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论述司马迁与屈原的人格魅力。

这是期末考的题目,集思广益,请大家帮帮忙!要的是点数,不是字数,简约明白!

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作者:张曼菱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

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之气归于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流水。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生?还是死?”

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思考的典型形象。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有时,中国人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

有一个“退麝投岩”的故事。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己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这是对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庄严比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西南联大的诸教授们跑到了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同时也准备好了暂不投降。这个比喻,正是发自内心与行为,而非只是课堂上的高调。

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

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在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1-12
这篇文章我作过,屈原作为政治家,国家生死与他息息相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司马迁脱离朝廷,为民见史学家,他的思想,和屈原截然不同,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
第2个回答  2006-01-12

屈原与司马迁的异同
1、性格特点:屈原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和理想主义的人,他对楚国和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相比之下,司马迁更加冷静、理智,他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专注于历史的记录和研究。2、人生经历:屈原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他曾经得到过楚王的信任,但最终被流放。作品充满了...

屈原与司马迁的性格对比800字句
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

比较论述司马迁与屈原的人格魅力。
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作者:张曼菱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

如何理解司马迁的人格?如何理解屈原的人格?
四是有坚韧的追求精神。坚韧的追求精神是每个从事研究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精神,从他的天才储备,家庭条件和后来的条件来看,司马迁都具备了写作《史记》的条件,但是《史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搜索资料,去实地采访,这些都是需要有着与一般人所不同的坚韧的最求精神。在司马迁的身上有...

屈原和司马迁为什么走出不同的人生?是性格问题吗?
而司马迁与屈原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司马迁也是非常爱国的,他的国家还在,只是自己从小受到了很多的苦难,任职以后,又受到了太多的白眼,还被判了邢。他还有国家,而且他的巨作《史记》还没有完成。比起自己受的苦来说,《史记》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就算忍受着别人的白眼,也要活着完成这一巨作,才...

为什么司马迁与屈原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志向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所以面对苦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他不能去死,屈原的死是一种壮烈,而他的死是一种屈服,徒增他的屈辱与软弱。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为了这个志向活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汉武帝对他...

辩论赛:屈原和司马迁谁更伟大
司马迁笔下的历史,是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生产、生活、宗教、自然为一体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历史。他另一可贵之处,是发现世界各民族的交流是一个客观事实,奉献是共同的,影响是相互的,所以,他又写了许多与汉朝帝国有关的其它地区与民族的历史。正如翦伯赞先生所言:“即以世界规模研究...

比较司马迁语屈原的生死观
屈原的生死观是彻底积极的.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理想,对待一切,连对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的生死观的基础是情感,是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和人民的挚爱、对美的至爱.就现实生活而言,就民族生存而论,儒家、道家、屈原的三种生死观念都是不可缺少的.儒家的殉道,主要是理性的判断...

我们怎样对待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活
无论是屈原的死还是司马迁的“苟活”都是一种精神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屈原的死,是其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司马迁的“苟活”则是史家精神的体现。先谈爱国精神,关于爱国精神应该不用多谈,大家都应该能够理解。但是也有人会这么认为:难道屈原只有死了才能算是爱国,那就大错特错了,屈原活着的时候何尝...

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参考资料:http:\/\/www.5156edu.com\/page\/06-02-21\/4800.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