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与比热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性质不同

1、焓: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重要状态参量,常用符号H表示。

2、比热:是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一定量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

二、 应用不同

1、焓:对于均匀体系的简单状态变化,由于吸热时体系的温度升高,因此高温物质的焓要高于低温物质的焓。对于相变化,如固体变为液体,固体变为气体即液体变为气体都要吸收热量,所以同种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在同一温度下的焓值不想等,H(g)>H(l)>H(s)。

2、比热:第一是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大,有利于调节气候;第二是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很多,有利于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

扩展资料:

比热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基本公式。

在英文中,比热容被称为:Specific Heat Capacity(SHC)。

用比热容计算热能的公式为:能量=质量×比热×温度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热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3

一、性质不同

1、焓: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重要状态参量,常用符号H表示。

2、比热:是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一定量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

二、 应用不同

1、焓:对于均匀体系的简单状态变化,由于吸热时体系的温度升高,因此高温物质的焓要高于低温物质的焓。对于相变化,如固体变为液体,固体变为气体即液体变为气体都要吸收热量,所以同种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在同一温度下的焓值不想等,H(g)>H(l)>H(s)。

2、比热:第一是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大,有利于调节气候;第二是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很多,有利于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

比热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基本公式。

在英文中,比热容被称为:Specific Heat Capacity(SHC)。

用比热容计算热能的公式为:能量=质量×比热×温度变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焓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系统的状态一定,焓的值就定了。 焓的定义式(物理意义)是这样的:H=U+pV [焓=流动内能+推动功] 其中U表示热力学能,也称为内能(Internal Energy),即系统内部的所有能量; p是系统的压力(Pressure),V是系统的体积(Volume) 。
焓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特殊条件下,Q=ΔH,即反应的热量变化。因为只有在此条件下,焓才表现出它的特性。例如恒压下对物质加热,则物质吸热后温度升高,ΔH>0,所以物质在高温时的焓大于它在低温时的焓。又如对于恒压下的放热化学反应,ΔH<0,所以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

培根从摩擦生热等现象中得出“热是一种膨胀的、被约束的而在其斗争中作用于物体的较小粒子之上的运动”,这种看法影响了许多科学家。
波义耳看到铁钉被捶击后会生热,想到铁钉内部产生了强烈的运动,所以认为热是“物体各部分发生强烈而杂乱的运动”;笛卡尔把热看作是物质粒子的一种旋转运动。胡克用显微镜观察了火花,认为热“并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而是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的非常活跃和极其猛烈的运动。”牛顿也指出物体的粒子“因运动而发热”。洛克甚至还认识到“极度的冷是不可觉察的粒子的运动的停止”。
罗蒙诺索夫提出了如下的见解:“热的充分根源在于运动”,即热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着的是物体内那些为肉眼所看不见的细小微粒;微粒本身是球状的,因为只有这样,固体变热时才能保持它的外形;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的原因,是由于高温物体中的微粒把运动传给低温物体中的微粒造成的,而且给出的运动的量与接受的运动量相等,一物体使另一物体变热时,它自身便会变冷,这就肯定了运动守恒在热现象中的正确性;气体分子的运动呈现一种“混乱交错”的状态,是杂乱无规则的。
但总的说来,热是运动的观点尚缺乏足够的实验根据,所以还不能形成为科学理论。
法国科学家和哲学家伽桑狄认为,运动着的原子是构成万物的最原始的、不可再分的世界要素,同样,热和冷也都是由特殊的“热原子”和“冷原子”引起的。它们非常细致,有球的形状,非常活泼,因而能渗透到一切物体之中。这个观念,把人们引向“热质说”。
热质说简易地解释了当时发现的大部分热学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是吸收或放出热质引起的;热传导是热质的流动,对流是载有热质的物体的流动,辐射是热质的传播;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热质粒子间的相互排斥;物质状态变化时的“潜热”是物持粒子与热质发生“准化学反应”的结果;摩擦或碰撞的生热现象,是同上于“潜热”被挤压出来以及物质的比热变小的结果;等等。由于热质的物质性,所以它也遵从物质守恒定律,这是混合量热法的理论根据。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55408.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焓与比热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焓: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重要状态参量,常用符号H表示。2、比热:是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一定量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二、 应用不同 1、焓:对于均匀体系的简单状态变化,由于吸热时体系的温度升高,因此高温物质的焓要高于低温物质的焓。对于相变化,如固体...

焓与比热的区
焓和比热是热力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性质和应用上有所不同。焓,通常用H表示,是衡量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重要状态参数,它反映了物质吸热时能量的变化。高温物质的焓值通常高于低温物质,且在相变过程中,如固体转化为液体或气体,由于吸收热量,不同聚集态的焓值也会有显著差异。相比之下,比热,即...

比焓是什么意思?
比焓(J\/kg)与热容(J\/kg·K)都是衡量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物理量,但两者的物理意义略有不同。比焓包括了物质对外界环境所做的功,因此它不仅与物质的化学组成有关,也与物质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有关。而热容仅仅是一个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的吸热量。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比焓=...

比热、比焓的使用与转换说明
不同算法随着温差增大,偏差会加大。比焓计算较为简单和精确,仅需计算比焓差即可。而起终点比热则多采用平均比热法。若手上有比热列表,将其转换为比焓使用,可减小偏差。本文将提供详细使用与转换指导,并通过分析、对比与实战数据给出解决方案。全网独家解析比热、比焓合理应用方法。在此之前,网络上缺...

...控温和物质的比热有关系吗,物质的比热和焓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比热大的精确度要高,但耗费的能源也要多一些。假定,同一个热量输出源,比热高的材料,升温速度慢,时间长,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它的温度变化量要小,那我们能更从容地定位它的温度,准确性也就要高一些,误差相对较小。但与此同时,要达到相同的温度,比热大的材料所需的热量要多,更...

焓等于比热容乘以温度公式
热力过程比焓的变化△h等于定压比热Cp乘以温度差△t,即△h=Cp·△t。焓是一个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参数。规定由字母H(单位:焦耳,J)表示,H来自于英语Heat Capacity(热容)一词。此外在化学和技术文献中,摩尔焓Hm(单位:千焦\/摩尔KJ\/mol)和特别焓h(单位:千焦\/千克KJ\/Kg)也非常重要,它们...

相变焓与比热容的关系
研究固体相变一般视为恒压,相变焓越大 发生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的潜热越大H=Q=TS。Q=c^T,一定程度c也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变化Dt热容越大Q越大越容易发生相变!相变材料应该是对某两项或三相之间

系统的焓一定大于热力学能,为什么
那么PV指的是什么能量呢?分子(原子或其他基本粒子)之间的势能。U,从物理意义上说,是所有分子(原子或其他基本粒子)的总动能,它等于质量乘以比热容乘以绝对温度,而温度就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表征,所以U的本质是动能。这样看来,焓,实际上就是系统中所有微观粒子的机械能的和。

什么是焓
比热知道吧,一公斤水降低1℃,它放出1大卡热量;一公斤冰降低1℃,它放出0.5大卡热量;一公斤0℃的冰融化成0℃的水,他需要80大卡热量;假设把-100℃冰的焓值定为0大卡,那一公斤0℃的冰它的焓值就是50大卡;一公斤0℃水的焓值就是130大卡;一公斤100℃的水的焓值就是230大卡;这就是焓值...

什么是显热、潜热、热湿比及焓?
显热:随着潮湿空气的温度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温度变化);潜热:随着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的变化有关的热量(汽化热*凝结热);全热(焓):显热和潜热之和,一般状态下焓值与全热值相同 。地面积水等)向室内的散湿量,也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它描绘了湿空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