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户幕府末历史,不必太多

如题所述

江户幕府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至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1/4,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觐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 世纪中叶~19世纪40年代实行改革,但并未奏效。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 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 1867 年12 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 ~1869年的戊辰 战争,彻 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德川家康(1543~1616)
日本江户幕府创建者。三河国冈崎城主松平广忠长子。6 岁起先后在尾张国织田信秀、骏河国今川义元等大名处充当人质达12年。1560年今川义元与织田信长会战于桶狭间,今川战死,家康始回冈崎。1561年与织田信长结盟,势力大增,开始蚕食今川氏领地,经略三河并镇压该地的一向宗暴动,据有远江,今川氏亡。1566年改称德川家康。1582年织田信长为部下所杀,拥信长子信雄,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山,相持近一年后讲和。1590年助秀吉灭北条氏,领有关东八州,按秀吉意移住江户城(今东京)。1598年7月秀吉病笃,命家康等五大老与三中老、五奉行共辅嗣子秀赖。同年8 月丰臣秀吉死后,其部下分裂为东、西两军。1600 年9月,为争夺政权,家康率东军与以石田三成为 首的西军会战于关原,属丰臣派的西军败绩。1603 年2月任征夷大将军,立幕府于江户。两年后告退。子秀忠继之。1614年开始讨伐丰臣氏残余势力,经大阪冬(1614)夏(1615)两役,灭丰臣氏。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4月死于骏府(今静冈)。
德川家康执政期间,通过颁行《武家诸法度》,建立参觐交代制度,完善幕府及地方大名组织机构,确立新兵制,规定天皇、亲王、公卿的权限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德川氏统治日本的江户幕藩体制的基础。他还实行垄断造币权,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发展国内贸易,开展外交联系,鼓励商人对南洋的“朱印船”贸易,提倡儒学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允许天主教神甫在政教分离原则下传教,庆长末年发现传教涉及政治后,开始禁止传教,这一行动在其死后演变为锁国。

丰臣秀吉(1536~1598)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继织田信长之后日本统一大业的完成者。幼名日吉丸。1558年为织田信长从仆,称木下藤吉郎,屡立战功,为信长部下大将。1573年改名羽柴秀吉,同年以击溃近江的浅井长政和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获得浅井长政的领地,叙官筑前守,居长滨城,成为一国的大名领主。1582年明智光秀逼死织田信长,乃率军灭明智光秀,成为信长的后继者。1584年与德川家康结盟,在击灭信长部下诸将之后,相继征服四国、九州和奥羽等地的领主。1585年天皇授予关白(见摄关政治)之职,翌年兼太政大臣,并赐姓丰臣,居大阪城号令全国,后逐步平定九州。1590年灭关东的北条氏,统一全国,次年让关白职于养子秀次,自称太匼。
秀吉在全国初步统一完成之后,于1592、1597年两次入侵朝鲜,连陷釜山、汉城、平壤等要地。后由于朝鲜军民的抵抗和中国明朝派军应援,遭败绩。1598年,因侵朝战争未达目的,在焦虑不安中死去。
丰臣秀吉的统一事业为德川家康开创江户幕府(见幕府政治)的幕藩统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在武功之外,还从事于建立新的封建体制。实行士农工商政策,即严格划分武士、农民、手工艺者和商人的阶级界限,各有居所,不得混淆。并以将土地分给部下的形式,建立新的封建主从关系。在全国各地实行清丈土地,统一地制。确立土地的所有者和耕种者,以一耕地归一耕者为原则,凡在土地帐上登记的农民统称百姓,为年贡的缴纳者,形成父权家长为主的小农家经营的形式。又确立土地收获2/3为年贡,1/3归耕者的剥削方式。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1588年令全国收缴民间武器,以防止农民起义。巩固了兵农分离制度,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布,迫害西班牙传教士,开日后禁教锁国之先河。

