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什么三国的蜀国还是被魏国亡国了?

如题所述

邓艾从小道通阴平直通成都邓艾进至阴平,欲与诸葛绪合兵南下。诸葛绪不从,领军东向靠拢钟会。钟会欲专军权,诬告诸葛绪畏敌不前,将其押回治罪,随即统领大军南下,被姜维阻于剑阁。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时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
邓艾上书说:“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 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 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钟会也派部将田章等跟进。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7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山高谷深,至为艰险。途中,粮运不继,曾多次陷入困境。部队走到马阁山,道路断绝,一时进退不得,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蜀国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子)从涪城回到绵竹,列阵等待邓艾。
邓艾派其子邓忠攻打诸葛瞻的右翼,司马师纂攻其左翼。邓忠、师纂失利,退回,对邓艾说:“贼未可击。”邓艾大怒,说:“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大声叱责二将,并要将其斩首。二将策马奔回,挥军再战,邓艾也亲临督战,终大破蜀军,遂克绵竹,斩蜀将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
绵竹陷落后,蜀军全线崩溃。邓艾乘胜进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蜀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绶,并写信到邓艾那里请降。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刘禅又派人去前线命令姜维等投降,姜维等得到命令,便到钟会军中投降。
此战,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邓艾入成都,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邓艾手执符节,解开绑缚,焚烧棺材,接受投降,并宽恕了他们。邓艾约束部众,进城后,没有发生抢掠。他安抚投降的人员,使他们复任旧业,受到蜀人的拥护。
魏灭蜀之战,是结束自东汉末年以来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中国统一的重要步骤。灭蜀之役,邓艾之功不可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4
蜀国皇帝阿斗太渣,再加上魏国绕后
第2个回答  2015-05-24
缺少人才,文臣少,武将虽强,但也只是阵前单挑,带兵打仗不行
第3个回答  2015-05-24
刘阿斗没用追问

不能说没用,阿斗缺乏主见,蜀国一直都是诸葛亮管的

第4个回答  2015-05-24
地形只是军事战争中的一个方面
第5个回答  2015-05-24
大势所趋,

蜀地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什么三国的蜀国还是被魏国亡国了?
钟会欲专军权,诬告诸葛绪畏敌不前,将其押回治罪,随即统领大军南下,被姜维阻于剑阁。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时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

钟会不是姜维的对手 魏国为什么还能灭蜀成功
三国格局本身就是不平衡的,魏国体量要比蜀汉、东吴加起来还要多,蜀汉和东吴联手打魏国都够呛,之所以前期能长期保持三国格局是因为三国国内均有阶级、民族矛盾,而且曹操、孙权、刘备这些人才能都差不多,没有形成所谓的代差。但是三国后期这个格局就崩溃了,老一代领导人相继陨落,孙、刘、曹都开始走下坡路。三国执政情况...

三国时蜀国国力最弱,魏国处于守势,凭什么还能保持三国鼎立?
从地理上看,蜀汉有剑阁,剑阁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李白在《蜀道难》曾写到:「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向北足以拒曹魏;另外蜀汉地处长江上游,长江由西向东滚滚而流,因而吴军处于守势,蜀汉掌握了对吴主动权。 吴国拥有长江天堑,曹魏如进攻孙吴必须越过长江,但孙吴水军三国第一...

怎样解读李白的《蜀道难》?
这就是古蜀国历来正统,因蜀王嘲讽秦国不及蜀国正统而被记恨灭国,留下一片先秦空白史,并且夏、商两朝末期三星堆两次掩埋,秦之前两次古蜀国战乱的历史记载真相。 古人写诗,尤其是大诗人李白,讲究情景融合,山水叙事,有感而发,品格高雅。一般均有浓重的时代背景和文字后面的人生故事!后记《蜀道难》李白创作于何时? 结...

三国时期,蜀汉比曹魏的经济、实力、兵马都弱、为何曹魏却不敢主动伐...
魏国没有占领荆州,所以就只能从关中地区进攻蜀国。那结果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魏国最强的是骑兵,但是在山地作战就是噩梦 几乎形成不了战斗力,魏国当时地广人稀 中原地区经历长期战乱依然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所以经济军事尽管比蜀国强但还达不到灭蜀的条件。的并且在诸葛亮的调教下,蜀国军队的...

为什么说姜维屯田沓中导致了蜀国灭亡?
三国时期,蜀国是其中最先灭亡的一个国家,然而造成蜀国灭亡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毕竟蜀国作为一个国家,也不是说灭亡就能灭亡的,必然是有诸多的因素加在一起,最终才导致了蜀国无法再支撑下去,这才就灭亡了。而很多人认为,姜维当初屯田沓中,也是蜀国灭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究竟是为什么?姜维屯田沓中有一部分原因是...

曹操死后,强大的魏国奉行守势,蜀国弱小为何却执行攻势?
另一方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曹魏方面想要进攻蜀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古代战争而言,占据了有利地形就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魏国不敢贸然进攻蜀国。最后就是魏国地盘大,而且四面都有敌人,蜀国、吴国、北方还有鲜卑族和辽东公孙家的势力,都需要分兵驻守,北方得不到安定,自然也是不会轻易...

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为什么会是能一统天下的蜀汉?
在《蜀道难》中,李白指出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果然,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等蜀汉将士退守剑阁,就成功阻挡了钟会率领的10多万大军。如果不是邓艾急中生智,想到了偷渡阴平的策略,钟会大军很可能就要因为粮尽退军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东吴来说,长江之险比起山川之险,实际上就比较容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一夫当关万夫莫关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

蜀道难如何理解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字词注释:(1)噫吁嚱:三个都是惊叹词。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