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问题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各有什么特点?
2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3把这两方面和在一起,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1.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描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方面是从《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写的,体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革命家从体现说了做了,言行一致。
2.可分两部分。“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过渡段。
3.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7
1.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描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方面是从《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写的,体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革命家从体现说了做了,言行一致。
2.可分两部分。“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过渡段。
3.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第2个回答  2011-04-13
1.两方面2.两部分

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问题
1.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描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者方面是从《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写的,体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革命家从体现说了做了,言行一致。2.可分两部分。“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问题
(1)“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2)说明了闻一多先生的“作为学者方面”也就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默默地钻研。也说明了闻一多先生要“为中华民族开一记救济的文化药方”。(3)“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

七年级下册第12课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后2.3.题,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第5句“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里的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3.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4.通读全文,思考:题目中闻一多的“说”指什么?“做”又指什么?1 这是对于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的一生的概括,诗兴大作,在诗中包含着他的思想,。与一般人形成鲜明对比。2 这是对于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问题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经作者臧克家先生同意,改成这个标题。现标题与原标题没有本质不同。问题是,说话和行动,人人都有,天天都有,太一般化了,放在标题上不是太不醒目、新颖了吗?如果写一般人,确是如此。然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问题讨论
在作为争取民主战士的部分,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紧密结合,他先是公开表达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决心,然后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言行一致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的大无畏精神和高尚人格。文章语言特色鲜明,富有诗意,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等句子简练且富有力度,增强了感染力。通过排比和比喻,...

怎样理解闻一多的说和做?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学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对待说合作的问题...
首先,要言行一致。不能明里说的是一套,到暗里做的又是一套,说的和做的完全相反——这样的说就是自欺欺人的说。其次,要说到做到。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去实现,不但承诺而且还要践诺——不能自食其言。最后,要边说边做,最好先做再说。倡导一件事,最好是先做出样子做出表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题目
1、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

你对说和做的课文提问3个问题及答案?
提出三个问题如下:1、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描述,意图何在?2、在文中引用杜甫晚年“一月不梳头”的典故有何用意?3、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