织田信长(1534~1582)
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封建领主。其父织田信秀是尾张国下四郡守护代织田家的家老。1551年继承父业,数年后成为尾张国的大名领主。1562年与三河的德川家康结盟,为其向西推进解除了后顾之忧。1567年制“天下布武”印,展示其统一日本的抱负。1568年拥立足利义昭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将军,掌握实权。1570 年6月平定了近江的浅井长政的叛乱后,率兵入京都,假天皇之威,号令群雄。各地大名以将军为中心,结成反信长的联合势力。信长在1573年放逐义昭, 并残酷地镇压一向宗暴动,成为中部日本的霸主。1576年迁入新筑成的安土城(在今滋贺县 )。1582年,为支援西征毛利辉元(1553~1625)的丰臣秀吉,自安土城出发,途次京都本能寺,6月2日遭部将明智光秀的突然袭击而自杀(本能寺之变)。
细田信长执政期间,鼓励自由交易。打击寺院势力,准许天主教传播,借以反对腐化的佛教僧侣。推行新的大名领主制,采用西方火器改革旧武士军队的战术,使武士离农,为消灭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开辟了道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21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是江户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归还。

由来
在德川家康正式就任征夷大将军之后,立即成为江户幕府将军。

社会结构
在德川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限制了这些流动。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1586年,丰臣秀吉颁布法令,农民必须在他们的土地上耕作。1587年,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这一条成了武士阶层的定义。如同经济状况的变化那样,在维护不同阶层的严格界限上,将军也不是那么成功。

武士

武士就是战士阶层。最顶端的就是将军本身。在他的下面,是大名,控制著大量土地的地主。大名手下是他们自己聚集的武士,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服务。其中一些是指导教师,一些守卫他的城堡,还有一些组成了他的私人军队。另外,在江户那种大城市里,武士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幕府中的官员,或者警官。最后,还有浪人,就是没有主人的武士。他们不用报答主人,同样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浪人可能会定居在特殊的地方,教授技能或进行其他的工作。不过许多浪人会在乡下流浪并寻找有酬劳的工作。一些人也会像雇佣兵一样受雇於出价最高的大名。德川时期日本一共有3000万人,其中大约200万是武士。

农民

大米是粘合社会各阶层的胶水,理所当然是由农民生产的。大米的量度标准是石,大约相当於5蒲式耳。一石能供一个人吃一年。在这个时期,日本大米年产量估计是2500万石。将军负责分配整个国家的收成。他自己拿了20%,另外把绝大多数都分给了地主和大名。据Charles J. Dunn所说,最犟大的大名(日本北部的加贺)能收到130万石。在德川日本,超过270个大名能收到至少一万石。那为农民留下了什么?这取决於天气。通常,农民上缴一半以上的大米收成。年成不好的时候,将军和大名并没有减少他们的需求,因此农民被迫要用更少的粮食生活。在这个时期,农村的饥荒并不罕见。这样,虽然农民在社会中是握有特权的——地位仅在武士之下,但他们的生活通常十分艰难。种大米需要大量艰苦的体力劳动,而且到了今天,许多工作都要手工操作。在艰难的时候,农民会无视将军的禁令搬迁到城市里从事贸易。当他们父亲的土地被长子继承的时候,很多年轻的儿子也会去经商。

手工业者

很难把手工业者和商人明确的分开,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活动经常重叠。比如一个制衣匠可能会卖掉他的产品,他的事业也可以在其他的方向上发展,比如借贷。在德川社会,武士对某些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造剑,受到了很高的重视,所以,造剑者有很高的地位。在德川日本,常见的技术包括木工、石工、酿造和涂漆。

商人

商人,特别是在城市中的那些,变得很富裕,但是处於社会阶层的底部。这是由於儒家的观点:商人不像农民和手工业者那样生产任何东西。相反,他们赚那些生产劳动力的的钱。但是,因为有钱赚,所以其他阶层的,甚至是低级的武士,有时候也愿意接受这个较低的地位。此外,如同德川时期发展的那样,经济逐渐的从封建向商业转化,从整体上看,商人可以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德川日本,贸易通常是一个缓慢而繁重的事业。虽然道路系统规模巨大,而且受到了很好的维护,但将军为了军事防御,禁止用车辆进行贸易。这样,大部分通过陆路的商品是放在马或人的背上。

