士气这东西,就像刚出笼的馒头的热气,齐军在一鼓之后激起的士气因漫长的接敌过程而被迅速消耗;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注意的影响是鲁军超逾常规的行动必然会引起齐军的惊讶和疑惑,从而动摇其战斗决心,这或许比生理上...

《曹刿论战》中曹刿说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什么会这样呢?
而且大多打仗的是比你更没文化的人 心比较容易被影响 摇摆不定以上是 士气上的说法 当然你那时只是敲打鼓 并没有杀了对方的兵 起到削减士气的作用士气枯竭了并不代表 这些兵顷刻间人间蒸发了 打仗还是要打的 是有士气的和没士气的打 有一点要正确的认识 上面说的枯竭 是士气的枯竭 不是...

齐人三鼓为什么要打三次
"齐人三鼓"出自《曹刿论战》,两军交战,击鼓为进。齐国讨伐鲁国,齐国为主动,齐国敲鼓,鲁国不应战,再次敲鼓,鲁国仍不应战,无奈再次敲鼓,结果战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振作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枯竭。

齐人三鼓的解释是什么
此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

初三语文27课曹刿论战中第二段“齐人三鼓”怎么解释??如齐军已经击过...
我们老师正好刚刚交完这一课,我们老师的解释大概是这样的~~~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衰竭。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终于化劣势为优势。二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军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含义和出处
这句话的含义是: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出自于春秋末期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原文: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
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