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

如题所述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从纯粹“文学性”的角度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路径。但由于20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政治化倾向,使得置身其中的文学必然无法回避“政治”这样的事实存在,因此有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仍然关注着文学的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这当然也无可厚非。但一些研究者以往在考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审视“政治”如何参与到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时,由于并未真正搞清政治与文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式,常常是简单地将文学现象与政治事件,文学作品与作家的政治思想,文学的内容与现代政治的历史进程生硬地直接对应或比附,这就使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描述有时不免是感性化或情绪式的。

80年代中后期,这时以追求创新为总体特征。经过难得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环境里,也在海外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影响下,人们对现代文学史的认识,有了很大发展,并产生了一批新的认识成果。这时现代文学教学、科研队伍也比“17年”有了很大发展,老中青三代汇聚成一股思想活跃又看重严谨学风的学术力量。于是出现了学科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大突破的时期。产生了一些有新观点、新
体例因而有新面目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更多的文体史、思潮史、地区史等的出现,标示着这个学科在扎实地向广度、深度进军。我们可以这样说:在so年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现代文学研究虽然只是个小学科,却是此时很有活力,很有收获的部门。

在80年代中期,有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观。另外,在思想史、文化史研究领域出现的“救亡压倒启蒙”的命题,其影响也波及现代文学史研究。
“20世纪中国文学”观的提出,对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起了促进作用。一是把视线前伸后延,贯串一百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在更长些的时段里,审视、考察新文学的脉络,就更清晰、更深入了。从一个圆圈中截取任何一小段都是直线,现在把几段直线连了起来,至少可以看出孤形的部分了。二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单一、狭窄的缺陷,有所匡正。让人们看到除了政治的视角,还可以有思想、文化等多种视角。为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比较宽阔的前景。而在80年代中后期,正适20世纪行将结束,很自然人们对这个新命题会感到兴趣,因而很快产生影响,短短几年,打着"20世纪”标记的文学史,已有了好几部。 但是,"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个新的命题,它不应该是近代、现代、当代几段文学史的机械的拼合,量的增加如果不引起质的飞跃,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尚有待发掘和探讨。提出者所提供的理论,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主题是改造民族灵魂,审美风格的核心是悲凉,等等,还有可商榷之处,因为似乎偏重于总结启蒙文学的特征,而20世纪的中国文学并不仅仅是启蒙文学。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似乎热衷于它的新颖的名称,迅即编出了一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而对它的实质性的理论探讨,并不很热烈。以至近十年了,并未见到关于这一命题的认识,有多少新的发展。而缺乏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已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便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鉴于2000年越来越近,今后一段时间内,"20世纪中国文学”应该是我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因此有必要花费点精力,对这一问题作深入一些的研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尚有待发掘和探讨。提出者所提供的理论,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主题是改造民族灵魂,审美风格的核心是悲凉,等等,还有可商榷之处,因为似乎偏重于总结启蒙文学的特征,而20世纪的中国文学并不仅仅是启蒙文学。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似乎热衷于它的新颖的名称,迅即编...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在文体和结构上呈现什么发展特点?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政治、人生问题,个体与群体,生命与文化,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历史,传统与革新,东方与西方等问题,都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予以诠释和讨论。在“文体”和“结构”上,则呈现出较大的密度,叙述语调显得紧张急迫,而作品中又常充斥着众多的意象、隐喻、象征和寓言,以此来承担过重过多的“...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的总体发展特征是怎样的?
从总体上说,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是当代文学的复苏,在十年“文革”中遭遇打击的作家们恢复了创作热情,以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表现了我国在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后,在思想领域出现的各种倾向。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了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状况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在走过一段路程之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80年代的文学主题,作家的基本构成,文学的接受和流通方式等等,在主要的方面仍在延续,但新的变化不断涌现。创作脱离了单一模式,艺术方法的探索和革新越来越快,而文学与读者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

新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小说
新写实主义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作为一种过渡性文学形式,它在现实主义传统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这种小说并不完全脱离现实主义,但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更注重表现平凡生活的琐碎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在题材选择上,它不再追求本质的真实,而是追求“体验真实”,通过揭示生活的本色,展现...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文学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热点?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文学发展出现了新的热点,那就是“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这两种小说形态有着共同的特点,只重视“形式”,对“题材”则十分轻视。而在中国社会及文学的特定情景中,“写实”与“形式”之间的共通处被忽视了。

80 小说 整体特征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李傻傻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他们一现身,便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存在,并且引发着不可拒绝的文学事实:以他们为主体构筑的80后文学如飓风般迅猛抵达世人面前,成为文坛不可回避的焦点。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各大报刊杂志网站纷纷对他们作出关注和评介,...

以作品为例,谈“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对于中国文学在90年代的走向,特别是对于文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消解,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都注重冷静地展示下层社会人们的庸常生态,注重对世俗人生的叙写,含蓄地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意味的思考。对生活琐事表现 出极端的关注,突出了对生活真实性的强调, 使这些新写实小说读...

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文学现象有哪些?
一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二是进入21世纪之后至今.两个阶段的校园文学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学精神看,前者对待生活,对待社会一片虔诚,而后者则是调玩生活;从集体意识看,前者是趋于传统,后者却是崇尚个性和崇尚反叛,但是两者有着同一条血脉,即都具有参与社会改革的热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寻根文学的特点是什?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发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坛。这一文学形式致力于挖掘传统意识和民族文化心理,强调文学之根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提出文学创作应立足现实,同时超越现实,揭示影响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寻根文学的兴起背景,是中国社会变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