其他群体

其他几个群体存在於这个阶级体系之外,包括演员,僧侣和屠夫。在某些方面,既然它处於组成日本社会的严格的阶级体系之外,它的成员就有一定的自由度。不过,这个体系有充分的生活保障和生计,所以生活在体系之外也有不利之处。屠夫是被驱逐者——犟迫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团体中,并要避开日本社会的其他成员。他们的地位如此之低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与死有关:他们处理动物的尸体,鞣兽皮并制革。屠夫面对著大量的宗教中不吉利的东西。日本人受到佛教徒的影响,一般都是食素者,禁止杀生。在神道教中,与死相接触需要斋戒。在现代日本,仍然坚持区别屠夫。屠夫家庭的名单在社会中秘密的散播。保守的日本家庭为了防止儿子或女儿与一个屠夫世家结婚,都会参考这样的名单。

日本江户幕府末历史,不必太多
1867 年12 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 ~1869年的戊辰 战争,彻 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德川家康(1543~1616)日本江户幕府创建者。三河国冈崎城主松平广忠长子。6 岁起先后在尾张国织田信秀、骏河国今川义元等大名处充当人...

搜日本江户时代的所有相关历史背景,越全面越好
“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制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自公元一六○三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开始,至一八六七年第十五代将军庆喜,将政治大权奉还朝廷(即大政奉还)为止。约二百六十五年,为继镰仓,室町幕府之后,最...

日本幕府时代三大幕府
日本三大幕府将军源赖朝日本镰仓幕府的第一代将军。一、镰仓幕府源赖朝源赖家源实朝九条赖胜九条赖嗣宗尊亲王惟康亲王久明亲王守邦亲王二、室町幕府足利尊氏足利义诠足利义满足利义持足利义量足利义教足利义胜足利义政足利义尚足利义植足利义澄足利义植足利义晴足利义辉足利义荣足利义昭三、江户幕...

求日本历史,不要网上搜的
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

日本幕末维新时代历史
他们对自己的于社会地位之低产生不满,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因此,他们支持一些能令他们地位提高的活动;再者,计多日本人透过学习早期日本历史明白到自己应效忠的为天王,而不是德川幕府的大将军;再加上当时美国以炮舰政策强迫日本开放门户,暴露了德川幕府的无能,这些不满终于导致了<<尊王攘夷>>运动的发生...

日本古代下级武士,为何穷到刁牙签装吃饱失业沦为浪人?
因为当时地位非常低,而且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所以才会沦落成这种地步。

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异同比较
日本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较早,试图组织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的现象,主要只是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才能见到,到了幕府末年,无论是幕府还是诸藩,都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现实。中国传统的经济观主要以刘锡鸿为中心,他提出“农务久安”的观点,反对发展工商业,其主要观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强化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为防止封建...

明治政府总是想侵韩是因为继承了秀吉遗志吗?
这是和日本传统有关的。 首先,日本民族侵略成性,远的不提。明朝万历时期太阁丰臣秀吉就提出“长驱直入大明国”,征朝侵华,掀起壬辰倭乱。虽然自大的丰臣秀吉身死国灭,但人民牢记心间。 壬辰倭乱 江户幕府时期,因明清鼎革,日本征朝侵华之声又起,比如幕府内部有人提议,一方面援助台湾郑氏;一方面知会朝鲜,让朝鲜允许...

日本什么时候颁布的《锁国令》
锁国令(seclusion orders)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633-1639年先后发布5次.16世纪中叶起,葡、西、荷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防止商人富豪与幕府对立,巩固幕藩体制,幕府的对外政策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时起,开始向锁国政策转变.1616年,规定欧洲船只只能在平户...

为何日本僧人能结婚生子呢?
终结战国乱世、开创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在反思了净土真宗因为“妻带”制度惹下的大乱之后,德川家康觉得,虽然要支持佛教,但是纪律还是要强调一下的。在整个江户幕府时期,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檀家制度”,一方面佛教普及度在该制度下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达到了“一村一寺”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