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朝政治制度
1.禹死启继,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奴隶制国家机器形成.
3.宗族关系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4.初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如何看待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分封制
1.目的: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4.权利:世袭的统治权(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5.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三大义务:政治、经济、军事)
6.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7.主要封国
齐鲁燕卫宋晋等。
8.评价
⑴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西周时):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⑵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东周时):
①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②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而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9.崩溃
(1)时间:西周后期
(2)原因: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②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崩溃
(3)表现:楚王问鼎、周郑交质、射中王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
三、宗法制
1.目的:解决贵族内部权力、财产和土地的分配问题。
2.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核心: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4. 具体操作:大宗继承,小宗分封,家国一体,等级分明。
5. 特点:
①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
③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④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6. 当时的作用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7. 对后世的影响
积极:
l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家族观念强;
l 易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消极:
l 过分重视人情,与现代平等法治观念相违背。
l 强调家庭本为,个人自主意识与权利受到约束。
8. 今天的具体表现
尊宗敬祖,忠孝观念,等级观念,续族谱,建祠堂,修祖坟,落叶归根……
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②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
③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
④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探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
是联系紧密的三项制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两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背景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
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皇权是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的。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内容包括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方面。皇权至高无上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
根源
经济根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分散性和脆弱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三大趋势
皇权越来越强、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强、思想控制越来越强。
四个表现
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地方政权组织形式、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皇帝制:主要特征
l 皇帝独尊: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增强皇帝的神圣感。
l 皇权至上:(核心内容)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所谓“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l 皇位世袭:“朕为
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百官之首”;
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位低权重;
太尉:主管军务,虚有其位。
(2)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
郡县制
(1)含义:“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称为“道”。“县”与“道”平级,都隶属于“郡”。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治安和公文传递的亭。
(2)影响:
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世袭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相同点:
①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作用: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不同点:
①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分封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②传承制度上:分封制爵位和领地世袭;郡县制由皇帝直接任免。
③建立基础上:分封以血缘为基础;郡县按地域划分。
④历史作用上:分封制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秦巩固统一的其它措施:
(1)统一文字:以秦国文字统一全国文字,并命
李斯制定小篆(简化的秦文)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长度)、量(体积)、衡(重量)的标准,规范车辆、道路的宽度
(4)开辟驰道(从咸阳通往各地)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历程
春秋:萌芽 秦:形成 汉:加强 唐:完善 宋元:发展 明清:强化
探究: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汉朝
汉初:郡国并行制,产生王国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①藩镇制度下,节度使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财权,军事上拥 有强悍的武力)。②
安史之乱之后形成的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3.
北宋:
中央集权加强,基本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上: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转运使:使地方政权失去格局的物质基础)
4.元朝:行省制度
(1)机构设置:
①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②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和宗教事务
行省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行省长官产生方式:朝廷任命
(2)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探究郡县制与行省制
二、皇权与相权: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中外朝制度
l 中朝(决策):侍从、秘书—尚书令、侍中
l 外朝(执行):三公九卿制
l 意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③隋唐时期尚书省下设立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2)作用
①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皇权加强。
②三省之间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备的体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4.宋朝
(1)内容:
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意义:
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5.元朝
中书省是最高最高行政机关。元朝后期相权威胁皇权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府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
3、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4、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5、不断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内容: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的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影响:
世家大族把持制度,影响中央集权和统治的巩固
3、隋唐:科举制
(1)创立及完善
l 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l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l 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l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l 唐玄宗时,考诗歌。
(2)历史作用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员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科举制的前世今生
(1)创立:隋文帝首创以考试的办法选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形成。
(2)完善:唐增加考试科目、创武举和殿试。
(3)发展:北宋实行“糊名法”,防止考试作弊。
(4)僵化: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
(5)废除:1905年正式废除。
(6)新生:1994年中国开始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逐渐形成
演变
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2)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